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台声》2017,(16)
<正>7月22日上午,为期7天的"情系青春——两岸青年中原行"活动在河南郑州启动。本届活动由中华文化联谊会、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100位来自两岸的青年学生将前往黄帝故里新郑市举行祭祖大典,之后分为武术体育组、美术创作组、文艺表演组,沿嵩山少林寺、信阳鸡公山、三门峡等线路开展活动,全面感受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台湾青年感受到根在大陆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音乐  相似文献   

2.
大地如茵,黄河如带。古老的中原,质朴的风土民俗,博大精深的古代文明。多少回,人们隔着千年的沧桑时光,崇拜着神圣的古文明。逝水流年,流走的是岁月,流不走的是人们访古寻幽的兴致。绵绵不绝的文化古韵在中原大地上百转回肠,而时代的脚步已然跨入21世纪,勤劳智慧的中原人奏响了一曲历史新歌。在风起云涌的改革浪潮中,保安,一支新生的力量,诞生在这片热土上,几多艰难,几多坎坷,这群可爱的保安人,用辛勤和汗水,为中原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创下了一个又一个夺人的业绩,让我们收拢目光,聚焦中原保安,了解他们的发展,感知他们的困惑,为中原保安的发展鸣金击鼓。  相似文献   

3.
潘伟 《两岸关系》2009,(5):50-51
3月28日至4月3日,来自海峡两岸的26名记者走进河南,共同感受中原大地厚重的历史积淀、浓郁的人文气息和繁荣的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4.
4月19日,备受亿万海内外炎黄子孙瞩目的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将在新郑市隆重举行。全力办好拜祖大典对实现中原崛起、促进中华民  相似文献   

5.
《协商论坛》2008,(5):12-13
郑韩朝雨渑轻尘,故里青青柳色新,两万同胞聚中原,精神家园倍思亲。4月8日,蒙蒙春雨中,两万名海内外炎黄子孙重逢人文始祖故乡新郑,又一次完成了令全球亿万华人注目的和谐盛典——戊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相似文献   

6.
黄帝出世     
新郑县城北门外,有座古老的庙宇。庙前竖着一通石碑,上面刻着“轩辕故里”四个大字,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就出生在这里。  相似文献   

7.
春天的中原大地惠风和煦,万物复萌,生机盎然。2014年4月2日,农历甲午年三月初三,备受全球华人瞩目的甲午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市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各界嘉宾亲临盛典,拜谒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共同祈愿中华民族团结和谐、伟大祖国繁荣富强、华夏儿女吉祥幸福。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出席大典。  相似文献   

8.
仲春三月的中原大地风舒云淡,草木渐荣,满眼新绿。在这如诗如画的时节,己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如期拉开大幕。盛世礼炮、敬献花篮、净手上香、行施拜礼、恭读拜文、高唱颂歌、乐舞敬拜、天地人和……拜祖仪程每一项都是那样的神圣和庄严。炎黄儿女身临此境,感恩始祖,缅怀先贤,憧憬未来,表达着对始祖的无限敬仰,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相似文献   

9.
杨佩 《协商论坛》2006,(12):10-14
2006年,崛起中的河南大事多、好事多、成就多、经验多,令国人刮目,令世人瞩目。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先后来河南视察,都给予了饱含赞许的评价和充满期待的鞭策。 河南变了,承载着中华民族发祥地灿烂文明的厚重河南,正迈出坚实的步伐创造着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奇迹。这奇迹的背后,倾注着人民政协的心血,凝聚着人民政协的智慧,镌刻着人民政协的忠诚。2006年,省九届政协用构建和谐中原、推动中原崛起的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向历史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为此,本刊编辑部特别策划了这组报道。我们希望这组报道能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记录过去,定格历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为人民政协搭建了发挥作用的广阔舞台,我们也期待全省各级政协在新的一年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履行职能上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的马年,人们都把兴趣视点聚焦在了马上,大家用马到成功、万马奔腾等吉言相互祝福。我们这里要描绘的是一个极富特色的与马有关的“马戏文化现象”。一个炎热的夏日,我们挥汗如雨地一头扎进了“中原马戏第一村”。  相似文献   

