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双家山     
《海内与海外》2009,(10):76-77
清代大诗人龚自珍有一句诗:“无双毕竟是家山”,这句诗被很多人引用过。大约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家山是永远令人魂牵梦萦的。我自幼生活在什刹海畔,从小学开始直到青年时代,夏秋之际,几乎日日和三五“发小”到此游泳玩耍,有时一天竟要游三四次,那时暑夏没有空调,经常会夜里跳进什刹海。什刹海的水泡大了我,小学三年级就有了深水合格证。  相似文献   

2.
张运涛 《新青年》2006,(6):18-19
1 也是在这座天桥上,759天前我和麦秋在这儿相识. 如今,应了那句旧话:物是人非.相同的只是我的身旁依然陪着一位男生.Walkman的声音分向他的左耳我的右耳.我们不是恋人,他只是我亲如姐妹的晖弟.  相似文献   

3.
王安石改诗     
正宋朝的王安石,喜欢改诗,改自己的诗,还改别人的诗,有改得好的,也有改得不好的。改得好的,为他那首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春二月的《瓜州夜泊》。诗为七绝,共28个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第三句的"绿"字,据南宋洪迈在其《容斋续  相似文献   

4.
很多诗人浏人写过扬州,我独独喜欢黄慎写的一首诗:"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自摘园花闲打扮,池边绿映水红裙."这首诗不特别,可它自有种活泼在里头.满园花簇一簇,青春好女子,摘下一朵,斜插于鬓发问.水边闲坐,柳绿裙红,醉了春风的.  相似文献   

5.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位最亲密的知己对我说:最喜欢杜牧《江南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我也喜欢,我印象中,古诗中似乎使用“烟雨”这个词汇的不太多。我喜欢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但古人  相似文献   

6.
题目上这几个字是我赠诗人王玉祥诗中的一句。全诗是:万人如海一身藏,知有承德王玉祥。都为民瘼成义愤,每从曲笔现苍茫。热河风雪寻驴背,绝塞云霞入锦囊。闲倚宫墙观魏阙,朝晖夕照换兴亡。  相似文献   

7.
    
布什·凯特新发行的CD里面有一首新歌,名字就叫<鸟瞰>.那是春天的一个下午,休坐下来听这盘CD.在城里的时候,我总是不断地提醒他调小音量."想着点邻居!"我会这样说.但是,在诺曼底这个地方,我得承认是我忍受不了这样的CD.音乐还马马虎虎,让我心烦的是那些歌词,尤其是当我坐在桌子前,想要找-个分散注意力的理由时,这些歌词就更让我无法接受.如果一句歌词是以"陌生人"结尾,那么我就试着猜想第二句合辙押韵的词是什么,可能是"危险",嗯,不对,这是一首圣诞歌,那一定就是"马厩"了,果然,第二句歌词就是以"马厩"结尾.  相似文献   

8.
每到转过年来,大地春回的季节,往往会想起王安石的这句诗。王安石死距今近千年,千年之后。还有人顺口念出来他的这首诗。这大概是真正不  相似文献   

9.
在但丁故居     
“万物行动之源———上帝,把荣耀渗透于全宇宙,在各地发光,或多或少,因地而异。”这是但丁《神曲·天堂篇》的开头三句。没有想到,这三行诗竟成了我们访问但丁故居的序曲。我们是12月2日到佛罗伦萨的。在赴佛市途中,为消除团员疲劳,有人提议轮流表演节目。那时,我满脑子都是与这城市连在一起的两位最伟大人物的形象,一位是米开朗基罗,一位就是但丁。我在1962年大学学习期间,曾神秘地拜读他的《神曲》三部曲。40年后的今天,其它的诗句都被时光之水冲得一塌糊涂了,惟有《天堂篇》的第一歌《但丁与贝娅特丽丝同登天堂》的开头,却光闪闪醒目如…  相似文献   

10.
玮东 《新青年》2004,(5):30-31
这是一位西部牛仔,还是一顶帽子?这是一只企鹅还是一位东方女子的肖像这是一位男子在用毛巾擦脸,还是一对男女在拥抱接吻?这是一只老鼠,还是一只背对着我们正在睡觉的猫?以上这几幅画,是在国外学习时,老师给我们看的幻灯片。说也奇怪,当时我脑子里立刻就蹦出了苏东坡的名句  相似文献   

11.
玮东 《新青年》2004,(3):32-33
“You are beautiful.nomatter what you say……I am beautiful……”“美人是你,无论你说什么……美人是我……”这是一首流行歌曲中的一句歌词,演唱者Christina Aguilere是一位在舞台上光彩夺目的明星,曾多次获得美国音乐最高大奖——格莱美(Grammy),我们曾在电影《红磨坊》中欣赏过她的演唱。虽然我不是她的歌迷,可  相似文献   

