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冰  张静 《学理论》2009,(31):236-237
奥运会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随奥运而起的奥运志愿者精神的结束。2008年,170万奥运会志愿者见证了奥运会的“无与伦比”,大学生志愿者精神从此广为传颂。奥运会过后,这种精神几乎平淡了。大学生志愿者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能是短暂的、发自一时热情,应该是理性的,应该成为一个民族的品牌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后奥运时代大学生志愿者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潘洪其 《民主》2008,(10):47-48
“鸟巢”上空的圣火熊熊燃烧,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健儿征战搏击.时间从8月8日行进到24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大幕徐徐落下。中国运动员摘取金牌总数稳居世界第一,取得了自中国参加奥运会以来的最好成绩。“给中国一个机会,还世界一个惊喜”.中国抓住了奥运会这个伟大的机会,并通过成功举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奥运会,为世界贡献了一个了不起的惊喜。  相似文献   

3.
日前,《人民日报》报道了“80后”的一些情况。报道称,今年对“80后”来说意义非凡,他们中间将首次出现30岁群体。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六成30岁“80后”薪酬不高,恐惧家庭责任,生存状态并不理想。对此,2010年1月7日的《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认为,《论语·为政》说,“三十而立”。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总理朱鎔总理朱鎔基5月8日郑重表示:“北京市代表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政府对这次申办十分重视,全力支持,并将从各个方面为北京的申办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正在全力以赴争取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北京市的又一激励和鞭策 按已确定的程序,今年8月28 日29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 将开会筛选出3或4个申办 2008年奥运会的候选城市。北京申办奥运会到了关键时刻。北京为什么再次申办奥运会 去年9月6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正式成立,办公地…  相似文献   

5.
北京奥运会是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一次伟大聚合,它掀开了中国融入世界,与世界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新的历史篇章。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说,“奥运会将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开放。”的确,北京奥运会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中国人在举办奥运会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和在精神文化方面发生了变化.这些都将长远发生影响。推动中国对外开放出现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杨金龙 《民主》2009,(1):56-56
我很喜欢看书,因此没有太多时间去看电视,但是,最近有人向我推荐一部反映“80后”的电视剧《奋斗》,说有助于我更好地了解“80后”的思维方式,于是好奇,我看完了这部电视剧,确实感触很深。  相似文献   

7.
林园林 《民主》2013,(1):59-59
相信很多人早已习惯了“80后”、“90后”的风头日甚,仿佛一时间忽略了“00后”这一即将成长起来的群体。可是毋庸置疑,“00后”这一群体正在逐渐成长,而他们也将会长时间地占据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杨葳 《民主》2006,(7):4-6
回顾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在历届奥运会举办地,都有奥运标志性景观建筑。日前,基于长城与奥运会人文精神的深厚渊源,特别是广泛听取了中外游人的意见后,奥组委决定在长城附近向世人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举办理念。北京奥运会会徽和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大型景观建筑正式在长城落户。6月23日,本刊记者联合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就“长城文化与人文奥运”等相关内容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中国长城学会会长许嘉璐。记者:您认为长城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  相似文献   

9.
陈祖君 《学理论》2009,(10):77-79
文章重温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入中国的姚斯及其学术思想,用成语“一波三折”简要地概括其学术思想及发展,同时发掘出他作为文学史家受到忽视的事实,以此对20世纪80年代绵延至今的“重写文学史”讨论做出反思,并提出重写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若干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0.
第七届全国运动会赛场上捷报频传,真是满场好戏观不尽。由辽宁著名教练马俊仁培养的“马家军”姑娘们连续刷新女子1万米、1500米、3000米跑世界纪录的惊世之举,自然成了头号新闻,令海内外为之震惊。而北京12岁的童星王睿战胜奥运会最年轻的冠军之一、湖北15岁的跳水名将伏明霞,上海  相似文献   

