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崔玉国 《新长征》2010,(6):64-64
政绩是领导干部德才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人民群众评价干部的基本尺度,也是组织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客观真实地反映和衡量一个领导干部的政绩并非易事,因为政绩既具有客观实在性,更具有复杂多样性。在实践中,要客观全面地考核政绩,使考察结果充分反映干部的真实情况,笔者认为,应做到“四看”、“四防”。  相似文献   

2.
选拔任用干部要坚持德才标准,重点看政绩。如同考试是教育学生的“指挥棒”一样,政绩考核也能起到影响干部行为的“指挥棒”作用。面对新世纪组织工作的任务,如何寻找和挥动新的“指挥棒”,对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显得十分重要。一个时期以来,有的干部不择手段地虚报浮夸,搞虚假政绩,出现了“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不正常现象,群众对此非常反感。联想起大跃进时的浮夸风,这样的教训太沉重了。究其原因,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追名逐利,欺上瞒下,上报的情况和数字都有很大水份,…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工作时,再一次批评了某些干部图虚名、搞浮夸的所谓的“政绩”。在新世纪第一个“两会”上,有的代表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少地方的领导干部搞的“政绩工程”,实质上就是“花架子工程”,甚至成了“造孽工程”此振聋发聩之言令人警醒,发人深思。“政绩”是各级组织考核干部的主要依据,没有政绩的干部不能算是好干部。然而,如今这“政绩”二字在一些地方也变了味,某些领导干部把“政绩”当成一项“工程”来“经营”,这就不能不让人疑惑了。安徽省涡阳县花沟镇政府自1998年开始建设“四个万工程”,即“万亩蔬…  相似文献   

4.
领导干部的“政绩”是领导干部在领导岗位和政务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它是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客观体现。因此,领导干部的“政绩”是对领导干部素质、工作能力进行考核和提拔使用的一个重要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对领导干部“德、能、勤、绩、廉”进行考核的标准,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还提出了“凭党性干工作,看政绩用干部”的口号。  相似文献   

5.
说政绩     
政绩是领导干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在任期内履行岗位职责所取得的绩效。创政绩、留政绩,是领导干部从政的重要目标,是群众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一个干部知识水平、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等素质的综合反映。因此,领导干部想树政绩,是值得肯定的。但应看到,少数领导干部对政绩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热衷于搞一些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甚至弄虚作假,用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欺世盗名。其结果,必然加大财政负担,破坏资源和环境,损害党的形象,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人民群众对此反…  相似文献   

6.
关于干部政绩考察的探讨赵建平政绩,是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所取得的工作成绩,也是领导干部德才素质的综合反映。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组织部门必须重视对干部政绩的考察,努力把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  相似文献   

7.
干部考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关键,也是公正客观评价干部的基础,考察时要不“看走眼”,就要结合干部工作实际,做到“五看”。一看作风上的“说与做”。现在有的干部“演讲”能力很强,会上满腹经论、慷慨激昂、表态许愿,使听的人觉得很来劲、很鼓舞。但一走下讲台,那美丽的“宏愿”却总是不见实现。对这样的“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的干部,考察时要特别注意。二看政绩上的“真与假”。要谨防“数字出干部”、以材料堆砌荣誉、用样板应付检查。考察这类干部不能被牵着鼻子走,有时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使这些擅长“务虚”的干部措手不及,显出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8.
一看实绩的“显”与“潜”。所谓实绩,就是干部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德才条件,通过正当途径所取得的实际成果。实绩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显绩”,即已见成效的明显的政绩;另一部分是“潜绩”,即不太明显的、潜在的政绩。考核干部实绩,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有的干部上任伊始,不是扎扎实实地去抓打基础的工作,而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甚至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不惜  相似文献   

9.
评价领导干部政绩应注意什么胡颖华,邵剑政绩已成为我们衡量。评价和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参数。但是,当前对领导干部进行政绩评价,有这样几个问题应引起人们的注意。一是不能把政绩笼统地理解为一般意义的实事。政绩是在本职岗位上做出的业绩。有的干部看似工作轰轰烈烈...  相似文献   

10.
对选人用人,我们党有明确的标准,即:看德才、看政绩、看公论。各种形式的干部考察方法,都应当是体现“三看”的载体。应该说,我们的各级干部考察部门也是这样去做的。然而这几年,为什么会三天两头在报刊杂志上看到有关某地某领导干部贪污受贿多少多少被判多少多少的消息呢?不否认,其中有腐败分子身居要职后,“在绝对权力”面前放松学习改造、放松自身要求而蜕化变质的一面,但考察的失察也是不争  相似文献   

