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吳愛英 《中国法律》2011,(3):2-3,60,62
在中國委託公證人(香港)制度建立30周年之際,2011年5月24日,司法部在京舉辦紀念中國委託公證人(香港)制度建立30周年座談會,國務委員劉延東出席紀念中國委託公證人(香港)制度建立30周年座談會龔娬{,要進一步發揮委託公證人制度作用,建立長效交流機制,加強兩地經濟法律交流合作,為促進內地和香港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劉延東充分肯定了委託公證人制度在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對委託公證人付出的辛勤勞動表示讚賞。她說,中國委託公證人制度自1981年建立以來,有效解決了一個國家內實行不同法律制度和公證制度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與內地間公證文書相互使用問題,為內地和香港民眾處理民事、經濟事務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法律服務,有力地維護了兩地居民的合法權益,促進了兩地經貿交流合作,是「一國兩制」方針在法律服務領域的成功實踐和有益探索。實踐證明,中央政府關於建立委託公證人制度的決策是正確的,委託公證人制度的實踐是成功的。劉延東指出,當前內地與香港在經貿、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日益密切,這將為委託公證人制度提供廣闊的空間,也為委託公證人履行職責、發揮作用提供了更加寬廣的舞臺。希望廣大委託公證人以愛國愛港、建港興港為己任,忠於職守、不辱使命、開拓進取,努力維護國家和香港繁榮穩定;繼續秉承恪盡職守的執業原則,強化質量至上的責任意識,本着對法律負責、對社會負責、對當事人負責的精神,更好地服務香港和內地經濟發展;進一步完善委託公證人制度,不斷擴大業務合作的範圍,加強委託公證人隊伍建設,增強委託公證人在香港法律界的凝聚力和影響力,更好地為兩地廣大民眾服務。劉延東向獲得委託公證人榮譽獎的代表頒發了榮譽證書及紀念獎牌。司法部部長吳愛英等中央有關部門負責人,來自香港的64名委託公證人,以及內地公證協會、法律??代表參加了座談會。中國委託公證人(香港)連續委託頒證儀式同日在京舉行,司法部部長吳愛英出席頒證儀式,為64名來自香港的委託公證人代表頒發委託證書,並作了講話。本期刊發這篇講話。  相似文献   

2.
《中国法律》2016,(4):161
中國法律服務(香港)有限公司於1987年在港註冊,從事各類法律服務業務。其下設和關聯機構有中國法律律師事務所、中國委託公證人公證文書審核轉遞辦公室、查冊送逵辦公室和中國法律雜誌社有限公司。各機構竭誠為港澳台及海外各界人士介紹中國法律並提供優質服務。中國法律律師事務所於1997年在港註冊,是經中國司法部批准在港開展中國法律服務的律師機構。內設金融、民商、國際投資、知識產權、資產重組上市以及訴訟仲裁等業務部門。中國委託公證人公證文書審核轉遞辦公室根據授權對香港的中國委託公證人出具的發往內地使用的公證文書依  相似文献   

3.
卷首語     
《中国法律》2011,(3):6+59
2011年5月24日,中國司法部召開紀念中國委託公證人(香港)制度建立30周年座談會.中國國務院劉延東國務委員出席座談會,她強調要進一步發揮委託公證人制度作用,建立長效交流機制,加強兩地經濟法律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法律》2013,(1):121
中國法律服務(香港)有限公司於1987年在港註冊,從事各類法律服務業務。其下設和關聯機構有中國法律律師事務所、中國委託公證人公證文書審核轉送辦公室、查冊送達辦公室和中國法律雜誌社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5.
杜春 《中国法律》2011,(2):8-8,65
中國委讬公證人制度是委讬公證人對發展生在香港地區的法律行爲、有法律意羲的事實和文書,依照法定程序對其合法性、真實性予以證明後發往內地使用的一種法律制度,是委讬公證人辨理委讬公證事项必须遵循的规程凖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實踐證明,中國委讬公證人制度有效地解泱了一個國家内部不同法律制度下公證文書的使...  相似文献   

6.
馮巍 《中国法律》2011,(2):10-10,67
從1981年至今,中國委讬公證人制度在促進和保護香港特區居民和法人在内地的合法權益,促進兩地人员往來、經濟發展和社會的繁榮稳定方面發挥了重要作用。縱觀這三十年來的曆程,中國委讬公證人制度不断探索和發展,制度建设日臻完善,已成爲解決内地舆香港公證文相互使用同题的有效通道。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律》2011,(2):2-4,58-61
趙大程副部長在中國委讬公證人制度建立三十周年慶典酒會上的致辭祖國的北方春寒料峭,美麗的香港春意盎然。今晚,群賢畢至,嘉朋满座,我们歡聚在流光溢彩的香江之畔,共同慶祝中國委讬公證人制度建立三十周年。司法部部長吴愛英女士對此次慶典活動非常重視,  相似文献   

8.
陳光耀 《中国法律》2011,(2):7-7,64
1981年,中國委讬公證人制度正式確立。經過30年的改革發展,此項制度已經成爲「一國兩制」下,有效解泱不同制度、不同法律體系之間公證文書往來使用的成功實踐,也爲促成兩地居民間缔结婚姻,預防和减少重婚、骗婚行爲的發生做出了重要貢獻。借此機會對中國委讬公證人制度30年來所取得的成績表示熱烈的祝贺,對中國委讬公證人爲兩地居民...  相似文献   

