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黎宁 《今日海南》2010,(10):22-23
海南旅游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旅游人才形成旺盛的需求,但人才稀缺是制约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瓶颈之一。目前,旅游地产、会展、保健、高尔夫等人才全面短缺。  相似文献   

2.
朱林福 《新东方》2011,(5):47-49
海南府城元宵换花节,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海南地域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可以促进海南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给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增加文化亮点,为传统文化元素的开发提供经验和借鉴,带动海南各产业之间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3.
经过500多年的历史发展,现代高尔夫.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高尚的体育休闲产业。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战略目标下,海口要充分发挥自身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气候优势及环境优势,在不触碰耕地这一“高压线”的前提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发展高尔夫产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新东方》2017,(4)
基于国内语言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实际,尝试探讨语言服务产业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关系,分析海南省发展语言相关产业的必要性,在研究海南语言产业相关的基础和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海南发展语言产业的优势和潜力,并提出海南发展语言产业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5.
《新东方》2016,(1)
伴随着市场与需求的不断变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旅游产业具有旅游产品复杂、旅游资源和设施依托性、产业结构松散和产业边界不确定的特征。笔者在分析海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基本状况基础上,提出集群整合、集合整合、集成整合的旅游产业整合方式,以提升海南旅游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黎臣  栾丽美 《前沿》2012,(17):105-106
本文以确定高尔夫项目重返奥运会为基点,分析了确定高尔夫项目重返奥运会前后我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的状况,重点分析与论述了确定高尔夫项目重返奥运会后我国相关高尔夫方面的政策、社会认识、高尔夫竞技人才的培养等方面产生的有利于我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的积极因素,并对今后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正习总书记发表"4·13"重要讲话以来,海南举全省之力推进自贸区建设,一批批条件成熟、示范带动效应强的政策举措、重点项目陆续落地实施,推动自贸港建设开局起步。寻找"双自贸"建设的突破口,由此成为海南各个领域的重大课题与任务。这其中,旅游业的一个新突破口,便是发展海上旅游和滨海旅游,深度挖掘蓝色旅游经济,为传统的陆地旅游增值。而在蓝色旅游经济里,被喻为"漂浮在水上的黄金"的游艇旅游产业吸引了众多目光。但笔者调研发现,海南游艇旅游虽已兴起十几年,相比其他旅游产业,其发展却  相似文献   

8.
林芳兰 《新东方》2010,(6):35-38
建设国际旅游岛是通过保护环境、发展旅游带动现代服务业,使第三产业成为海南的主导产业,进而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以旅游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并不是不能发展工业,而是选择发展何种工业,如何发展工业,与旅游形成互补。从海南的实际出发,笔者认为应大力推进海南黎族医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海南房地产在海南财政收入中客观上已经占了半壁江山,地产业不仅是海南的支柱产业,而且短时间内在没有新的税源进入情况下,房地产对海南的发展至关重要,海南的现实发展离不开房地产的支撑。因此,将房地产的发展作为海南旅游的推动力,大力发展旅游地产,不仅可以规避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困局,同时也有利于海南的整体发展,与此同时,政府应该考虑利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政策,迅速发展壮大海洋产业、生态农业等其他产业,分散地方发展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海南国际旅游岛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五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基本命题。笔者通过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围绕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开发、产业升级、高端旅游、文化旅游和体制创新方面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以系统化开发统领海南旅游可持续发展、以游游产业升级作为海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方向、以高端旅游作为海南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文化旅游作为海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海南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的海南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东方》2020,(2)
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冲击明显,各地纷纷出台旅游产业援助救助政策。为了解海南省出台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海南旅游企业共渡难关六条措施》的落实情况和疫情期间我省旅游企业的诉求,我们对旅行社、旅游酒店、旅游景区等120家旅游重点要素企业进行问卷调研并重点访谈了部分企业。通过对获取数据进行交叉指标及关联度分析,总结疫情期间海南省旅游企业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有效应对疫情,推动海南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梳理海南经济大特区以往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认真认识与把握海南现实省情,明确海南客观、科学的发展模式以及产业发展战略,对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新时期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区域发展模式应该是“一岛四业”,即“国际旅游岛”以及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海洋产业、热带高效农业、国际旅游业与现代教育业。  相似文献   

13.
月报     
敲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开场锣鼓对全球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进行前沿探索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海南收获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4.
高尔夫(高球)运动作为海南旅游业的六大主打产品之一,在海南旅游由观光型向度假休闲型转变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海南有16家高尔夫球场,还有8家正在筹建中,密度在国内名列前茅,数量也仅次于广东、上海和北京;每年接待的国内外高球游客持续增长,2004年增长至20万人次,2005年达到25万人次。随着高尔夫运动在海南快速发展,其产生的税收问题也日渐显现,主要体现在内外税制不统一,政策规定不明确,造成税负不公,征管不力。  相似文献   

15.
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俄语人才培养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丽霞 《新东方》2010,(3):39-42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必将推动海南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也必将带动海南旅游业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而要全面推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国际化步伐,核心在于旅游人才,关键在于加快旅游职业教育和外语旅游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思考之八]建立海南日用消费品免税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基本要求是实现旅游产业的高度开放。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旅游产业的开放升级面临现实压力,迫切要求与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相结合,把海南建成国家发展旅游休闲消费的重要区域。在国家实施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战略背景下,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实现旅游产业的开放,应当借鉴香港经验,在海南建立我国内地第一个日用消费品免税地区,实现旅游产业高度开放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17.
借助旅游业由观光型向度假型转变之机,海南依托本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高尔夫度假健身游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在国内海南已率先投放市场。海南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教授门达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相似文献   

18.
岁末年初,向来是海南旅游的黄金季节。回首2004年,海南旅游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先是海南旅游的龙头、方向标的三亚旅游,在世界小姐总决赛首次在此举办等要事喜事的推动下,出现了明显的转型增效的发展势头;5月28日,规模空前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召开,卫留成省长在会上提出了把海南建设成中国“旅游强省”的奋斗目标……本刊2004年第6期曾倾力推出一组特别策划,对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三亚旅游、海南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改造、旅游的宣传和促销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报道或专文探讨。但是,在海南旅游不断向转型增效方向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这其中有的是转型阶段的结构调整所产生的“阵痛”,有的则是海南旅游业长期积弊的必然冒头。向左走?向右走?怎么走?不进则退,当前的海南旅游确实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近日,本刊邀请了多位业界资深人士,就海南旅游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尤其是现行旅游管理的体制和作为,进行一次小小的“会诊”。希望我们的探讨能为海南旅游解决存在的问题,走好下一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今日海南》2008,(7):4-4
6月18日,在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08中国海南岛度假旅游专项推介会”上,海南省副省长陈成发布了海南岛四个旅游项目,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的最新一部分。项目包括在海口市举行的美国女子职业高尔夫巡回赛、三亚世界精英模特大赛全球总决赛、  相似文献   

20.
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曾指出:“未来5年、10年、15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海南省真正能够影响中国的.能够给中国做出贡献的,不是海南的工业,也不是海南的科技.而是海南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自然环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旅游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海南经济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06年12月13日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则将2007年定为海南旅游宣传促销年。提出瞄准建设国际一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促进海南旅游的转型升级。海南如何加大对外宣传促销力度.尽快形成与旅游资源禀赋相对等的国际知名度?我们刊出此文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