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民心态是一个国家的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时期普遍呈现的一种认识倾向、情感倾向和行为倾向的“集合”,是国民对现实社会存在的心理反映之“总和”。国民心态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反映,既与社会发展状况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又受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世界,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的水平和程度。  相似文献   

2.
李唯婕 《学理论》2015,(5):158-159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原因是:当下应试教育让孩子过早地背负学习的压力;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和社会揠苗助长的风气;还有被扭曲的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上都造成很大的伤害,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畏惧的心态;长时间的伏案学习会造成孩子弯腰驼背、视力下降等。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措施如下:建立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学队伍;教育局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家长们要端正心态,不急于求成。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国民心态的形成受到历史文化传统、当前文化建设、西方意识形态以及执政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以先进文化引导健康国民心态培育具有必要性。发挥先进文化的引导作用,必须塑造核心价值观、注重心理疏导、把握文化创作生产方向、实现廉洁执政,才能促进健康国民心态培育。  相似文献   

4.
内耗,主要有政治性内耗、功利性内耗、人格性内耗.内耗对于群体目标的实现、社会秩序运行和国民心理的健康均构成严重危害.内耗有体制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防治内耗要从健全国民心态,完善竞争机制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彭媛 《学理论》2010,(26):255-256
现如今贫困大学生数量随着高校的扩招增加,其心理问题相应也急剧增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就业、学习、人际关系等压力造成的。对此,可以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等方面出发,积极预防各种心理倾向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翁定军  范雅娜 《青年研究》2015,(2):20-29,94
本研究将个体的客观社会地位、生活感受、生活信心、个体行为倾向和集体行为参与意向视作一个关系链,探讨个体的生活信心和反映个体行为"偏向"的"行为倾向"在集体行为中的基础性作用。研究表明:生活信心既受客观地位、生活感受等方面的影响,又对行为倾向和集体行为参与意向等产生着广泛的影响,这种集影响的"汇聚"和"扩散"于一体的特征,说明生活信心是影响集体行为的关键心理因素;侵犯倾向和沉默倾向并不提高集体行为的参与意向,说明行为倾向不是集体行为的心理基础。研究认为:为防范生活信心的降低成为集体行为的心理基础,应打破阶层之间机会结构的锁闭状态,使个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实现向上社会流动。  相似文献   

7.
公安院校的学生对待政治和时事、学习和训练、职业和人际交往的态度上有其特有的一些心理倾向和特点.公安院校必须改善政治思想教育,加强学风和教风建设,转变教学和学习观念,开展性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8.
对 1 6 2 4名高校学生应对几种特定压力事件的心态及行为表现进行调查分析发现 ,大多数青年学生在各类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显示出一定的心理行为倾向 ,这种倾向往往受性别、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政治心态即政治心理态度,是他们在一段时间内政治取向方面的认知、情感、评价和动机,对其政治倾向和政治行为起着支配作用.因此,对大学生政治心态的研究对我国政治的和谐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及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大连市主要高校的本科生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心态的现状展开调查,分析得出当代大学生政治心态主流是积极的,但也有部分学生在某些方面持消极的政治心态,呈现双重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改革深化的新阶段,多元化的经济成分、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已经使中国社会出现了阶级和阶层的分化。不同阶层的价值观、态度和期望部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及时研究和把握现时国民不同利益群体的政治心态,有助于为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故此,我们针对社会不同层面进行分析,以取得社会政治心理发展变化的更详尽的资料。一、工人阶层:工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最基本的主体力量,其政治心态的积极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走社会主义道路和对党的信念是衡量工人政治心理素质高低的重要…  相似文献   

11.
社会心态是指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社会成员对社会生活现状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具有显著的大众性和弥漫性。近年来,全国发生了多起针对儿童、女性或其他无辜群众的暴力伤害事件以及其他社会性事件。这类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社会心态的角度来看,心态失衡、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悲观厌世、进而产生报复社会的心态是其共同的特点。这些事件频发,从一个侧面说明,重视社会成员心理和谐、  相似文献   

12.
保持健康心态弥足重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论坛》2010,(4):64-64
心态,不仅决定一个人当下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还决定人生、决定命运。健康心态是一种持续积极的内心体验。不健康的心态则是心理平衡机制失调的结果,既会伤害自己,也会伤害别人。因此,我们要下力气治理心态污染、祛除不健康的心态。目前有以下几种不健康的心态需要警惕和治理。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尝试探索国民人格层次划分的新理论,并对当代中国国民人格的层次进行实际划分。文章不同于以道德、心理或阶层划分国民人格层次,而主张以主体人类学的"人格结构"("三级结构八种力量")理论为依据,划分国民人格的层次,并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将当代中国国民人格划分为四个层次——"杰出人格"、"完全人格"、"缺失人格"和"蒙昧人格",对各层次国民人格的规定性及其相互关系做了全面而具体的阐述,同时提出了划分和提升国民人格层次的若干理念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顾绍梅 《党政论坛》2008,(19):19-21
“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现象,有数量增多、涉及面扩大、主体成分多元化、引发事件燃点低、政治化倾向的特点和动向,不积极妥善处理,危害性极大。由于这类矛盾更多反映在公众心理和情绪上,事前有一些前兆和迹象,所以预防尤为重要。如何预防,我国在预警机制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国外却积累了不少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一是完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国民消费水平直接取决于国民可支配收入,然而,现有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倾向于国家和企业,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偏低,且收入分配差距正逐步扩大。为此,应继续加快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之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6.
杨丽 《党政论坛》2013,(15):47-49
权力心态指个体拥有权力时的心理状态,主要反映个体以一种什么心态去面对权力、行使权力。健康和谐的权力心态是当权者正确行使公共权力的内在基础和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7.
当科技发展使人类基本需要满足变得更简便的时候,人们的消费更多地倾向于另一种心理消费方式的满足,这种心理消费方式即概念消费。从消费期待、消费目标和消费适应等几个方面来分析这种心理消费形式,以及这种心理消费形式的影响因素在消费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对概念消费的探讨,期望探索物质消费与概念消费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促进消费者行为研究与心理学、经济学和市场研究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社会心态是指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而成的状态结构,是以整体面貌存在和流行于社会成员之中、内化为社会主体的精神结构的心智状态。它是在反映社会总体的一般存在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精神中介,任何社会存在只有通过社会心态才能上升为社会意识(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也就是说任何社会意识都直接地来源于社会心态,社会心态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架起了一座精神桥梁。因而只有那些能够同化为社会心态的社会意识,才能“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而不能被同化的社会意识,即使是正确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不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心理都是支配人类行为选择的决定性力量。我国渐进式改革道路的选择,国民心理作为内因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关键作用,国民的传统心理反映了渐进式道路选择的主动性,国民的情境心理说明了渐进式道路选择的被动性。随着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国民心理正在发生嬗变,影响渐进式道路的心理基础日益薄弱,这就要求对渐进式改革道路做出相应的微调。  相似文献   

20.
贪污腐败原因的几点社会文化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清 《行政论坛》2006,(2):85-87
反腐不仅是经济领域和法制建设的任务,也是一个坚守政治社会化成果,并逐步改变滋生腐败的传统文化环境和文化心理的艰难过程。从历史文化、中西比较和现象分析等角度来探究,导致贪污腐败社会文化学的主要原因有:功利主义的权力观、个人和家族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和反社会化倾向及社会化失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