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治好一个村靠什么?读了贵刊第8期《走进党支部》栏目的3篇文章,我找到了答案:只有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才能为群众谋幸福。被人称之为“草帽书记”的怀柔区喇叭沟门乡中榆树店村党支部书记彭兴利,和我是老朋友了。今年中秋节前我去采访他时,乡亲们说,自从他1989年当上书记起,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独没变的是彭兴利“艰苦朴素。  相似文献   

2.
李会明,武强县武强镇党委副书记兼南立车村党支部书记。李会明年过半百,地地道道的庄稼人打扮,但接触过他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个普通人的身上洋溢着共产党员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高尚情怀。去年10月21日,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他“廉政公仆”称号。他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3.
“造林”书记□张闯今年56岁的冯树义是辉南县辉南镇永兴村党支部书记。他特别重视抓林业生产,积极带领村民垦荒造林,为村里营造了一座资产丰厚的“绿色银行”,被村民称为“造林”书记。1974年,冯树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立志改变村里的贫困面貌。他看到村外2...  相似文献   

4.
自打李春霖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永吉县金家乡二道埠子村就一年一个新变化,村民的生活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二道埠了村过去穷得出了名,荒山秃岭,道路不平,土地贫瘠,人均收入才六七百元。1989年,李春霖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他决心带领群众改变这里的贫困面貌。村里在70年代建了一个小水库,是个“半拉茬子”工程,全村的90公顷水田三年有两年插不上秧。李春霖发动村民修水库,可是手里没有一分钱,李春霖说:“古代愚公能挖山,咱们靠力气搬石头!”他带人满山遍野找石头,用车推、用肩挑,点点地运到大坝上。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十…  相似文献   

5.
在位于鸭绿江畔的上解放村,有位被村民称赞为积极践行“三个代表”、勤政为民的共产党员,他就是集安市太王镇上解放村的党支部书记金寅浩同志。 9年前的上解放村,由于盲目发展产业上项目,致使村里负债累累,村经济日渐萧条。1993年,经过全体党员选举,金寅浩在村民的期望声中当选了党支部书记。他明确表态:将全身心地投入到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发  相似文献   

6.
一双布鞋,一身普通的装束,脸庞黝黑,臂膀粗壮,从里到外透着农民特有的憨厚朴实。他就是静海县大丰堆镇岳庄子村党支部书记王福忠。许多认识王福忠的人都说他是个“傻书记”咽为他当书记十几年.干了许多群众满意、自家吃亏的“傻事儿”:村里盖学校钱不够,他四处找亲戚朋友借钱;上级发放慰问品,他拦着不给“五保户”的同胞大哥,全部给其他困难户;村里打井,他让儿子先掏3万元垫上;他处处算计。硬是卖了村里的汽车,每次去镇里县里办事只能坐公交、骑自行车……  相似文献   

7.
英年早逝的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惠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郭秀明生前是个“傻子”。村里修公路贷款32万元买回一台推土机,部分村民对贷款有意见,他就把贷款全部转到自己身上,让儿子做驾驶员,没黑没白地干了三四年,村里该付的工钱累计有3万多元,他却没让儿子领过一分钱;因为村里穷,他当支书8年来每月应领的40元补贴一分钱也没领过;为村里外出办事的差旅费,他一分钱没报销过;而8年里他为村里拿出的钱就有8000多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郭秀明算是“傻”得可以了,“傻”得让人肃然起敬。郭秀明“傻”,并非因为他不知获取应得的…  相似文献   

8.
二村是赤峰市巴林右旗西拉沐伦苏木8个行政村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农业大村,总人口905人,耕地面积3358亩。过去,这里是一个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困难的贫困村。1996年以来,村里开始有了变化,群众生活逐渐由贫困走向富裕,村党支部由后进变先进,成为“五个好”党支部,提起这些变化,就不能不说说村党支部和全村的好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张志军。1996年,张志军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改变本村贫困落后的面貌,把经济搞上去,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张志军组织党支部一班人学习党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9.
西南岔村是临江市比较偏远的一个行政村,辖9个屯,全村共有480户、1776人。2001年村里换届选举,乡亲们纷纷推选张建顺当村委会主任。带着乡亲们热切的希望,张建顺走上了村官之路。2004年他又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0.
1978年5月,我被确诊为直肠癌,手术后比正常人多了一件东西——粪便袋。那年的9月,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改选,我被全村党员选为党支部书记。虽然不知道自己的生命还有多长,只是个随时可能倒下的“半拉子人”,但村里需要我,要我干就要干好,能干一年是一年,能干十年是十年,我这个“半拉子人”一定带领乡亲闯出一条致富路!有想法归有想法,但做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我上任那年,村里的家底只有两辆破车、十头牲口,村里除了5个当老师的,没有一人有存款。此后的几年,我们和全国其他农村一样,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的生活逐步得到了改善。到上世…  相似文献   