12.
感恩     
正只听"咕咚"一声,就像天上掉下一个什么东西,那声响裹挟着"2014"一下子就落到了我们眼前。这掉下的是个什么东西呢?我说它是苹果!苹果又香又甜,从南到北,大人孩子都喜欢。在过去的一年里,人们咀嚼着、吮吸着、消化着、吸收着它的丰富营养,一年的日子被滋润得香香甜甜。苹果是长在树上的。吃水不忘打井人,那栽苹果树的人呢?这不由使我想起一句出  相似文献   

13.
回眸庐山     
唐朝大诗人李白有《望庐山瀑布》一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多么诱人的奇景。还有毛泽东的诗《仙人洞》之“乱云飞渡仍从容”句,也着实引人想往。今年四月我去庐山一游,一帧帧灵秀山水在明媚春光中神奇地鲜活起来。庐山云海庐山两日,难忘的首先是它的云雾缥缈,其  相似文献   

14.
芝麻,Te amor!     
认识热带鱼是在一个飘着小雨的黄昏,网吧里烟雾缭绕,我的心也跟着很乱,打开QQ,陌生人里赫然有条大鱼在跳着,他发过来信息:"芝麻开门!"我想都没想,放他进来,从此他成为我的好友,那条大鱼一晚上都活跃地跳着,似乎不知疲倦,他兴奋地介绍自己,说我们本在一个城市,说远在加拿大的他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而我只敲上一句:"我失恋了,一无所有."大鱼不再那么活跃了,我猜他一定在想什么吧,我心烦得厉害,很快关机了.  相似文献   

15.
清明上河图     
正每逢清明,就会想到杜牧在安徽池州写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据说,此诗一出,全国范围内至少有七八个名叫杏花村的地方,声称杜牧所写的,即是他们的村子。其实,这首诗是否为杜牧所写,尚存疑问,不过,大家都来认领这首诗,除了商业和旅游的考虑外,也是因为这首平白如话的诗,实在是好,好在内涵隽永,好在韵味悠长,好在末句的"牧童遥指",给读者以很大的想象空间。正因为是好  相似文献   

16.
风烟俱净     
我记得那时还真是小.十二三岁,学<与朱元思书>,吴均被贬后写给自己朋友的信,老师要求背下来,我只觉得晦涩无比,但我喜欢第一句,有奇妙的韵. 以后多年,我几乎忘记这段古文.  相似文献   

17.
逆行线     
当那个足球以完美的弧线降落到我的手臂上时,我立马从草坪上站起,气愤地冲向远方那身穿十号球衣的高个男孩,几句言语不合,我们扭打一团,最终的结果是被教导处罚在烈日中站一小时.  相似文献   

18.
不是思想就是行动用丰饶的笔旖旎写下看到不一定存在意义不记下则意义不存…… 好友蒂娜的文章奢靡、浮华,但她的这一首诗我极端地喜欢:"我是好天气的女儿/我也是哭泣的女儿/我是大花的小花/是春天的秋天/我是眼睛的女儿/也是笑的女儿/我是酒窝的宝贝/也是头发的女儿/我是我的女儿".我一直以为自己如蒂娜诗中写的那样,我是我的女儿.  相似文献   

19.
我有三个祖国。我曾经给祖国写过许多许多的情诗。《写给祖国的情诗》便是我最喜欢的一首:假如祖国拒绝了我让痛苦把我捏成一尊望乡石,碧血长天叫痴情烧出一只苇莺,日夜悲啼在芦花飘絮的季节我给它设计了跟明信片一样大小的诗卡。左边画上几根芦苇,一只苇莺站在芦杆上啼叫,右边抄上这首诗作。马尼拉卡影印,涂上色彩。1990年10月,马来西亚向中国开放。喜讯传出,令人雀跃万分。我迫不及待,即刻动身“回国”去了。这里说“回国’当然有我的深长意义。我的神州行脚,既是揽胜观光,又是寻根问祖。行程天南地北,大有“八千里路云和月”…  相似文献   

20.
自"愚"自乐     
我站在离地大约三米高的地方,一只脚踩在梯子上,另外一只脚踩在一段弯曲的树枝上.这时微风轻轻吹拂,我的一只手里拎着一把电锯,爬这么高到这里来的原因就是为了要修剪一些枝权,当然,我希望我修剪的这些枝权是属于这棵大树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