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刑事记忆画像浅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刑事记忆画像的定义:刑事记忆画像是根据目击者在案件的发生过程中或者发生前后所看到的犯罪嫌疑人的相貌特点的真实回忆所描绘的结果,利用素描或者计算机人像组合的方法,将目击者的语言信息转换成图像信息,成为可视的形象,使群众能够直观辨认。刑事记忆画像的功能:目前,国内的刑事记忆画像技术主要是为案件的侦查提供方向。侦查员利用画像在走访、调查过程中“按图索骥”,以像找人。刑事记忆画像的要求:抓住犯罪嫌疑人的相貌特点,并将其典型化、特征化。只有抓住犯罪嫌疑人的相貌特点进行刻画,才能突出其个性。笔者根据多年的工…  相似文献   

2.
目击者诸因素对模拟画像相似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勇 《刑事技术》2008,(4):45-46
模拟画像技术是在案件侦破过程中根据目击者的描述,利用绘画或人像组合仪对犯罪嫌疑人的颜面各部特征进行再现,并加以局部的调整和修改,从而形成完整的、与目击者描述形貌特征相似的案犯的画像,以供识别一种专门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通过目击者的描述,刻画犯罪嫌疑人模拟像及计算机人像组合技术和准确性.方法分别将15名男性和女性照片的发型、下巴、眼睛等五官部位单独取下,并确定其中1人为辨别目标(对象),由786名目击者进行辨认.结果目击者辨别面部特征的总体准确率为17.4%.结论犯罪嫌疑人模拟像制作领域中,在世界上使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人像组合技术--犯罪嫌疑人模拟像相貌特征组合成像法,存在技术缺陷.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摹拟画像已由过去手工画像发展到电脑人像组合阶段。计算机摹拟画像的核心问题就是制作者与目击者之间有效的合作。这是决定摹拟画像是否成功的关键。目击者在摹拟画像中的作用有现场目击者是进行摹拟画像的前提条件。摹拟画像的第一手资料就是目击者的记忆。目击:目击者所处的环境、条件及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目击者的观察效果。如观察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目击对象的相貌就会有所差异。正面观察和有一定角度观察到的脸型就会有差别,后者观察到的脸型比前者观察到的脸型要瘦一些或长一  相似文献   

5.
张伟 《刑事技术》2003,(Z1):54-55
模拟画像在我国古代办案中已广为采用,是用于捉拿、通缉罪犯的一种手段,因为行之有效而延续到今天。随着照相技术的出现,警察部门能够获取罪犯的照片并建立相关资料。由此发展成为,让刑事案件目击者翻阅已有照片资料,查看有无犯罪嫌疑人或找出相近者再加以修改,随后又出现了拼接合成、胶片重叠合成等技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计算机在公安工作中的普及应用,使用计算机来恢复目击者见到的犯罪嫌疑人相貌,已成为世界各国刑警部门竞相采用的一种高技术手段。1计算机人像组合系统的优势计算机人像组合实现了从目击者的记忆到可见的人面像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口述记忆画像的操作是指口述记忆画像技术人员(简称技术员)根据目击者的描述将目击对象形象特征进行组合或绘画,制成目击对象的摹拟人像的过程.其基础是目击者的描述和技术员对形象的认识与理解,而操作只是将它们用图像表现出来的方式.目前口述记忆画像一般采用计算机人像组合和手工绘画这两种方式.计算机人像组合的方法是把人像资料进行分类,一般分成:脸型、发型、耳、眼、眉、鼻、嘴、胡须和饰物等几大类,每类再由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资档图片组成资档库,画像时,在各类资档中挑选出所需图片,用计算机加以组合,从而得到所需的摹拟人像.计算机人像组合技术也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逐渐的更新.最初,它只是一种等比例的组合,而且资档图片一般采用线描的形式,所合成的人像缺乏直观性,显得很呆板,尽管如此,它还是在早期的侦查破案中创造出很多成绩.现在,我们使用的计算机人像组合系统已经变得耳目一新了.首先,先进的内存扩大了资档容量,提高了检索速度,简便了操作方法;其次,光影式的表现形式使人像体积感和可视性增强,方便了辨认和理解;再者,新设制的修改程序可以任意调整五官的大小,长宽,深浅等,增加了技术员对画像的操纵能力.  相似文献   

