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又一个暑假来了,对广大少年儿童来说,放假意味着欢乐和自由,不是么?平时上学有学不完的功课、做不完的作业。现在好了,起码电视可以看个够,想看多久都行。假期是青少年儿童挥洒激情和享受快乐的日子。可对家长而言,他们却不这么想。这不,日前武汉市江夏区大桥镇一位姓高的家长忧心忡忡地给本刊编辑来信说,孩子放假后,一天到晚抱着电视看,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可又不知如何说他才好!这位家长问,不知编辑有何高招可传?家长的这种忧虑并非多余。近期一位母亲给编辑部来电说,孩子看电视时间过长,既影响学习又有害身体,真是令人担心。  相似文献   

2.
美玲 《先锋队》2013,(18):54
说话方式也会影响人的快乐感,那些说话时经常使用"我"和"我自己"的人更容易产生抑郁心情,而那些爱说"我们"、"咱们"、"大家"的人更快乐。德国卡塞尔大学的研究团队选取了数百名志愿者,让他们参与了一次长达90分钟的带有心理治疗性质的访谈。谈话内容有关他  相似文献   

3.
<正>"这样说吧,我对整个官制、官场的运转很熟悉。"斜倚在沙发上的周梅森显得很放松,虽是初次和记者见面,却像是个无话不谈的老朋友。他带着助听器,有时一个问题会多问几次,但全程非常认真,说到激动时声音会高八度,甚至还会自个在房间里边走边说。一方面,他很惋惜:"我认识的高官,一半都进去了。"另一方面,可以说他自负,但也是一种豪气:"十八大以后官员落马过程,我可以说了如指掌。"当然,有时他也会吐露些力不从心:"中央纪委两部纪录片,我都看了,很震撼,当时有种失业的感觉。现实远远比戏剧更精彩。"  相似文献   

4.
正明朝皇帝朱元璋曾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乐?"大臣们众说纷纭,或曰当皇帝最快乐,或曰功成名就者最快乐,或曰富甲天下者最快乐。朱元璋皆不认可。一名大臣说:"畏法度者最快乐。"朱元璋马上表示:我也这样认为。并进一步补充说:当个清官,守着俸禄过日子,好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尽。倘若心生贪念,还要惦记着河里、江里、海里的水,一旦东窗事发,落入法网,不仅河里、江里、海里的水没你的份,就连自己那口井里的水也难保住。  相似文献   

5.
《江淮》2008,(1)
电视剧《刘老根》中的"药匣子"李宝善有句"名言":"高职不如高知,高知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既高寿又高兴,才算活得有质量。怎样才能高兴常伴,有个快乐人生呢?知足常乐。隋代王通在《中说·王道篇》中写道:"廉者常乐而无  相似文献   

6.
正今明两年,全国省市县乡领导班子将陆续换届。换届直接关乎着群众生活,所以,在组织监督之外,更要重视"群众监督"。俗话说的好:"知屋漏者在宇下"。一个干部好不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可以说,群众监督是最广泛、最直接、最有效的监督。那么,怎样才能将"群众监督"落到实处呢?一是做好换届前的宣传教育。换届期间,要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电台、宣传栏和网络、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广泛宣传换届纪律,在基层,更要结合实际运用通俗易  相似文献   

7.
正作家王蒙有一篇《雄辩症》,说某公到医院看病,医生说:"请坐!"此公说:"为什么要坐呢?难道你要剥夺我不坐的权利吗?"医生无可奈何,于是倒了一杯水给他,说:"请喝水吧。"此公说:"这样谈问题是片面的,因而是荒谬的。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假如你在水中搀入氰化钾,就绝对不能喝。"医生说:"我这里并没有放毒药嘛。你放心!"此公说:"谁说你放了毒药?难道我诬陷你放了毒药?难道检察院的起诉书上说你放了毒药?我没说你放毒药,而你说我说你放了毒药,  相似文献   

8.
有位过去很有激情的青年干部,最近像变了个人,不是变成熟了,而是变颓废了,似乎对一切事物都失去了兴趣,更别说曾经信誓旦旦的理想。朋友说他:你这个人就是太"理想化"了,你以为天下的舞台都是现成的,就等着你这个有抱负的人施展才华吗?他自己也说:把什么都想  相似文献   

9.
何谓人情?查《辞海》,乃"人之常情"、"人的感情"。晁错《论贵栗疏》中说:"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王之道《桃园故人》中则说:"人情曷似春山好?山色不随春老。"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也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相似文献   

10.
快乐大叔 《党课》2007,(9):90-91
北京电视台某频道因为“制作”和播出“纸做的包子”这一假新闻,近日被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出通报,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应有的处理。这一事件值得人们深思的地方很多,有报纸上的权威说法,快乐大叔在此就不多说了。快乐大叔要说的是,“制作”目前似乎正成为许多电视或者平面媒体的一种赢得收视率或读者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悲剧作为一种为古希腊人所热爱的艺术形式,它的效果自然是使观众快乐。但悲剧向"快乐"转化之逻辑理路是什么?这一亚里士多德本人未能详细论证的问题虽曾引起后世许多研究者的兴趣聚焦,然而总体上说尚缺乏清晰解释和深度揭示。根据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界定,悲剧自身拥有处理"恐惧和怜悯"的核心机制,即"卡塔西斯"作用。"卡塔西斯"作用的核心机制就在于观众可以在逻各斯的指导下直面"恐惧和怜悯",使负面情绪变为灵魂之德性的养料。悲剧的快乐不仅来自于"求知",来自于"卡塔西斯"作用,也与人们在逻各斯指导下进行的"选择"密不可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悲剧真正的快乐不在于获得感官经验的快乐,而是运用逻各斯选择"善"、获得"真",从而达成自身完善的快乐。  相似文献   

