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林思喆 《两岸关系》2014,(11):36-36
<正>以"中国茶·中国梦"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茶都安溪国际茶业博览会,于10月10日至13日在安溪隆重举行。安溪县隶属福建省泉州市,素以"中国乌龙茶之乡"闻名。安溪茶博会从前身"海峡两岸(安溪)茶机具博览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2010年以来,这一立足安溪、融合两岸、服务全球的茶叶博览会,每一年的展会都在升级,今年共有1400个标准展位,为历届之最。如今,安溪茶博会已成为两岸茶界深具影响力的展会之一。得益于泉台两地独特的五缘优势,历届安溪茶博会,  相似文献   

2.
茶韵氤氲安溪胜景,诗声缭绕中国茶都。刚刚落下帷幕的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节暨中国安溪铁观音鸟龙茶节,吸引了来自日本、俄罗斯、美国、新加坡、印尼和香港、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中外嘉宾,他们在尽情领略茶乡安溪山水之美的同时,深深地沉浸在内涵丰富、绚丽多姿的中华茶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节于去年12月17日至19日在中国著名茶都安溪举行,来自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东南亚、台湾、香港和澳门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来自祖国大陆各地各界名流、客商,以茶会友,共襄盛举。  安溪位于中国福建厦(门)、泉(州)金三角腹地,是我国著名的侨乡,现旅居海外及港、澳、台的乡亲达300多万人,其中在台安溪同胞200多万人。安溪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现有茶园近30万亩,年产1.5万吨,产值3亿多元。安溪产茶历史悠久,至少可以上…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11月15日至18日,第11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福建武夷山市举行。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福建省副省长黄琪玉,以及海内外茶商、茶企代表出席开幕式。本届茶博会围绕茶与茶文化、茶与养生、茶与茶具、茶与食品、茶与茶设备、茶与旅游等主题,设有两个展厅,展馆面积4.3万平方米,标准展位1230个。台湾地区的95家茶企、300多位茶商代表参展。  相似文献   

5.
<正>7月28日,"海堤杯"第八届海峡两岸茶文化季暨两岸春茶茶王擂台赛(以下简称"茶王赛")颁奖活动在厦门举行。近千茶商、茶农、茶企代表、茶叶爱好者与专家学者,齐聚帝元维多利亚酒店。两岸13个茶样问鼎本届"茶王赛"最高奖——"茶王"称号,其中,大陆赛场的茶样12个、台湾赛场茶样1个。  相似文献   

6.
<正>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全国69个茗茶产区原产地的逾800家品牌茶企参展;展品涵盖六大茶类茶品、保健茶、花茶、茶服、茶食品、紫砂、陶瓷、红木、茶包装等茶业全产业链产品,包括了勐库戎氏、老同志、澜沧古茶、龙园号、福今、中茶黑茶园、湘茶集团、泾盛裕茯茶、几于道茯茶、滇红、祥源、六妙、大沁白茶、午子绿茶、梅家坞、婺牌、九百年等品牌茶企,以及史志鹏、唐伯琴、沈锡芬等160位紫砂艺人的紫砂珍品。另外,汉唐茶  相似文献   

7.
<正>品茶思源,因茶结缘,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的智慧。台湾茶文化与大陆茶文化一脉相传。追溯两岸的"茶缘"历史,早在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福建安溪乡民就开始入垦台湾,选择有山有水,地形与安溪相似的地方拓荒种茶。清嘉庆三年(1798年),大量的安溪人移居台湾,带去了茶苗,也带去了安溪的茶俗。台湾茶文化发展至今已有200多  相似文献   

8.
苏枫 《小康》2023,(1):28-29
<正>以申遗成功为契机,安溪将继续健全管理保护机制,保护茶园生态系统,加强农遗宣传推介,并加快推动“三茶”即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促进安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福建省安溪县是中国乌龙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2016年以来,安溪铁观音连续四次位居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茶叶类第一,荣获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由安溪铁观音衍生出来的生态系统、生产系统、文化系统,更是成为中国茶产业的突出代表和符号。  相似文献   

9.
周国升 《创造》2007,(4):8-10
历史将饱蘸浓墨记下这庄严辉煌的一笔."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普洱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洋溢着节日的喜庆,257万各族人民满怀激情,共同欢庆第八届中国普洱茶节、第二届全球普洱茶嘉年华会、第二届云南省普洱茶交易会以及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  相似文献   

10.
<正>11月16日,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南平武夷山开幕,两岸以茶续缘,共合作、促发展亮点频频。本届茶博会上,台湾馆内设置127个展位,共有110家企业参展,创历史新高。此外,闽台(南平)经贸合作对接会、海峡两岸小茶人大赛、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海峡两岸茶人围棋队际赛等活动,更丰富了两岸交流的形式和内涵。一个平台,拓思路促共进  相似文献   

11.
<正>"能以一叶之轻,牵众生之口者,唯茶是也。"茶,不仅满足了人们口腹之欲,更承载着茶农、茶企、茶商之梦。在云南,茶产业已成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茶区农户的"生命产业"。而伴随着一批批企业、资本投向云茶产业,各种现代生产要素加快涌入,推动云茶产业加速内部分工分业、外部与其他产业  相似文献   