11.
戴廉 《瞭望》2004,(34)
雅典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观雅典奥运,为北京支招,成了关心北京奥运会人士的一大看点。近期北京奥运会“鸟巢”场馆停建的新闻和“瘦身”计划,显示的是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胸襟。比照雅典,理性地设计4年后的北京奥运会,则我们在借奥运东风实现举办城市的现代化、打造文明古都的奥运名片、合理设计比赛场馆、科学制定安全方案、实现奥运效益最大化诸方面都还有一些未尽其善之处,需要切实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2.
“80后”、“90后”青年职工群体的快速增长,向工会组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切实有效地提高工会在青年职工中的认知度、认可度和凝聚力,是一项当务之急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召开。这项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时间,如今的现代奥运会已经不单单是一个体育竞技的平台,它更像是人类的一次文化盛会。现代奥运会已经树立起了良好而独特的品牌形象,一项跨国调查结果显示,在全球商业与非商业品牌中,奥运会品牌的认知度高达80%,高居榜首。在全民关注奥运会的热潮中,我们也许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分析一下奥运文化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似之处。在我们中国企业为建设高品质的企业文化苦苦探索之际,借鉴奥运文化的成功之处,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4.
范博东 《各界》2012,(12):96-96
在伦敦奥运会110米栏预赛上“飞人”刘翔由于摔倒而无缘决赛,同时,一个段子也在网络上疯狂地传播开来:“看看刘翔身上背的号码吧:1356,13亿人,56个民族,压力全背在他背上了……”  相似文献   

15.
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是我国继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后的第一个高水平综合国际赛事,也是哈尔滨市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时间最长的大型国际活动。哈尔滨向国际社会全面兑现了“办一届成功、完美、历史上最出色大冬会”的庄严承诺,国际大体联主席乔治·基里安和国际社会均给予了“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届大冬会”的赞誉。  相似文献   

16.
承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个让中国人民欢欣、鼓舞、振奋,让世界人民了解、认识中国的体育盛会,必将促进中国更好更快地融入国际社会,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奥运会是体能、意志的竞技场,也是文化、人文精神的大展台。本期特别策划推出“奥运精神与北京奥运会”,旨在热烈庆祝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17.
陈满琪 《青年研究》2012,(2):42-47,95
本文以北京奥运会为问卷调查背景,考察了"80后"和"80前"在先公后私和公共参与的差异以及代际对先公后私和公共参与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80后"在公私观念、公共参与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代际在公私观念对公共参与的影响中起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闻,一个算得上有才华、有抱负的年轻领导干部,因为工作出色、成绩显著,被任命为一个单位的“一把手”。这位年轻领导干部初担大任,一会儿感觉良好,一会儿心里发虚,本身就有点把握不住自己,加之扑上来一干人等,变着法子贴近身边,说些歌功颂德的好听话,你吹我捧,终于捧得他不知道姓甚名谁,大耍特权,结果任职不到两年就栽了。如今,当初的“包围圈”们已经得到了他们想要得到的,转身又去捧别的“领导”了。而此人只落得无尽的悔恨:“我是被‘包围圈’捧杀的!”  相似文献   

19.
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日前开始准备回答“模拟的”国际奥委会对申办这届奥运会的城市的调查表。尽管国际奥委会的正式调查表1992年上半年才向各申办城市发出,而且其最后的“交卷”日期定在距今一年半后的1993年2月1日。为什么北京申办委员会现在就急于准备这份“答卷”呢? 在北京申办委员会的办公室里,陈列着美国、英国、希腊等国申办委员会出版的国际奥委会对申办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的城市的调查表的“答卷”。这些绝非人们日常所见的一张张考试答卷,而是一本本  相似文献   

20.
党小组长,是个比芝麻更芝麻的“官”。可我偏偏当的就是这样的“官”。去年四月,我们的党小组长因工作需要调走了。“国不可否无君”,党小组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小组长人选问题。经过充分酝酿!大家一致认为我比较年轻,便把这顶“乌纱”硬戴到了我这个“小字辈”的头上。说实在话,我真不愿意担此“重任”:小组成员中有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等,他们都是头儿,万一我有个闪失,恐怕是不想在办公室干了。可这事是领导们“说定”了的!我不执行能行吗?、“走马上任”后,同事们给我开玩笑,恭喜我当了领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