9.
《中国法律》2015,(2):161
中國法律服務(香港)有限公司於1987年在港註冊,從事各類法律服務業務。其下設和關聯機構有中國法律律師事務所、中國委託公證人公證文書審核轉遞辦公室、查冊送達辦公室和中國法律雜誌社有限公司。各機構竭誠爲港澳台及海外各界人士介紹中國法律並提供優質服務。中國法律律師事務所於1997年在港註冊,是經中國司法部批准在港開展中國法律服務的律師機構。内設金融、民商、國際投資、知識產權、資產重組上市以及訴訟仲裁等業務部門。  相似文献   

10.
李銘銳 《中国法律》2011,(2):16-19,74-78
1981年4月29日,司法部發佈怖《關於爲港澳同胞回内地申請公證而出具證明辦法的通知》([81]司法公字第129號),首次委讬阮北耀、何耀棣、胡百熙、陈子钧、翁家灼、張永賢、練松柏、廖瑶珠8位香港律师辦理港澳同胞回内地處理民事法律事務的證明,建立了中國委讬公證人制度。  相似文献   

11.
王立憲 《中国法律》2011,(2):15-15,73
30年前,爲了彌補内地舆香港有關公證證明制度之間的差異,中國委讬公證人制度得以建立。30年後的今天,實踐已經充分證明了中國委讬公證人制度的功能和價值。一方面,中國委讬公證人制度的建立爲香港居民回内地處理有關民商事法律事務提供了一條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途徑,切實保障了内地舆香港人员經贸往來的依法、有序進行,切實提高了兩地間民商事交往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王桂壎 《中国法律》2011,(2):12-12,69
中國委讬公證人(香港)制度建立至今已连三十年,期間,獲委讬之委讬公證人共374名,辨理的公證文書達100多萬件。委讬公證人制度從建立、發展,到作爲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正式纳入CEPA框架,碓實對促進内地和香港繁榮稳定發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天,内地舆香港在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專業服務等各方面的交流舆合作更加紧密,大大增加了...  相似文献   

13.
何训班 《中国法律》2011,(2):9-9,66
值此中國委讬公證人(香港)制度建立三十周年之際,我謹代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外商投資企業註冊局表示熱烈的祝贺。三十年來,中國委讬公證人(香港)制度適應香港同胞到内地投资經商活勤和香港舆内地聯系日益紧密的需要,從無到有,不断發展完善,爲便利兩地法律界、公證界之間的交流合作發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進了内地舆香港的民事交往舆...  相似文献   

14.
张憲初 《中国法律》2011,(2):13-13,70,71
委讬公證人是應運内地改革開放和促進舆香港交往迫切需求而誕生的一項有創造性的制度。自1981年司法部首批委讬八位香港律师爲委讬公證人以來,這一制度不僅兄證了内地社會主義市埸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内地舆香港民商事關係日益密切,而且已成爲「一國兩制」下連接内地和香港兩個不同法域和推動兩地融合的重要紐带。  相似文献   

15.
卷首語     
《中国法律》2011,(2):I0002-I0002,57
時已春日,《中國法律》謹此向尊敬的讀者問候春祺。本期雜誌,我们以纪念中國委讬公證人制度三十周年爲特别專题,而亦邀约名家,共話中國法律實践新象。1981年,爲了解决内地舆香港在公證法律制度上存在的客觀差巽,不断满足兩地之間人員經贸往來的現實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法律》2014,(2):131
正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于1987年在港註冊,從事各类法律服务業務。其下设和關聯機構有中國法律律师事务所、中國委托公證人公證文書審核轉遞办公室、查冊送達办公室和中國法律雜誌社有限公司。各機構竭誠為港澳台及海外各界人士介紹中國法律並提供優質服務。中國法律律師事務所於1997年在港註冊,是经中國司法部批准在港開展中國法律服務的律師機構。内設金融、民商、國際投资、知識产权、资產重组上市以及訴訟仲裁等業務部門。  相似文献   

17.
潘英光 《中国法律》2011,(2):11-11,68
随著國家改革開放,内地舆香港在經濟及民商事的往來日益频繁,兩地居民對跨境法律服務的需求同時遞增。香港沿用的普通法制度舆内地的大陸法制度对法律程序及文書的要求並不相同,有需要透過一個良好的機制爲在另一方從事民商事活动的人士提供便利,更简易處理法律文書事宜。委讬公證制度的廑生正好满足了這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2016年8月26日,‘粤滬港法律服務業交流合作座談會’在深圳舉行。司法部副部長趙大程、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黃蘭發、香港特區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出席並致辭。北京、上海、廣東、福建、深圳等地司法行政部門和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的相關領導出席會議,廣東省司法庭和上海市司法局分別介紹了對港法律服務業交流合作取得的成績及經驗。來自香港大律師公會、香港律師輝、香港國際仲裁中心、中國委託公證人協會、香港中小型律師行協會、  相似文献   

19.
遺囑公證是公證行業的主要傳統業務之一。為了向社會充分展示遺囑公證獨特的職能作用和社會價值優勢,中國公證協會組織撰寫了公證遺囑業務發展報告,報告以全國公證遺囑備案查詢平台數據為基礎,又採集了全國12個省市的樣本數據5000餘份,調閱了近24年來的部分公證卷宗,委託第三方統計機構進行數據分類分析,歷時近半年,四易其稿,形成了數萬字的行業報告,從地區、年齡、性別、婚姻關係等方面對我國公證遺囑的發展情況進行了綜合分析,現將報告主要內容進行發佈。  相似文献   

20.
黄張敬瑜 《中国法律》2011,(2):14-14,72
30年,封於擁有五千年文化的中國來說,只是一段很短的曆史,但改革開放這30年,封於中國再次屹立於世界舞台则是最重要的時期。中國委讬公證人制度正是在這時期配合祖國的發展,從零開始,發挥中港橋樑作用,爲兩地的經濟繁荣和社會和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