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格华  盛清才 《求索》2007,(3):150-151
麦金太尔分析了当代西方社会的道德危机和政治理论冲突,指出自由主义的合理性危机在于抛弃了传统:批判自由主义社会中自由个人主义、正义的性质、国家的价值中立性观念,指出自由主义已经转化为一种传统;解决自由主义的文化危机的途径是回归亚里士多德传统。这种以传统为基础的合理性的探究方式,呈现了回归传统理论的意义及其限度。  相似文献   

2.
周萍 《淮海论坛》2009,(2):8-10
自由是西方政治文明中一个具有独特价值的核心概念.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而自由主义的真正开启和发展源于文艺复兴运动,约翰.格雷在他的《自由主义》中写道:“尽管历史学家从古代世界,尤其是从古希腊与罗马.找出自由观念的成分,然则,这些成分仅仅构成自由主义史前的内容.而不是现代自由主义运动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与知识传统.作为一种可以辨认的思想要素。自由主义的兴起只是十七世纪以后的事。”这也代表了西方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而自那时起自由主义便成为一种持续的历史运动深深地影响了后世人们的生活。它在西方的历史发展中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产生过无数的争议。正如阿克顿指出的,  相似文献   

3.
个人主义是西方的核心价值观。个人主义植根于西方传统文化与哲学中,其历史源远流长,个人主义不仅作为一种精神的需求,更是作为一种价值观深入到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制度、伦理等实践层面,指导、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并体现着西方世界人们的精神状态和面貌。立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立场,对个人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重新诠释,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正确认识个人主义的历史地位、现实意义,而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周萍 《新东方》2009,(5):32-35
自由是西方政治文明中一个具有独特价值的核心概念,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而自由主义的真正开启和发展源于文艺复兴运动,约翰·格雷在他的《自由主义》中写道:“尽管历史学家从古代世界,尤其是从古希腊与罗马,找出自由观念的成分,然则,这些成分仅仅构成自由主义史前的内容,而不是现代自由主义运动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与知识传统,作为一种可以辨认的思想要素,自由主义的兴起只是十七世纪以后的事。”①这也代表了西方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而自那时起自由主义便成为一种持续的历史运动深深地影响了后世人们的生活。它在西方的历史发展中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产生过无数的争议。正如阿克顿指出的,“自由是个具有两百种定义的概念,而且除了神学之外,这一大堆解释引起的流血远甚于任何事物”。②正是由于这些分歧,使得自由不可避免地具有其限度,先天具有两个面相。  相似文献   

5.
惠继红 《人民论坛》2012,(17):176-177
哈耶克、托克维尔都是自由主义思想者,但他们自由主义理论的侧重面不同,哈耶克是从自生自发的市场经济出发,主张一种自由的个人主义,这是原子式自由主义。托克维尔则通过对美国民主政体的考察认识到,自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政治参与的责任,他主张一种共和式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6.
李书巧 《桂海论丛》2011,27(5):64-67
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政治思潮经历了盛极而衰和重返复兴两个阶段,基本理念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优先原则,其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对社会正义——平等的强调,这意味着西方政治哲学主题从"自由"到"平等"的重大转换。社会正义是当代人类社会的主题,各民族各国在发展进程中必须特别关注,这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文艺复兴文化和基督教新教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其本质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资本人道主义,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资本人道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劳动人道主义,劳动人道主义不仅在人性、人的本质等一系列人本哲学问题上超越了资本人道主义,而且作为哲学方法论和伦理价值观都超越了资本人道主义,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8.
一、东西方国家企业文化的比较1.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的比较。西方以个人主义的新教伦理为思想基础形成的企业文化,对自然界采取一种进取、征服、使用的价值趋向。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一种新的人文主义,这种人文主义必须建立在自然与和平相处的基础上,西方企业以前那种对自然的  相似文献   

9.
少数基层干部的"江湖习气"实质上是封建宗法家长制的现代残余,是极端自由主义在基层的泛滥,是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是党性不纯的突出表现,是基层非正式的政治亚文化。其具有草根性、诱惑性、私利性、封闭性、腐蚀性等特征,严重恶化了地方基层政治生态和政治文化、动摇了治国理政的政治基桩。对此,我们应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塑造基层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10.
西方共同体主义是一种思想传统悠久并具有极强实践面向的社会政治哲学思潮,是对作为西方主流政治话语的自由主义的一种修正与完善,在原子主义自我观、权利优先论、消极自由观、政治碎片化和价值中立观的批判方面卓有建树。作为思想他者的西方共同体主义在质疑普世主义、构思公共领域、强调历史叙事意识、重构现代性观念等方面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管理创新探索、民族传统文化复兴、现代化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遮蔽了宪法全貌,以西方自由主义理论阐释中国宪法传统,将违宪审查作为宪法实施的唯一途径,成为三十年来我国学界的主流声音。国内学界心目中的宪法蓝图是防御宪法,它以人性的幽暗意识为前提,依赖怀疑和对抗,将法律视为一种邪恶力量。防御宪法阻碍了中国宪法回应现实的伦理力量,既不符合人民民主的宪法传统,亦未关注共和,更未对民主集中制表达适当的尊敬。这一用自由主义的药方疗救社会主义中国宪法实施的努力,注定南橘北枳,水土不服。坚持我国宪法传统和基本政治原则,完善社会主义中国宪法实施机制,需要立足本土,在探索的基础上不断再问题化。我国不能唯西方马首是瞻,在自由主义夸大立法机关敌意的基础上与违宪审查续缘,而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相信立法者和其他机构一样,热爱国家,拥有善意与政治忠诚,维护宪法尊严,保护人民权利。  相似文献   