7.
摹拟画像是通过画像专家与目击者之间的沟通来实现的,是从目击者的描述中不断发现线索并逐步构建犯罪嫌疑人相貌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去再现目击活动、复原犯罪嫌疑人的相貌,还需要了解目击者,严格地讲后者更为重要,因为目击者是一切记忆的载体,这些记忆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从认知的角度讲,所有出现在目击者回忆或描述中的“事实”都是目击者“想当然”的结果,只有经过检验和佐评才能袖采胃。  相似文献   

8.
口述记忆画像就是根据目击者的描述绘制出目击对象相貌特征的活动.口述记忆画像的陈述过程是目击者将记忆中的人像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的过程.严格意义上讲,它还包括技术员与目击者之间的交流、启发和绘画过程,所以,陈述过程不同于感知、记忆过程的地方是,它是由目击者与技术员共同完成的.也就是说,单纯有目击者的良好描述或有技术员较高的操作技巧都不能完成该过程.作为口述记忆画像的一个阶段,陈述过程建立在感知、记忆以及综合分析、绘制等活动基础之上,成为口述记忆画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浅谈人像组合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像组合又叫模拟画像,该项技术广范应用于刑事案件的侦破之中。一幅相对准确的犯罪分子的模拟画像,可以给案件的侦破提供有利的条件(前提是相对准确),要做好一幅相对准确的模拟画像,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人像组合的基本知识,除了如人像比例、脸形骨额构造的基础知识以及素描的基本功夫外,在工作方法上有一定的技巧。通常目击者提供的资料是原始素材,但不全是准确的素材。相当多的案件如杀人案、抢劫案等,其案犯作案的时间都比较短,多数案件都是在打斗中,运动中完成的,经常光线不够好,要想目击者把案犯的全部面貌都记清楚,一般比较困难。多数目…  相似文献   

10.
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促进了刑侦技术人像组合系统的升级和发展。错综复杂的刑事案件侦破,对人像组合的要求越来越高。突出的问题是相象率不高,侦查范围太大、太广,因为现实中有的人特征明显,而有的人特征却很一般,不突出。如何快速、直接有效的反应犯罪嫌疑人的相貌特征?需要夸张特征、突出特点,即漫画式组像、画像,笔者在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人像组合的方式分为拼图式、投影式和计算机人像组合。原理都是把不同类型的发式、脸型、五官、饰物等收集整理,建立一个“相貌资料库”,根据目击者或当事人的描述、辨认,把各个部位组合在一起,构成犯罪嫌疑人的肖像。由于人类相貌特征的多样,因此,在组合人像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和补充是不可缺少的。由于人像组合的方式不同,其修正的方法也不同。拼图式人像组合一般是把各个局部印制在透明片上(如国产PZY110人像合仪)。采用复印后修正或“透描”的方法效果甚佳。具体方法是:将组合人像复印下来在纸面上进行修正。将画纸直接蒙…  相似文献   

12.
在强奸案件中,根据受害者的客观描述,准确刻画犯罪嫌疑人的相貌特征,是缩小侦查范围,快速侦破案件的关键。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体会,认为准确刻画犯罪嫌疑人的形象,要做好以下三点。1了解案情、勘察现场、熟悉案件的各种因素,掌握案犯的有关情况了解案情、勘察现场、熟悉案件的各种因素是做好模拟画像的基础。了解案情有助于画像技术员准备画像的前期工作。如初步估计案犯的形象,有针对性地准备人像照片,提高画像的效率;勘察现场有利于了解现场的方位、空间、光线,判断受害者描述的客观性;熟悉案件的各种因素可以掌握案犯选择的侵害对象、作…  相似文献   