11.
张超 《实践》2021,(1):58-59
在磴口县补隆淖镇新河村打听高广晟,会听到这样的评价——“他是一个好书记,没有私心”;“这个人特别倔,但全是为了村里好”。高广晟原本是新河村的一名普通村民,2000年通过“海选”成为新河村村委会主任,2009年他当选为新河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怀揣着一颗为民热心,凭借满腔热忱,带领全村村民发展致富增收产业、建设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2.
《天津支部生活》2012,(4):41-41
天津三和众诚石油制品销售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只炳生有很多称呼——老兵、老劳模、只总……但他最喜欢被人称为“只书记”。他务过农、当过兵、经过商,曾两度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如今,62岁、本该安享晚年的他却又开创了一番新事业。  相似文献   

13.
绛县古绛镇东关村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建立健全了各种村民自治组织,按照职责范围行使职权,形成了多头并举、齐抓共管的局面,使全村“三个文明”建设齐头并进,成了全县党的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的先进典型。“职责定位”与“基层设置”———通过强化“三有”来加强党组织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职责定位。东关村用制度的形式,界定了党支部与村委会、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主任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党支部是村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村委会必须接受党支部的领导,党支部书记主持村里的全面工作,是“班长”,村委会主任在党支部书记的领导下,主持村委会的工…  相似文献   

14.
老许名叫许民祖,是文登市界石镇石头河村党支部书记。他曾有200多万元的资产,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却回到家乡当起了"村官";他上任以来,没从村里拿过一分钱工资,却为村里连钱带物贴进了150多万元;他因患病动过手术,胆囊被摘除,小肠被截掉五分之四,一天要  相似文献   

15.
千百年来,许多中国农民被面向黄土背朝天的世俗观念牢牢地禁锢在贫穷线上,且不以为然。而丰润县大令公村世代农民出身的冯连合却不甘心这样,他穷则思变,坚定地走上了开拓致富的道路。 艰难险阻志不移 冯连合是1956年入党的老党员。入党前就在村里担任共青团书记、合作社会计、治保主任,1974年又被推上党支部书记的岗位。正是这位和全村父老乡亲一起在黄土地里滚大的年轻人,亲身尝够了“伸  相似文献   

16.
今年40岁的钱丽琴,出生在庆城县熊家庙办事处花园村的一个老红军家。她是村里少有的“老牌”高中毕业生,好学上进,热情泼辣,曾是村里年轻人的“主心骨”。她先后被推选为庆城县第一届党代会代表、庆阳市第一届人民代表。2005年,她被推选为熊家庙花园村党支部书记。1983年,高中毕业的钱丽琴看到村上缺医少药,就自费到县乡村医师培训班参加学习,又到庆阳市中医院临床实习了两年。1986年她学成回乡后,投资8000元办起了村卫生所。从此,花园村的群众可以“小病不出村”了。2005年,村级班子换届时,钱丽琴以高额票数当选为花园村党支部书记。她在全…  相似文献   

17.
侯春山,今年46岁,东辽县金州乡新乐村党支部书记。别看他年龄不算大,可他在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10年整。在当地提起他的名字,人们就会竖起大拇指,老百姓无不信任他、拥护他,因为他这些年坚持做好了“三篇文章”—— 勤政篇 侯春山上任伊始,面临着重重困难:村里欠外债33万元,集体年收入不足2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不到1200元,村里的吃喝招待费年年超标,村民负担过重 侯春山深感自己责任重大,要想当好村党支部书记,让百姓信服,必须打铁先要自身硬,才能管住别人。他痛下决心,压缩招待费支出,经班子研…  相似文献   

18.
《北京支部生活》2016,(4):43-43
1996年1月,我被选为张镇驻马庄村党支部书记,到现在已整整20年了。说实话,刚当上党支部书记的第一年,我确实很犯难。那时候自己二十六七岁,生活阅历和人生经验都不足,一下被推到了这个位置上,全村上下近千口人都看着我,又要面对村里380多万的外债,一时间真的找不着方向。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砀山县葛集镇白腊园村党支部书记刘瑞莲,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带领村民三次创业,走出了一条符合本村村情,持续快速发展的路子。该村率先成为安徽省“小康示范村”。刘瑞莲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并当选为党的十六大代表。第一次创业:科学管理喜盈门刘瑞莲1983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白腊园村是出了名的贫穷村,村民年人均收入只有48元。“怎样才能让群众的日子过得好一点”,是她当上书记后想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刘瑞莲把眼光盯在了村里的400亩金元帅苹果上。这片果园由于管理不善,栽植7年一直没有效益。刘瑞莲请…  相似文献   

20.
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已经有15年了,去年被评为“沈阳市优秀党支部书记”。这些年的实践使我认识到:只有抓好支部的班子建设,才能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带出一支好队伍,才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推动村里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我们沈阳市于洪区于台村地处沈阳西郊,人多地少,1400多口人,只有400多亩地,头些年是个有名的贫困村。1984年,村党支部改选,我当了支部书记。那时,村里没有钱,没有物,没有企业。全村干部挤在一间小平房里办公,缺桌少椅,开会时站一半人,坐一半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