12.
庞楠 《前沿》2011,(15):69-73
麦金太尔认为自近代以来西方道德伦理与实践处于危机之中,传统德性伦理赖以生长的共同体的瓦解以及自由主义对以亚里士多德主义为核心的德性伦理传统的拒斥是当今道德危机的最深刻根源。为走出伦理困境,麦金太尔一反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性与自由主义主流,主张放弃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回归亚里士多德的共同体传统。作为共同体主义代表的麦金太尔试图通过对传统共同体主义的追寻,以实践、人生的叙事统一性以及历史传统作为亚里士多德界说最高的善的替代物来重建一种追求共同善的现代伦理共同体,以消解因自由主义伦理过度扩张导致的消极后果。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民主革命历史时期,曾此起彼伏地出现过自由主义政治思想思潮。自由主义在中国革命中既发挥过积极、进步的作用,也产生过消极乃至反动的作用。考察自由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揭示自由主义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历史命运,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本文拟仅就本杰明·史华兹教授的《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以下简称《严复》)和罗杰姆·格里德教授的《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以下简称《胡适》)所提供的材料发表一点感想。  相似文献   

14.
西方新自由主义理论及其批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自由主义是最近二十余年来西方政坛的主流政治思潮。这一新自由主义 ,既不是指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 ,也不是指三十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以强调国家干预为特征的新自由主义 ,而是特指以“撒切尔主义”、“里根经济学”为代表的一整套新自由主义思想和政策。英美右翼政府在七十年代末上台以后 ,以哈耶克、弗里德曼的学说取代了凯恩斯主义 ,从而引发西方世界二十年不衰的新自由主义浪潮。本文试对西方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新自由主义的当代霸权地位、新自由主义与全球化和“第三条道路”的关系、以及西方左翼对当代新自由主义的批判进…  相似文献   

15.
人性、理性观念是近代西方人道主义理论的基石,是近现代西方政治、伦理、经济、文化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探究人性、理性观念的发展逻辑,以及人性、理性、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内在联系,是全面认识和理解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钥匙,亦为当代“人学”所应思考和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共同富裕"作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替代性目标,其实质是一种平等主义理想.西方新自由主义、激进平等主义及保守自由主义都认为不存在至善的平等、无差别的平等,平等具有动态性与过程性.共同富裕作为传统政治哲学平等范畴中次层次的目标具有客观性、经验性的特征,在中国有实现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为了消除中国过去极左思想的不良影响和解决贫富差距扩大的现实困境,当前应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教育平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就业体系等.  相似文献   

17.
正西方共同体主义是当代西方世界重要的政治哲学思潮,该思潮立足于对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恢复性重建,对倡导价值中立原则的程序自由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是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的重要体现。在西方共同体主义政治哲学中,传统与古典得到恢复与重视,政治的生存论根基得到体现,自由在"消极—积极"的二元理解格局中得到了全面阐释,民主超越了制度设计的政治民主层面而进入关注民主文化与民主意识的社会民主层面,权利不再  相似文献   

18.
吴根友 《新东方》2012,(1):6-10
徐复观是现代新儒家之一,他努力发掘儒家思想与现代西方政治自由主义相通的思想内涵,将自由精神看作是一切民族文化创造的根本精神,认定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创发了自由社会的人物。为了与现代西方的政治自由主义思想相区别,笔者将徐复观的自由主义思想称之为“文化自由主义”,其特征有三点:第一,他在将自由放在宽广的文化创造背景上加以讨论,使自由成为一种普适的价值,从而构成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对话的共通性的正面价值。第二,这种“文化自由主义”的核心理念强调“我的觉醒”或日“自作主宰”,凸显个人意识之觉醒。第三,这种文化自由主义不是不关注政治自由,而是把政治自由看作是文化自由的特殊表现形态,并将政治自由放在德性自由与知性自由的基础之上,使政治自由获得坚实的人性基础与知性的基础。徐复观的文化自由主义有其理论上的优势,但这种自由主义未能区分政治自由中积极与消极自由的不同性质,对于政治生活中个人权利的尊重与落实缺乏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不应当提倡个人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理解什么是西方的个人主义,不妨看看《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条目中的说法:“一种政治和社会哲学,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来约束的个人或自我。创造这个词的法国政治评论家亚历克西·德·托克尔把它形容为一种温和的利己主义,它使人们仅仅关心自己家庭和朋友的小圈子。作为一种哲学,个人主义包含一种价值体系,一种人性理论,一种对于某些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行为的总的态度、倾向和信念。个人主义的价值体系可以表述为以下三种主张:一切价值均以人为…  相似文献   

20.
作为民主最早的病理学家,托克维尔预言了民主社会中长期潜在的公民之病:尤其表现在公民的衰弱和个人主义的盛行。这些反映在当今美国政治现实中的病症吸引学者们围绕制度和德性层面提出种种对治方案。本文将从比较政治角度综合地阐释托克维尔所揭示的民主公民之病的各面向,即:民主暴政的潜在威胁、对身份等级固化与荣誉身份的失察和狭隘的个人主义,并依据当代政治哲学家莎伦·克劳斯结合当代自由主义特性,塑造特定结构的荣誉观念激发公民能动性的解决方案,拟介绍一种值得重视的治理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