13.
用模拟人像技术成功破案的基本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模拟画像的方法基本是以徒手绘制、胶片拼叠、电脑组合3种形式来完成。其目的是通过技术人员根据目击者或受害人对犯罪嫌疑人的像貌特征进行描述后模拟出犯罪嫌疑人的画像,为侦察部门提供破案线索。但要利用模拟画像破案必须具备一些必要的条件,这些条件有些是客观存在的,有些是主观能动的,其成功的条件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工具,由于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因而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在刑侦领域同样如此.这里,我们将介绍公安部和清华大学共同研制的《计算机人像组合系统》在刑侦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人像组合技术来源于传统的模拟画像,即当事人或目击者描述案犯的容貌,专业画师根据当事人或日击者的口述绘制出案犯的面部图像.或者根据不同的容貌特点,分别画出各种特征的五官图像,然后根据目击者的描述进行拼图,最终形成模拟画像.  相似文献   

15.
王涛红 《刑事技术》2003,(Z1):82-83
1人像组合技术的应用人像组合是根据目击者或当事人的口述或者对现有人像相貌部件的特征进行辨认,挑选出特征相符的五官和面型,进而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肖像的专门技术。在这项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一方面要具备大量的面型组合部件,另一方面要根据被组合人的面部特征,使用便捷的操作方式将各种面型组合部件进行拼接组合。传统的人像组合方法有绘图法、拼图法、投影组合法、横拉粘贴法等。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公安工作领域的应用,数据库及网络传输技术已用于计算机人像组合技术,其软件的运用存在专业人像组合软件与普及型图像处理软件并存的形式。然而…  相似文献   

16.
贾永生 《政法学刊》2004,21(3):76-79
模拟画像是实现对犯罪嫌疑人相貌视觉形象刻画的技术手段。模拟画像应成为犯罪现场勘查工作的一项基本的规范性内容。模拟画像技术要求勘查现场的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勘查重点有:(一)寻找、发现目击犯罪嫌疑人的受害人和其他证人;(二)访问、记录目击者对犯罪嫌疑人的感知过程;(三)提取、记录目击者对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的记忆;(四)对目击者的调查访问要讲究技巧。模拟画像在侦查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一)相貌学知识非常重要;(二)必须注意目击者的个体差异对模拟画像的影响;(三)证人之间不要有互相影响的情况;(四)对重要目击者的保护;(五)必要时重新进行模拟画像;(六)划定侦查范围非常重要;(七)可以确定犯罪嫌疑人,不能否定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17.
画像神探     
1999年年底,公安部在全国各地特聘了8位刑侦专家,这是建国50年来首次以公安部的名义特聘刑侦专家。这8位“神探”中,最年轻的就是38岁的张欣。张欣的专长是画像一一根据目击者提供的嫌疑对象的相貌特征画出犯罪嫌疑人。Ii年来,通过张欣画像破获的全国重大刑事案件就达700多件,  相似文献   

18.
在摹拟画像中,画像专家与目击者的沟通并非单一采用语言的形式来进行交流的。人像照片资料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能够有效地降低语言表达的局限性,为描述、问答以及回忆、再认等沟通活动提供更直观、准确的认知环境。1在沟通中运用人像照片资料的目的和意义1.1有助于目击者描述语言表达具有局限性,不同的人表达能力存在着差异。从实际案例中发现,目击者很难用诸如高低、大小、厚薄、长短之类的词汇对相貌特征作完整、  相似文献   

19.
面像识别与摹拟画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面像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外部标志。刑侦部门在案件的调查访问过程中总是将犯罪嫌疑人的面部特征作为要寻找的重要线索之一,所以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人像摹拟技术很快应用到刑侦工作中并日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几年来,作者成功运用这一技术破获了一百余起案件。作者认为,摹拟画像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有效地激活目击者的面像识别记忆,是否能够准确把握面像识别的整体性特征。1目击者面像识别记忆的激活作为侦破手段的摹拟面像技术,在实际操作中始终存在着这样一个困扰技术员的问题:目击者认为自己没有记清楚犯罪嫌疑人的面像,而技术员用于摹拟…  相似文献   

20.
刑事模拟画像就是将目击者或当事人大脑中存在的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信息转化为直观的可供他人辨认的图像信息。它不同于其它刑事技术的特点在于:离不开目击者或当事人(以下统称见证人)的积极配合。保护见证人的记忆,掌握对见证人的询问技巧,对开展刑事模拟画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