12.
“你好,最近忙吗?”这是近来人们见面打招呼的常用语,逐渐代替了过去长期流传的“吃了吗”。这也是社会的进步,标志着中国人正走出“吃饭是第一大事”,终日为温饱奔波的年代。“你好,忙吗?”退休的老人见面也这样打招呼,似乎有些不合常情。可是对方却往往笑呵呵地说;“瞎忙呗!”或者说:“我是无事忙!”言语之中透出一丝豪情。 现在国家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科学昌明,医疗卫生普及,人们的寿命大大延长了。1949年以前,中国人的人均期望寿命大约只有37岁,到2000年已经超过了70岁。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目前已超过1.3亿人,而且正以很快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30年有可能达到4亿人。百岁以上的老人全国也已经超过两万人。这么多老年人,如果都只是坐在家里晒太阳,岂不憋闷?  相似文献   

13.
正《战国策·齐策四》绘声绘色地描绘了隐士颜斶与齐宣王的一次会话。两人一见面,便发生冲突。齐宣王说:"你过来!"颜斶回答:"你过来!"齐宣王立时不悦。侍从们立刻训斥颜斶,不应蔑视齐宣王。颜斶却不慌不忙解释道:"我走过去是‘趋势’,齐宣王走过来则是‘趋士’。‘趋势’是世间恶习,‘趋士’乃天下美谈,两相比较,不如使王为‘趋士’。"一席话说得齐宣王茅塞顿开,恭恭敬敬  相似文献   

14.
快乐大叔 《党课》2009,(8):99-100
快乐大叔闲来无事,在家看电视,拿着遥控器一通狂搜,却发现一个秘密:原来竞有七八个台都在播放同一部电视剧,有的播得快,有的播得慢,有的竟会两个台同时在播同一部同一集的电视剧。“撞车”之外,还有更离奇的,就是电视节目“自相矛盾”,自己和自己“打架”,自己和自己“对对碰”,你说白,我说黑,如果不是同一个电视台的话,  相似文献   

15.
<正>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如何让群众"参与进来",让干部"身心落下去",使服务型党组织的成效让群众亲身感受到?攀枝花市仁和区中坝乡党委经过近一年的探索,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那就是"户户见面"工作法。该工作法通过全面问诊"访民情"、找准靶心"解民忧"、问题倒逼"生动力"、终极目标"促发展"等措施,取得了"四个硕果",目前已经在全区推广。全面问诊"解民忧"仁和区的"户户见面"工作法,将用  相似文献   

16.
<正>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之后,原国民党起义将领邓宝珊陪同傅作义去西柏坡拜会毛泽东。见面时,邓宝珊问毛泽东:"榆林的那两次仗,是不是可以不打?"毛泽东说:"第一次打榆林,我们是知道的,目的是牵制胡宗南的部队,配合陈赓部队过黄河。第二次,是彭德怀同志计划的,围城打援,后来因为粮食困难才撤了下来。"邓宝珊说:"我总感到不该打榆林。"毛泽东说:"两次围攻榆林,有一次还是该打的。"邓宝珊又问:"为什么在毫不通气的情况下攻打榆林?"毛泽东说:"那是去请  相似文献   

17.
正堂弟谋了个小差事,春节见面,问我有什么话要说,我说了八个字:"临事而惧,功不唐捐。"母亲说,你什么时候也改改这个好为人师的毛病呢?我说,我确实想忠告他。这八个字,是我人到中年才悟出其中奥妙的,是跌了许多跟头、走了许多弯路之后才咂摸出的。临事而惧,语出《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这段话,在曲阜上大学时就背诵过,但是仅仅是止于  相似文献   

18.
正自然界一到秋天,便有晾晒之美的风景。你看,有满枝的果实,有低垂的瓜蔓,有长啸的玉米,还有晒场上的欢笑声,簸箕里的哗哗声,粮食归仓时的簌簌声。这些晾晒,合奏出一曲美妙动人的"晒秋歌"。自然界如此,人生何尝又不是如此?孔子的学生子贡说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  相似文献   

19.
<正>王婆卖瓜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在市场经济时代,这种商业行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而令人感叹的是,如今,这种"自卖自夸"的行为却渗透到机关工作中来了。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有些领导总是习惯夸自己的"瓜"——汇报说好,开会说好,上了电视和报纸更说好。不但自己说自己好,甚至想方设法让下边的人说自己好。最近,湖南省邵阳市就出了这样一件事:在一次上级考评工作启动之前,为了得到基层群众的良好评价,市综  相似文献   

20.
正"深感自责,决不再犯!"承认自己犯错误时这样表示再通常不过了。细想一下,这里说的"不再犯",并非说今后永远不犯任何错误,那是大话、空话,而是说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是可以做得到的。文化心理古今相通,儒家经典《论语》记载: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之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贰过",也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