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89年,年仅19岁的张伟走上了屯垦戍边工作岗位,成为农二师二十二团十五连一名普通的农垦女职工。身为军垦后代的她自幼受军垦文化熏陶,以讲奉献、不畏艰难的信念将自己最美的  相似文献   

2.
农九师一六七团二连女职工李新敏是团场的老先进,她作为军垦第二代,在农业生产第一线辛勤工作了28个春秋。她在获得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自诒区开发建设新疆奖章、兵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之后,近日又喜获农九师劳模称号。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农五师八十二团工会女工委注重提高女工队伍建设,共出资2300元使23名女职工到农五师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科技培训,成为团场女职工致富的“领头雁”。 一连女工王丽,自1999年参加农五师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科技培训以来,每年合理种植、科学施肥、精细调控、科学管理,年均收入2万余元,2002年纯收入达5万元。她致富后不忘周围的贫困姐妹,通过技术上、资金上、生活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正在被誉为"西北边境第一连"的十师一八五团一连,提起刚进连队位于"眼睛山"下的"小赵农家乐",许多人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小赵农家乐"的开办者是一连女职工赵丽,个头不高,会说精明,聪慧大方,是连队人乃至到连队旅游的游客对她的评价。开办农家乐前,赵丽一直在连队种地,虽说收入不是太高,但也混个  相似文献   

5.
农二师三O团园一连退休职工张元英是一名老军垦的后代,几年前与丈夫离婚,带着孩子独自生活,后因患病瘫痪在家。由于其生活难以自理,该连工会、妇联在生活上处处给予她帮助,去年为她配了一辆轮椅,使她经常能在户外活动。这不,上个月连领导又把中央文明委、中宣部的电视进万家的电视送到她家,使她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国家大事。  相似文献   

6.
<正>1990年,作为军垦第二代的宋军梅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农二师二十二团十五连农业一线的一名女职工。一年之后,她嫁给了同样在连队务农的职工钱国洋。由于务农收入低,加上女儿的出生,小俩口经济条件随之紧张,可宋军梅从没埋怨过什么,下地干活,带孩子,做家务,每天都没闲过,以此节省开支。公公婆婆让他们与自  相似文献   

7.
无悔的青春     
农五师八十二团加工厂工会主席牛玲娣是兵团首批选派生,她在八十二团工作6年多来,用自己的青春、汗水和才智,为团场的发展建设谱写了一曲奉献者之歌。 1997年7月,毕业于塔里木农垦大学动物科学系畜牧专业的高材生牛玲娣,分配到了八十二团,任三连副连长,分管全连畜牧业。她到连队的第二天,便走家入户了解情况,短短半年时间,她跑遍了连队所有住户和放牧点。牛玲娣既是连队领导又担负着牛羊防检驱治的任务。每年冬春羔繁育期、牛羊转场期和牲畜越冬期,牛玲娣更是忙得不可开  相似文献   

8.
<正>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共同愿望,然而面临不幸和艰难的家庭环境,如何把子女教育成才,农一师十团一连的女职工刘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在团"五个好"评选中被评为"好母亲"。1963年,刘玲跟随父母来到十团,那时,她才5岁,她在十团长大,在老一辈军垦人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精神感召下,练就了她吃苦耐劳的秉性。  相似文献   

9.
《兵团工运》2020,(2):23-23
"扎根连队当先锋、立足岗位当标兵",这是七师一二三团十八连女职工胡玉荣的座右铭。胡玉荣是连队女工主任,共产党员。她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她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10.
“扎根连队当先锋、立足岗位当标兵”,这是农七师一二三团十八连女职工胡玉荣的座右铭. 胡玉荣是连队一名普通女工、共产党员、女工主任.多年来,她总是那么忙碌,对人诚恳,助人为乐已经成为她的一种习惯,她用她的实际行动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11.
<正>在农五师九十一团三连只要提起女职工张学萍,所有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一声"好人",因为她不计得失、乐于助人,特别是在帮助该连少数民族贫困户等方面,尽了最大努力,用一名普通党员的实际行动书写出了扶贫帮困的新篇章。三连是7个民族组成的连队,她和丈夫在连队一直从事棉花承包经营,2005年前曾经在连队兼任过工会主席、女工主任、纠纷协调员、保管等职务,工作中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年年被师、团评为先进个人。张学萍的丈夫汪如林是一名  相似文献   

