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今年春暖花開時節,我去訪問了山西省大同市郊區的雲岡石窟。我到達目的地時,但見長達一公里的、依山鑿石雕佛的大小石窟,由東向西地延伸在一個名叫武周山的南面斷崖處。它的五十三個主要洞窟雕刻了五萬一千多個栩栩如生的佛像、飛天以及宗教故事的浮雕。那裹每天都吸引着許多中外旅遊者。雲岡石窟是一千五百多年前北魏王朝(三八五——五三四年)創建的。據史書記載,平城(卽令大同)曾經一度是北魏王朝  相似文献   

2.
孝文帝改定官制所造就的北魏秘书著作官制度,在模仿南朝制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并由此确立了北魏的国家编撰出版机构。以史官制度为中心的、包括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在内的北朝国家编撰出版机构,则基本沿着北魏制度的轨道运行。北朝的秘书著作官制度,也成为后来隋唐相关制度的主要渊源。  相似文献   

3.
程刚 《求索》2013,(2):78-80
高宾原为北齐政权将领。为躲避“勋贵”的迫害,被迫投靠了西魏政权。由于高宾适应了西魏(北周)政局的变动,他先是依靠“武川镇军阀集团”的主要成员独孤信,后又攀附于“宗室集团”的骨干宇文宪。得以使其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步步高升。高宾的政治经历见证了西魏、北周之际,中心集团之间的血腥政治斗争,斗争的结果导致“武川镇军阀集团”最终无奈地将中心权利让于以宇文护为首的“宗室集团”。  相似文献   

4.
敦煌西魏大统十三年残卷(以下为行文之便,简称“残卷”),是目前反映北朝均田赋役制度唯一的出土文物。由于北朝的均田制度史书记载简略,因此“残卷”是深入研究北朝均田制度的宝贵资料。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据“残卷”的记载,对北朝均田制度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对于“残卷”的运用则存在着差异。王棣《从<邓延天富等户残卷>看西魏北周的均田制度》,是将“残卷”作为西魏北周推行均田制的实证,来论证西魏北周的情况。周秀女《从敦煌户籍残卷S.0613号看北朝均田制的苦干问题》,认为“残  相似文献   

5.
甘肃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省份。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皇帝相传就诞生在甘肃,故有“伏羲桑梓”之称。而大地湾遗址、麦积山石窟等一大批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盛景,更是享誉海内外。  相似文献   

6.
钦媛 《求索》2013,(1):100-102
克孜尔石窟作为我国四大佛教石窟寺之一,其建造年代最早,为我国路传佛教的首及地区。其间保留的大量艺术壁画近乎占据所有洞窟的一半,绵延石窟发展的始终,足以说明艺术在当时、当地及当时佛教中的重要作用。这些壁画为我们研究历史上的龟兹乐、中西艺术文化交流、佛教艺术及东传乃至龟兹文化、佛教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史料,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羲皇故里     
《时事报告》2013,(1):2-F0002
羲皇故里——天水,是中华创世先祖——伏羲氏诞生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等,构成了天水绮丽多彩、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天水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素有“陇上江南”之美誉,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景区景点众多。天水正在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园林城市。  相似文献   

8.
龙门风景名胜区位于洛阳市城南13公里处的伊河两岸,由龙门石窟、香山寺和白园三部分组成。龙门石窟与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古代佛教石窟艺术宝库,196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1月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命名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07年5月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AAAAA级旅游景区。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之后历经西魏、东魏、北齐、隋、唐、五…  相似文献   

9.
窦贤 《传承》2009,(5):48-49
如果说位于甘肃最西端的敦煌石窟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位于甘肃最东端天水市的麦积山石窟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被国内外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敦煌莫高窟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瑛  孔令栋 《思想战线》2006,32(2):123-128
敦煌莫高窟超负荷旅游承载力出现危机,洞窟内“环境疲劳”、“体质恶化”,景区内部的“城市化”和景区外围的“孤岛化”,使遗产资源的保护受到威胁。为此,中美两国专家采用高科技手段,通过壁画数字化拍摄以及洞窟虚拟漫游,建立了敦煌石窟文物电子档案,这一技术不但为永久性、高精度保存石窟艺术找到了可靠途径,而且为其他濒危古遗址的贮存和再现创造了机遇。  相似文献   