12.
<正>初冬的武夷山,满目苍翠,茶香清幽。2023年11月16日,第十五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武夷山开幕。本届茶博会以“三茶统筹、融合发展”为主题,突出两岸交流、茶旅互动、全链发展,打造有特色、有国际影响力的茶业盛会,交易总额达84.36亿元,较上届增长14%。本届茶博会展览面积4.5万平方米,设置标准展位1900个,展位数为历届最多。参展企业813家,邀请VIP采购商4367家,台湾馆由原来的100个展位增加到150个展位。展馆设有茗茶馆、闽台馆(包含台湾馆)、茶机械器具馆、茶包装馆四大主题展区,涵盖茶包装、茶机械、茶器具、茶空间、茶食品、茶洗护用品等从茶园到茶桌的全产业链产品,充分展示“三茶”助力乡村振兴以及两岸以茶为媒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3.
图片报道     
正昭平12名制茶能手大PK4月20日,2016年广西昭平茶王节传统赛事"制茶妙手王"大赛在故乡茶博园举行。来自全县各大茶企的12名制茶高手现场展示了昭平茶传统手工炒制技艺。随着选手们的双手上下翻滚,动作娴熟地翻炒、抖动,原本青翠的茶叶渐渐变干,历经杀青、揉捻、辉锅等几道工序后,一锅锅纯手工炒制的昭平绿茶新鲜出炉。最终,鹊鸣茶业有限公司吴连师傅夺得"制茶妙手王"。  相似文献   

14.
动态扫描     
《台声》2016,(23)
正两岸茶博会成交59.92亿元第十届海峡两岸茶博会11月19日在福建武夷山落下帷幕。从组委会获悉,两岸"茶博会"成效显著,共完成交易59.92亿元人民币,并现场签约项目38项,合同签约金额达289亿元。本届茶博会由台盟中央、全国台联、台湾农会、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南平市人民政府等13家单位联合主办,国台办支持,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组委会负责人表示,本届两岸"茶博会"在参展规模和档次、经贸活动、品牌影响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加快两岸"茶博会"向国际性展会发展的步伐。(茶茶)  相似文献   

15.
白茶之乡     
正南方有嘉木。在中国版图之东南,有茶乡福鼎,地处闽浙交接、台海相望的海岸线上。曼妙的中国茶在此萌生发扬,茶香穿透千百年时空,芬芳不绝。至今她拥有"中国白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3项桂冠。历史垂青福鼎。早在唐代福鼎就开始种茶,一千多年前,"茶圣"陆羽在《茶经》上引录道:  相似文献   

16.
“台湾好礼参访团”一行32人于11月5日至20日在北京、上海、厦门三地参展参访。由台湾16个单位、13个县、乡的代表组成的参访团此行主要目的是推荐40余种农产品参加在北京农展馆举办北京农展馆举办的“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台湾好礼”展台设计独特,台湾特色的展品在展会上受到特别关注。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亲临“台湾好礼”展区与参展人员共品台湾茶时,称赞“台湾茶就是好喝”;到“台湾好礼团”接洽的客商络绎不绝,团员对此非常满意。在京期间,参访团还拜会了农业部,参观了北京农科院及所属蔬菜基地、农业推广中心和韩村河、马连道茶…  相似文献   

17.
正11月8日-11日,2017中国(余姚)国际塑料博览会暨第十九届中国塑料博览会在余姚市举行,本届塑博会以"塑料发展新动能——创新与变革"为主题,共设置塑料原料、塑料机床模具、塑料机械三大展区,展位2000个,展览面积4.2万平方米,吸引德国巴斯夫、拜耳等,日本三菱、东芝等,韩国三星、SK等35个国家和地区大型企业参展,参展企业到达427  相似文献   

18.
9月5日,江西旅游商品博览会在南昌开幕。此次旅博会内外场展览范围总计8000平方米,共设置了江西旅游商品展销、非遗传承人展演、自驾车营地项目推介、旅游户外装备展销、旅游房地产展销、"江西风景独好"旅游产品特卖、生态景观木屋展等。来自湖北、广东、福建等省市的企业、省内11个设区市组团参展,参展企业达到1000多家,参展品种达3000余种。  相似文献   

19.
正3月29日,"行企助力转型升级——2021中国纺织服装百强企业八桂行"活动在南宁举办;4月11日,2021第二届世界碳酸钙交流会暨粤桂区域联动发展广西精品碳酸钙行业招商来宾市专场会在广州举行。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继去年实施"三企入桂"活动后,牛年伊始,我区奋力发扬"三牛"精神,大力开展"三企入桂项目落实、行企助力转型升级"行动,奏响"三企入桂"活动的华丽乐章。  相似文献   

20.
最近,日本的年轻人也开始喜欢喝中国茶。中国茶除了人们所熟知的乌龙茶之外,还有白茶、绿茶、红茶和黑茶等等,品种繁多。日本的消费者不仅对中国茶的质量要求很高,而且对茶的泡法也很讲究,他们喜欢享受清香四溢、回味无穷的品味,悠闲地消遣。除了在旅游时品尝过地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