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1986年6月,我庭受理了被告人苗修高故意杀人案,对苗不服一审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的上诉要求进行了精心审查,认真把关,弄清了案件的真相,于1986年11月,宣告苗修高无罪。从而避免了一起冤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案件速递     
《中国检察官》2012,(18):79
薄谷开来、张晓军故意杀人案一审宣判 2012年8月20日,安徽省台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薄谷开来、张晓军故意杀人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薄谷开来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张晓军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九年。  相似文献   

3.
案件简讯     
《中国审判》2012,(9):7
合肥中院薄谷开来、张晓军故意杀人案一审宣判2012年8月20日,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薄谷开来、张晓军故意杀人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薄谷开来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张晓军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九年。2011年下半年,薄谷开来及其子薄某  相似文献   

4.
报载,最近广西河池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了一起抢劫、故意杀人案,宣判被告人覃某、兰某无罪(覃某、兰某一审被分别判处死缓和无期徒刑,二审亦维持原判)。审判长还当庭告知两被告人: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又是一桩错案,又要国家赔偿。看罢这则消息,笔者有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感。针对办案出错问题,司法机关早就出台了错案责任追究等一系列制度,但不知为何,错案现象  相似文献   

5.
流泪的夕阳     
我从事了较长时间的刑事审判工作,经历了形形色色的案件,有时候回想起来,就像是在浏览一幕幕电影。几年前的夏天办理的一起故意杀人案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被告人在被押赴刑场前,真诚地对我说:“谢谢你,法官!”我知道,法律对他的惩罚是严厉的,他感谢我们,是因为我们实践了  相似文献   

6.
新闻     
《中国审判》2010,(12):4-5
本刊讯山东省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近年来始终严把死刑案件的证据关,筑牢“铁案”工程。11月6日,该院刑事法官远赴云南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彝乡山寨调查取证,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当地法院、检察院的配合下,查清了一起共同故意杀人案中身份不明的被告人卢某的原始户籍资料,有效避免了冤错案的发生,为顺利审结案件扫清了障碍。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泸县邱宗炳故意杀人案的上诉审理,重证据,重调查研究,既重视对证据的审查与判断,又重视对被告心理状态的掌握与分析,正确认定犯罪事实,促使被告认罪服判,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被告人邱宗炳,原为电影院服务组长;被告人范玉芳,原系硫酸铝厂工人。两被告长期  相似文献   

8.
爱民  郑蕊  希军 《检察风云》2006,(22):46-48
2006年9月28日上午9点30分,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今年轰动京城的“情人节”故意杀人案作出判决,判处被告人汪道法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宣判后,汪道法表示服判,不再上诉。  相似文献   

9.
在对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中,加强民事审判工作,认真处理好民事纠纷,尽力防止矛盾激化,是积极促使社会治安根本好转的一个重要方面。于明华故意杀人案,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一九四九年上半年,被告人于明华家借给其胞  相似文献   

10.
1995年5月29日,兖州市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故意杀人案。这是一起令人震惊的杀亲案,凶手竟是一位平时弱不禁风、57岁的农村妇女。而死在她手下的是她把其养育成  相似文献   

11.
《政府法制》2008,(4):43-43
为了一把网络虚拟的“屠龙刀”.竞持刀刺死昔日网友。日前,上海市第二中级法院对上海首例因网络虚拟财产纠纷引发的故意杀人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邱诚伟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相似文献   

12.
今年六月底到七月初,广西柳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在来宾县政府礼堂公卉审理卢保升等二十七名被告人的故意杀人案。从开庭到宣判,历时十四天。七月八日下午,法庭根据审判委员会的决定进行宣判,判处杀人主犯卢保  相似文献   

13.
2000年6月,吉林省长春市人民检察院主诉检察官姜涛受理了一起涉嫌故意杀人案:嫌疑人曲立宝因被分流下岗,怀疑是被害人姜延明从中作梗,遂在其家中将其杀害.  相似文献   

14.
金孵 《检察风云》2010,(18):24-27
2010年7月27日,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原区委书记谢再兴故意杀人案,在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庭审从上午9时30分开始,至下午13时30分结束。被害人邵慧灵(身份证用名邵颂乔)亲属、被告人谢再兴亲属等30余人旁听了庭审,30余家媒体记者同步观看了庭审。  相似文献   

15.
疑罪从无程序运行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司法机关能否最终实现公正、效率的执法宗旨。在2004年10月广州召开的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年会上,笔者听到某省高级法院的一位法官向与会代表透露的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某中级法院在审理一起故意杀人案后,由于证据不足,法院依据刑事诉讼法162条第三项关于疑罪从无的规定,做出了无罪判决。但是,判决宣告后被害人家属极为愤怒,认为法院不为民伸冤,徇私枉法愤怒之余,竟丧失理智地抓获了被告人的儿子并当场砍下其头颅,扬言“法院不给我报仇我就自己报仇”。这是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力行无罪推定引发的一起极为…  相似文献   

16.
近日从报上看到某地审结的一起投毒杀人案,虽然被告人因“疑罪从无”从一审的死刑到最终被宣告无罪,但案中的曲折经历值得人们深思。对于检察机关的公诉,中级法院第一次审理认定被告人构成故意杀人罪并据此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人不服提出上诉后,省高级法院二审认  相似文献   

17.
1月23日,山西省万荣县公安局经过24小时的连续奋战,成功侦破一起网友故意杀人案,并对犯罪嫌疑人程某实施了抓捕。1月22日下午2时,万荣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万荣县龙海宾馆客房  相似文献   

18.
原以为是送上门来的"免费午餐",最终竟演变成了一起杀人抛尸的血腥惨案……近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核准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的黑车司机戚某故意杀人案,被告人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窨井发现女尸"叮铃铃……"2013年正月初八早上8点多,很多人都还窝在被子里回味过年气氛的时候,家住苏州市虎丘区东渚镇一小区的惠某却被一个诡异的手机来电吵醒。"手机接通后,就听到里面传来‘救命呀,救命呀’的声音,还有‘哇——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运用气质联用仪定性,气相色谱定量对一起强灌农药伪装现场的故意杀人案进行了检验,从死者脏器中检出含量极低的农药敌敌畏成分,破获此案件,为法庭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发生在6年前的一起绑架杀人案,在无法找到被害人尸体的情况下,吉林省吉林市审判机关依据公安机关的审讯录像及相关证人证言,将被告人处以极刑。姜琳一案成了近些年来我国司法实践中鲜有的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