11.
《两岸关系》2009,(4):6-7
3月21日下午,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抵达台北,出席“第三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 许嘉璐说:“客家文化是以古代中原文化为主,融合了当地各个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它的核心内涵,也就是伦理观、价值观,较多地保留了中原文化特色,因此,客家人犹如中华民族文化的守护神,在当前,要更多、更形象地了解中华古代文化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形,  相似文献   

12.
冯振强 《传承》2013,(7):104-105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必将有力地促进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但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对矛盾统一体始终相伴相生。因此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同时关注环境保护,注重其中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的法制建设,才能保证中原经济区的持续发展和生态河南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黄帝的传说     
王谦 《协商论坛》2008,(4):30-32
在传说中的中国远古史上,先是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然后是三皇五帝。三皇通常指的是伏羲氏、燧人氏和神农氏,五帝指的是黄帝、颛项、帝喾、尧、舜。  相似文献   

14.
范晓莉 《中国保安》2014,(10):61-64
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出台,标志着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中原经济区需要稳定的治安环境,“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稳定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稳定是推动中原经济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好社会稳定和治安大局平稳,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作为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社会辅助力量的河南保安服务业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5.
市长的周末     
河南省会郑州,是全省政治、经 济、文化中心国内11个内陆开放城市之一。京广、陇海铁路在此交会,使郑州成为中国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郑州,历史悠久,早在3500年前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改革开放后,被誉为“中原绿洲”的郑州,在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的同时,城市环境改造十分突出,市容整洁,绿化覆盖率达到35.5%以上,使得国内外不少人把投资、旅游的目光聚焦在这块沃土。 自古商家逐中原,为营造郑州内外投资的良好环境,郑州市长陈义初没少花心思。他认为,管理好城市是市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提…  相似文献   

16.
黄帝传说论析宋魁旭黄帝的时代距我们今天已经十分久远,但关于黄帝的传说却并不完全属于过去,探究这一源远流长的传说,其意义不容忽视与低估。我们应在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针指导下,努力发扬黄帝作为“人文之祖”的精神力量,把他开创的民族精神一代又一代地发扬光...  相似文献   

17.
乌桓族社会经济及其南徙何天明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西北的乌辽山,经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考证,“乌辽山”即“乌桓山”,古代乌桓族即因此山得名。乌桓族是在这块土地上逐步成长、壮大、渐渐向南迁徙,与中原封建政权发生各方面交往,直至进入中原各地。融合于其他各...  相似文献   

18.
<正>"实施环保法律、聚焦水气土壤、建设美丽河南"——5月27日,2017年中原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组委会会议暨启动仪式在郑州举行。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建才出席会议并宣布活动启动。省人大环境与资源工作委员会主任张庆义、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庆等出席启动仪式。会议回顾总结了2016年中原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的开展情况,安排部署了2017年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原者,中国之中也。古人云:“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70年前,各派势力混战中原。一时间,中原大地乌云密布,狼烟四起;中原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此次混战,各地方势力共投入兵力约150万人,史称“中原大战”。为一己之利。各派势力勾心斗角,贿赂拉拢,挑拨离间,相互利用,各尽卑劣之能事。《中原大战风云人物传》再现了这一幕幕历史……  相似文献   

20.
始于黄帝时期的方姓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说方性是"方雷氏之后"。方雷氏,相传为炎帝神农氏八世孙帝榆罔之长子,因协助黄帝伐黄尤有功,被封于方山,其子孙以地为氏,遂有方氏。那么,方性因以为氏的方山又在哪里呢?据记载位于河南省中北部的嵩山,最早被称作"方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