11.
把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贯彻落实到干部工作中,使之在干部选拔、使用、考察、激励等主要环节得以充分体现,是新时期党政领导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根本要求。在干部选拔中正确评价政绩。在干部选拔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主要应当解决对领导干部政绩的评价标准问题。判断干部是否创造出了政绩,应当把握好这样几条: 一看是否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二看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到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实现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三看人民群众是否得到了实惠,群众关心的问题、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是否得到解决,人民群众是否拥护、赞成、高兴、答应;四看是否坚持了求真务实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勤勉敬业,艰苦奋斗,敢抓敢管,脚踏实地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取得新的业绩;五看是否正确处理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组织和个人的关系,所做的各项工作能够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相似文献   

12.
前沿观点     
《廉政瞭望》2010,(14):11-11
创新政绩考评机制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举措 第一,政绩考评是各级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指挥棒”。构建干部政绩考评体系,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干部的发展理念与工作方式,引导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  相似文献   

13.
政绩是领导干部德才素质在工作实践中的综合体现。从政为官有政绩,既是党和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每个党的干部应有的意识。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大多数领导干部勤奋工作,开拓创新,取得了很多名副其实的政绩。但少数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却出现了偏差,把政绩变成了“政疾”。  相似文献   

14.
执政为官,必须有政绩。庸碌无·为,不是好干部。出政绩,是群众对干部的最起码要求,也是每个干部应有的工作意识。一个时期以来,少数领导干部在追求”政绩”中存在着一种不良的倾向:追求政绩不是为群众谋利益,而是以捞取政治资本、升官发财为目的,他们做事是为了给上级领导看,怎么”显眼”怎么做,怎  相似文献   

15.
看政绩用干部,是由党的干部路线决定的,也是新时期选拔任用干部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衡量干部的德和才,主要看在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中的表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成绩突出、群众信任的干部要委以重任.”作为组织部门,坚决贯彻十四大精神,认真研究考察干部政绩问题,真正做到看政绩用干部,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政绩是干部德才素质的载体,是干部运用自身的德才素质能动的作用于客观世界的结果.干部在一段时期内的政绩,是由若干个工作片断和成效综合而成的,它不仅取决于干部自身德才素质和主观努力,还受时间、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要对干部政绩进行深层次、多方位的研究以提高政绩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考察工作的失误和偏差.  相似文献   

16.
浅谈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的考察喻映旭考察干部政绩既是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基础工作。它不仅为干部的选拔任用、升迁降免提供依据,而且还对干部的价值取向起导向作用。现就如何客观、公正、准确地考察干部的政绩谈几点认识。一、考察干部的政绩要...  相似文献   

17.
政绩是干部德才素质、思想作风、工作能力的综合反映,是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是评价、选拔与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科学考核干部的政绩,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做到“四重四看”。 一、注重干部所创政绩的“客观性”,看政绩是否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政绩。政绩是干部德、能、勤等要素在实践上的物化反映,是干部在实践中不断拼搏奋斗、真抓实干获得的,具有明显的客观性,但有些干部的“政绩”不是来自于实践,而是吹出来的,编出来的,是空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09,(4):23-23
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把生活作风的分量看得轻了,把它的作用看小了。他们认为,生活作风是小节,领导干部只要做好工作、把握好方向、有本事有政绩,生活作风上“随便”一点无所谓。于是,党的生活作风的要求在一些干部心目中淡化,吃喝玩乐被视为不是什么问题,贪点拿点被视作区区小事。甚至有的领导和党组织,明知道某人屡犯“色戒”、包养情妇,就是因为其工作好、贡献大,  相似文献   

19.
政绩是官员在职期间办事的成绩,它是素质的一种很自然的体现形式,是上级领导和机关考察部属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政绩并不都是像1+1=2那样简单和显而易见的,政绩不一定就是“真绩”。要真正看清政绩,也需要火眼金睛和一套识别真伪的硬功夫。看清“真绩”要有较强的甄别能力,不被浮夸虚报蒙住眼、塞住耳,铲除“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痼疾。许多政绩是靠听汇报得来的。有的干部汇报时头头是道,左一  相似文献   

20.
《当代党员》2014,(12):57-59
“在领导干部政绩坐标中,什么是最大的政绩?” 对这个问题,有的领导干部可能会回答:“GDP。” 而习近平总书记的回答是: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如果我们党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绩又有什么意义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