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殷,广东中山翠亨村人,与孙中山同村共里,毗邻而居.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党的"四大"和"六大",1929年8月30日壮烈牺牲于上海. 杨殷是省港大罢工、广州起义的领导者之一,是著名的工运领袖,又是党的保卫工作、情报工作的开拓者.杨殷一生的事迹很感人,特别是他长期在隐蔽战线所从事的活动,不但充满革命英雄主义和传奇色彩,而且在革命运动中产生过广泛、久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红广角》编辑部(以下简称"编"):杨殷同志是解放前广东籍共产党员中职务和地位最高的革命者。您是杨殷的外孙女,想请您扼要谈谈您外公的概况。崔静薇(以下简称"崔"):我外公杨殷是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之一,祖籍中山市翠亨村,住宅与孙中山先生故居仅百步之遥。外公年轻时积极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一度成为孙中山的侍卫副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毅然选择加入共产党,在1928年6月召开的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12,(34):65-65
杨殷,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原中央委员、中央军事部长。1892年出生于广东中山,1911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7年起在广州任孙中山军政府卫队副官,兼大元帅府参军处参谋。1918年5月,因军阀排挤,孙中山离开广州赴上海,意气风发的杨殷开始陷入迷茫。五四运动后,  相似文献   

4.
杨殷烈士参加了中共四大,但是否是正式代表,学术界存在很大争议。经过对有关史料和参会人的回忆资料爬梳,本文认为,杨殷烈士是中共四大正式代表。  相似文献   

5.
杨殷(1892-1929),广东中山人,是著名的革命活动家、中共早期重要领导干部。曾担任孙中山的副官,领导过省港大罢工、广州起义,1929年与彭湃等被反动派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1933年10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  相似文献   

6.
“丹心碧血为人民——上海革命烈士革命先驱英雄业绩展览”(以下称“烈士业绩展”)5月将在龙华烈士陵园正式对外展出了。在此之际,本刊记者走访了龙华烈士纪念馆副研究员俞乐滨,询问了“烈士业绩展”的有关情况。记者问(以下简称“问”):“烈士业绩展”的陈列指导思想是什么?龙华烈士纪念馆副研究员俞乐滨答(以下简称“答”):其指导思想是为了永远纪念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驱、共产党人和革命烈士,教育后代继承先烈遗志,完成他们的未竟事业。因此,“烈士业绩展”要求内容真实感人,形式新颖生动。陈列的基…  相似文献   

7.
杨殷曾在周恩来领导下工作,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他们既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又情同手足、肝胆相照。他们共同在共产主义理想基础上形成的友情,是崇高的、恒久的。  相似文献   

8.
孜孜追求到永远早在学生时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就经常在我的脑海中回荡,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信念执著的追求、至死不渝的革命精神,时时在鼓舞着我、激励着我。中国共产党──我是多么希望成为这个伟大群体中的一员!师范毕业后,组织安排我到一个交...  相似文献   

9.
杨殷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他与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同系中山翠亨村人.1911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革命.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从一个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根本转变.大革命时期,曾任中共广东区委监察委员会委员,参与了筹备中共三大在广州的召开,是省港大罢工的重要领导者.党的八七会议后,先后担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兼工委书记、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兼军事委员会成员.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辛亥革命的胜利是无数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在这众多的革命英烈当中,陆皓东被孙中山誉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  相似文献   

11.
王家淼 《前线》2011,(10):46-47
一个世纪前,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数千年的封建制度,开辟了崭新的共和时代。在迎来这场伟大革命发生一百周年之际,我不禁想起北京的一条胡同红罗厂,因为它和一位辛亥烈士的名字、一位晚清重臣的名字系在一起,他们就是彭家珍和良弼。  相似文献   

12.
杨殷是我党我军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是我党的第一任军事部长,实际上也就是党的第一任军委主席。他为党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并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早期革命活动杨殷,字孟揆,又名典乐,1892年  相似文献   