11.
与东魏北齐相比,西魏北周的财政一直处于拮据状态之中,这从其军队后勤补给的窘困状况可以得到说明。但这并未影响西魏北周的政治前途。历史事实是,正是由于财政的拮据,反而使其在吏治方面有所创新,同时又大力提倡节俭之风,从而克服了财政困难,渡过难关,最终统一北方,成为政治上的强者。  相似文献   

12.
世兵制后期与府兵制形成时期“兵”的地位变化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程 《理论月刊》2001,(7):25-26
世兵制后期"兵"的地位日益哀落,士兵的地位近似奴隶,士兵不断逃亡,军队丧失了战斗力;西魏、北周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兵役制度即府兵制,士兵的地位有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也增强了,府兵制与世兵制相比,显示出了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门荫入仕,或称为恩荫入仕,或称为门资入仕,异名同义,主旨就是藉父祖官位循例入官。门荫制度初始于两汉,完备于两晋,南北朝时期又有新的发展变化。笔者认为,南朝的门荫制度是两晋门荫制度的继续与发展;北魏的门荫制度前后期有别,前期是古代世卿世禄制与两汉任子制二者的结合,后期则基本上是晋宋门荫制度的翻板。北齐、北周对北魏门荫制度多加革易,以致“门资取士,日渐式微”。直接导致了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产生。为使脉络清晰,现将南北朝分开叙述。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20,(10)
正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开始于去年8月的云冈石窟第11-13窟的保养工作,针对粉尘、裂隙、空鼓、分离等问题进行有效治理,预计年底完成。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之“四”四都:东都洛阳、南都南京、西都长安、北都太原。四大佛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山东五台山。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川中四绝:夔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峨眉天下秀、清城天下幽。黄山四绝:...  相似文献   

16.
北齐、隋朝均田令补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朝隋唐推行均田制的近三百年间,北魏、北齐、西魏北周、隋、唐都颁布过本朝均田令,又都不断地调整、补充和修订均田令。各朝均田令修订的具体时间和内容,除唐朝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外,其余各朝皆无比较明确而翔实的记载。唐朝的田令虽然记载较详,仍有粗疏之处。日本学者仁井田陞在《唐令拾遗》中对唐朝田令作了较为细致的梳理与辑补,使我们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和  相似文献   

17.
王珂 《传承》2009,(14):140-141
云冈石窟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是中国石窟艺术民族化进程中一个显著的转折点,也为隋唐时期石刻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云冈石窟的佛教造像艺术反映了北魏前期的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面貌,以及云冈石窟对于后世石窟的影响及其在宗教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奇·斯钦 《前沿》2010,(23):183-186
阿尔寨石窟的开凿年代和壁画的绘制年代,一直是困扰学术界的两大难题。根据有限的蒙文文献、榜体的文献来源、部分壁画的内容特征,阿尔寨石窟部分壁画(晚期壁画)的绘制年代,应该在北元时期。阿尔寨石窟壁画,在使用时间、题材内容、地域性和民族性等方面均具有它独特的一面。  相似文献   

19.
云冈石窟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是中国石窟艺术民族化进程中一个显著的转折点,也为隋唐时期石刻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云冈石窟的佛教造像艺术反映了北魏前期的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面貌,以及云冈石窟对于后世石窟的影响及其在宗教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龙山道教石窟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6公里的南郊区西镇村西的龙山东峰顶,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也是最珍奇的道教石窟。主窟开凿于元太宗六年至十一年(公元1234至1239年),由道士宋德芳(道号披云子)主持兴建。在峰顶峭壁上共凿有8个洞窟: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玄真龛、三大法师龛、七真龛及两座辩道龛。龙山石窟有道教石雕像66尊、浮雕云龙8条和双凤藻井、仙鹤等许多浮雕。石雕风格朴实、凝练、庄重、衣饰简洁素静、褶皱分明,与佛教石窟雕像风格迥异。有的龛内两侧、前壁留有元代题记,是研究道教发展史和道教石窟的珍贵资料。石窟自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