12.
正张英,军垦二代,二师三十一团六连女职工,2003年以来担任连队女工主任,20多年来,她一直奋战在生产第一线,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7年3月荣获"兵团巾帼建功标兵"。致富路上的带头人2010年,团里调整产业结构,开始大面积种植红枣,张英带头直播建园,承包了28亩红枣。由于团场种植枣树缺乏经验和技术,导致大部分职工对种植枣树失去信心,  相似文献   

13.
黄增群是农一师十三团十三连的一名女职工。2000年,十三团全面实行两费自理,承包土地需要先交自理金,当时连队有人积极承包,也有人观望。黄增群夫妻俩一商量,就承包了连队一块土质条件不好、又没有人愿意包的200亩棉田。她家的亲戚知道后,都说她:"你别  相似文献   

14.
一名普普通通的女职工,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和钻劲,创造了连续12年连队棉花单产第一的好成绩,连续12年被评为团先进生产者,被大伙儿称赞为种植棉花的"卫冕冠军",她——就是农一师十三团六连职工孙红玉。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41岁的郁金玲是土生士长的军垦后代。1987年,初中毕业的郁金玲毅然选择了在农二师二十二团承包土地。"敢为人先",是连队领导对她的评价。六连是一个偏远的农业连队,距离团部远,职工接受新事物的积极性不高。2002年,连队准备小面积试种辣椒,由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农二师二十五团以开展"科技之冬"为契机,大力推进农业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服务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团场女职工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本领。周丽是该团六连一名参加工作仅10年的女职工。2002年团场推行土地长期固定承包政策,她承包了连队的110亩土地,当年由于管理不善,她亏了本。年底冬闲时,她积极参加团工会举办的"科技之冬"农业技术培训班,边学边总结经验,寻找种田窍门。2003年她加  相似文献   

17.
今年69岁的陈路茵,是四师六十四团七连一名退休老党员,在连队,只要一提起她,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说她是个热心肠. 从1993年退休后,陈路茵一直没闲着,农忙时,她帮左右邻居烧水做饭,谁家小孩没人带,她当义务保姆.她还在连里义务巡逻,谁家院门没关好,她帮着关上;发现连里有形迹可疑的人,她上去问个究竟……在她的组织下,目前七连已成立了河东、河西两支三老巡逻队,一年四季维护着连队的的稳定和平安.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牟秀庆靠土地勤劳致富,纯收入达到30多万元,带动了一方农业的发展和周围职工共同致富。2001年,被授予“兵团优秀青年致富标兵”称号;去年,被兵团授予“屯垦戍边劳动奖章”获得者。 1991年,她家从农十师一八八团七连搬到一连后,看到这里的女职工很少,除了几个年龄大、快要退休的妇女在种地外,和她年龄相仿的年轻妇女没有一个人参加土地承包。她大胆地承包了80多亩地。从此,这个平时一到天黑连家门都不敢出的人,却经常深更半夜、硬着头皮到远离连队的地  相似文献   

19.
农二师二十九团四连女职工张新荣依托日光温室大棚发展养猪,成了连队的"暴发户"。2011年她获纯利11万余元。在他人眼里,张新荣确实找到了一个生财有道的"肥活儿"。但她身后留下的一串串致富足迹,更令人钦佩。  相似文献   

20.
身材瘦高,容貌端秀,皮肤白皙,眼角留下深深的岁月印痕,手掌布满了厚厚的老茧。她就是兵团级"巾帼科技致富能手"——三师四十八团七连女职工孙献梅。孙献梅,今年41岁,中专文化,是标准的军垦二代。1999年参加工作,1994年与四十八团七连青年李立峰结婚后,住在七连外围井房,夫妻两承包了40亩土地,但是每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