13.
<正>1931年10月9日,汪仲屏、舒立庭、何见炎三人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九江县老港口镇横坝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永远学习和发扬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在建军节前夕,我们来到烈士英勇就义的老港口镇横坝头,献上一束鲜花,静默三分钟,祝愿烈士们在九泉之下好好安息。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16,(9)
正我是陈潭秋烈士的长子,但我5岁时就离开了父母亲,由外婆抚养,抗日战争时期流落到重庆,直到1949年(21岁)还生活在蒋管区,对父母亲仅仅留下一些稚嫩的、模糊的亲情记忆,没有受到他们的革命教育和熏陶。对于父亲的了解,源于解放后听与父亲共同战斗过的革命前辈的述说和他们所写的回忆文章以及有限的、残存的档案材料(父亲陈潭秋写下的少部分文章和工作报告等)。尽管如此,父亲在我的心目中仍是一个既伟大又平凡,可敬又可爱的楷模。  相似文献   

15.
著名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引起人内心的震动: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个是我们心中神圣的道德准则。有这样一些共产党员,他们是慧眼识才的伯乐,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搭建云梯;他们是默默无闻的耕牛,在每一方土地上辛勤播撒希望,只要身体还没倒下,便永远向前躬行。这就是我们的组工干部,他们用忠诚和信念,坚守着永远鲜红的本色。郑丽是组工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从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到年过半百的中年人,她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党的组织工作。多少人对她说:“干了大半辈子,该为自己想想了。”她总是淡然一笑:“在组工战线上问心无愧是我一生的追求。”在很多人眼里,分管干部工作的郑部长没有办不成的事儿,可是又有谁知  相似文献   

16.
正毕士悌、刘志丹、杨森、杨琪、钟学高、林龙发、温志恭等,都是1936年春在东征战役中壮烈牺牲的红军指挥员,他们用血肉之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进行了英勇斗争、做出了卓著贡献。他们在艰难险阻面前都表现出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与坚定信仰,他们为开拓胜利坦途而表现出的无畏气概、革命精神和高贵品质,是矗立在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毕士悌:有勇有谋,冲锋在前打头阵毕士悌,原名金勋,朝鲜人,1898年生  相似文献   

17.
70年前,为了挽救革命的危机,红军开始了伟大的长征。那是一次人类历史上举世无双的壮举,没有它;中国革命不会取得胜利,新中国也不会诞生。而那些在长征中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艰苦战斗的老红军们,更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丰碑。在天津市,还有22名老红军健在。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市委老干部局的有关同志和本刊记者对这些老红军进行了走访。倾听他们追忆那动人的长征故事。  相似文献   

18.
《前线》1961,(6)
不断革命是工人阶級的战斗口号。一九六○年,北京同益水泵厂用学学文件,明确方向;談談体会,提高思想;比比先进,不断革命;看看将来,永远向上的方法向职工进行思想教育,继續高举总路綫、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紅旗,掀起了規模巨大的群众运动,使生产实現了全面的持續大跃进。一九六○年生产水泵4210台,提  相似文献   

19.
正编辑同志:我叫王晓兵,退休前任省政府办公厅政务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2016年第5期《党的生活》刊登的军旅作家张正隆的力作《雪冷血热》第一章中,有一张说明为罗登贤烈士的照片。经我考证,此照片不是中共满洲省委罗登贤烈士,而是我党另一位革命先驱杨殷烈士。这个张冠李戴的错误早就在网上流传。几年前,冯仲云的女儿冯忆罗(冯仲云为纪念罗登贤而给在哈尔滨出生的女儿起的名字)就发现了这个错误,希望我发布一下纠正信息。遗憾的是,我的考证纠错文章没有机会在正式媒体发表,只能在个人博客  相似文献   

20.
大革命失败后,为了组织开展武装斗争,创建、保卫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陆续成立了一批培养军事政治干部的学校。其中,为纪念1929年8月在南京被国民党杀害的我党早期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和工人运动领袖杨殷烈士,部分学校相继更名为彭杨军事政治学校,为红军和地方游击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干部,为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将各根据地成立的七所彭杨军事政治学校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