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美两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伴随着“中国乡村游”主题年的到来,乡村旅游必将引发新一轮的发展高潮,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还存在众多的问题,借鉴国际上乡村旅游发展较好国家的经验是十分必要的。从这个角度出发,首先简要说明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再介绍法国、美国两个旅游大国的实践操作,最后总结发展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福州市特别重视乡村旅游发展,让本土特色文化巧妙融入乡村游,走出一条发展乡村多元文化旅游的新路,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课题根据实地调查,并结合文献对福州乡村旅游建设状况进行分析,对如何推动乡村旅游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一些城市周边形成了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带,一些开展乡村游较好的地区已脱贫致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当代》2006,(6):53-54
董振国在5月8日的《新华每日电讯》上撰文指出:休闲消费的一个重要目的地是农村,国家旅游局也将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其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这标志着旅游重点正在从城市转向农村。目前,农家乐是乡村游的主要方式。然而单纯的农家乐,无非是采摘水果,吃只土鸡,内容太单调。在热闹过一段时间后,游人感觉有些乏味,农民从中的收益也很有限。一些很有乡村旅游开发潜力的地方,大多地处偏远山区,没有名气,再加上没有很好的策划,没啥可玩可体验的。山东大学旅游系王德刚教授指出,一家一户搞乡村游,发展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还难以适应现代消费需求,没有统一的规划,上不了档次,乡村游就成不了大气候。山东省农科院农经所所长秦庆武认为,乡村游不要都搞成小楼别墅、水泥路,  相似文献   

5.
石志刚 《共产党人》2006,(15):35-36
不久前,国家旅游局推出“2006年中国乡村游”,围绕“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揭开了新的一年旅游活动的序幕。宁夏农垦作为宁夏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乡村旅游”活动在农垦的开展,力争使垦区的旅游产业在新的一年取得新突破,求得大发展。基础与条件乡村旅游是指既能为来自城镇的游客品尝新鲜、味美的水果、蔬菜等地方农副特产品,又能为游人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民族习俗以及进行教学实习、娱乐、考察、研究等项活动提供有利的条件;还可为职工休假、疗养、作家幽居写作、画家写生创作、制片厂摄制影片等活动提供理想的场所与景观。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成为大众休闲娱乐的方式之一,而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游"更是深受民众喜爱。立足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梳理灵寿织女山七夕神话传说,并将神话传说和当地遗址结合创设情境,使神话传说图像化,进一步探索传统文化在乡村现代社会变迁中传承与创意旅游的新模式,从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服务“三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大有作为。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是“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乡村旅游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拓展了旅游资源领域,丰富了四川旅游产品,满足了城乡居民旅游需求,已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以及贫困地区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8.
正针对同质化、产品少、层次低等问题,贵州各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供给,打造特色化、品牌化乡村旅游产品模式和经营业态,助力全域旅游及乡村振兴发展。古镇、名村、山水、田园、乡愁……乡村游已经成为旅游新时尚。得益于迅速增长的休闲市场需求影响,贵州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连年攀升。2017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46亿人次,同比增长42.97%,占全省接待游客的46.6%;乡村旅游总收入1572.79亿元,同比增长53.51%,占全省旅游总收入  相似文献   

9.
发展新疆乡村旅游 促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新娥 《实事求是》2007,195(2):39-40
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业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推进新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切实把握新疆乡村旅游发展的地域性、文化多元性、乡土性等特点,选准新疆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要通过加强领导、搞好规划、突出特色、培育人才等措施推动新疆乡村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婺源县依托自身别具一格的山水人文资源,在全国率先打响了乡村文化大品牌--“中国最美的乡村“,旅游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旅游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县.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红 《理论导报》2008,(8):24-25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加强政府引导,促进乡村旅游规范化;挖掘地方遗产,促进乡村旅游特色化;发展体验项目,促进乡村旅游休闲化;开展多方合作,促进乡村旅游开放化.  相似文献   

12.
《新长征》2007,(2)
抛开大城市的喧哗,去乡村体验自然风光,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学农家活、享农家乐,以亲近自然为主题的乡村休闲旅游成了近几年我省旅游的新亮点。去年国庆长假,在长春市内工作的李先生感觉过得特别开心。他和妻子带着两岁多的女儿自驾车去了吉林市郊区几个乡村游景点,那里正是水果采摘的好季节,李先生和家人不但体验了采摘的乐趣,而且还带回了不少土特产分送亲朋好友。如今,乡村游作为一种回归田园、  相似文献   

13.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而旅游产业是乡村地区极具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领域。近年来,乡村赏花游以花兴旅、以旅兴产逐渐成为各地发挥乡村生态资源优势,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崇州“赏花经济”发展现状基础上,以其为例,分析现阶段部分区域“赏花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助力“赏花经济”从“一季经济”向“四季经济”转型升级,持续性地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和文旅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坚定走生态发展的道路,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实际步骤。贵州紊有公园省之美誉,风景名胜资源十分丰富,自然风光与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这是贵州的资源优势。因此,贵州要充分发挥这一势,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使旅游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尤其是要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周边市场游客,通过给游客提供服务,并逐步通过种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商业等的发展,实现农业人口的就地城镇化,特别是随着贵州高速交通条件的改善,乡村旅游将进一步助推贵州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乡村旅游扶贫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黔东南在建设旅游大州战略行动指引下,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全州产业扶贫的重要内容,通过发挥本地区自然生态资源和特色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结合本地区新农村建设,把乡村旅游打造为本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以此激活全州农村经济活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使乡村旅游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以乡村旅游的发展拓展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开阳县将全力打造全国乃至国际首选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推动旅游业向"全时间、全空间、全产业、全过程"发展,加快推进"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近两年,慕名前往开阳县南江大峡谷漂流、参加"六月六""三月三""杀鱼节"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游客逐渐增加,观光游、乡村游、体验游、休闲度假游成为开阳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泵"。开阳县顺势而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就是"农家乐"? 2008年贵州省乡村旅游收入超过105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16.1%,成为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声音发出了对乡村旅游质疑,何谓乡村旅游?难道乡村旅游仅是让城市居民换个地方打牌、睡觉?  相似文献   

18.
贵州乡村旅游资源丰富,545个中国传统村落,213个中国民族特色村寨,蕴藏着最有特色的民族建筑、最多彩的民族歌舞、最绚丽的民族服饰以及宁静的乡土生活,成为贵州发展乡村旅游的坚实基础。随着贵州交通的跨越式发展,乡村旅游被推进大众的视野,并在旅游复苏、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曰益增长,彰显出独特地位。可以说,乡村旅游的一头是传统生活,一头是现代文明,如何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将两者兼容并蓄,本刊特邀请嘉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论是对旅游业本身,还是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帮助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有极大的价值。普定乡村旅游资源丰富,近年虽有一定的发展,但发展的规模小、速度慢。文章将对普定乡村旅游开发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该县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贵州乡村旅游是全国起步最早、产品和市场成长较快的地区,也是世界旅游组织认定的乡村旅游发展重点观测点。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乡村旅游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逐步提升,乡村旅游业对休闲农业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已成为贵州乡村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乡村旅游业正成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