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和不竭源泉,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做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推进,但是传承发展中还存在五个不可忽视的意识困境:一是不加鉴别,缺少"辩证意识";二是认同感削弱,缺少"价值意识";三是认知碎片化,缺少"体系意识";四是忘却本质,缺少"功能意识";五是排斥外来,缺少"融合意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要强化"辩证意识""价值意识""体系意识""功能意识""融合意识"。准确分析并正确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存在的意识困境,是增强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胡云 《理论导报》2013,(5):26-28
道教作为中国现行五大宗教之中唯一的本土宗教,在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财富,是能够联结海峡两岸人民"民族心理"和情感的重要纽带。江西道教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努力扩大赣台道教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的感情,对于做好台湾人民工作、争取台湾民心、抵制和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国两制是中国为和平统一祖国而确定的方针,全称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其具体内容是:1中国必须统一,这是全中国人民的愿望,是大势所趋。2中国只能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卜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3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方式实现统~_4和平统一后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5.和平统一后,香港、澳门、台湾设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台湾还可以保留军队。1毛泽东、周恩来为这一方针的提出奠定了基…  相似文献   

4.
法治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治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坚挣依法治国方略,就必须重视社会成员,特别是共产党员法治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公民意识的生成条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意识作为一种现代社会意识,是公民对公民身份内在价值的认定,它是现代民主政治确立和发展的思想先导,更是民主政治有效运行的文化支撑。公民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其生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为其生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政社分化为其生成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民主政治为其生成提供了必要的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6.
《求实》2014,(2)
公民意识是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基于公民身份而产生的一种重要心理意识。从哲学上看,公民实为"公共之民"、"公开之民"、"公众之民"和"公平之民",公民意识理应包括主体意识、主人意识、参与意识、交互意识和平等意识等基本内容。然而,公民意识的现实生成常常受制于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结构、传统文化、公民教育以及国民的综合素质。因而,我们有必要根据公民意识的理想性演绎,基于具体国情,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意识培育之路。  相似文献   

7.
一、提升法治意识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 法治意识即法治观念,是人们关于法治的心理、看法、思想、理论等的总称。  相似文献   

8.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家庭的"伦理显示器"。随着中国社会当代转型快速推进,受消费文化、假日经济、社会意识等因素的驱动和冲击,过年的传统意蕴与历史镜像正以悖逆的姿态稀释全社会的节庆理念、文化意识和伦理规范。富有经典色调的过年已然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实现年文化的本位回归是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社会面临的一道重要文化课题。  相似文献   

9.
现代西方的宽容意识是以其具有悲剧意识、平等精神、理性批判精神、凸现人的自由意志的动态的人性观为基础的;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性观是喜剧意识、等级主义、泛道德主义、忽略人的意志自由的善恶二元对立的静态的人性观,这是中国缺少宽容意识的重要原因。实际上,中西方人性观刚好形成差异对立优势互补的格局,中国需要积极主动借鉴吸取西方人性观中的优秀思想,扬弃变革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性观,构建新型的、先进的、科学的、符合人性的、系统的人性观,为中国的宽容意识的培育奠定人性观基础。而中国的整体性、乐观性的人性观对西方的人性观也是很好的补充和均衡。  相似文献   

10.
正当下,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面推开。中央明确把纠正"四风"作为开展活动的总要求。就是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服务好群众,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得实惠。要办实事,让群众得到实惠,首先要解决思想意识问题。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基础,有什么样的思想意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和做派。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就是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党是人民的党,我们  相似文献   

11.
建国初期中国政府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所作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初期中国政府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所作的探索王静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  相似文献   

12.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的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庄严而神圣的使命.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为解决台湾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指导着祖国统一的实践.这些重大决策是:武力解放台湾的决策;和平解放台湾的决策;与美国开展大使级谈判的决策;中国与外国建交中处理台湾问题的决策;暂不收复金、马的决策,等等.这些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进程中的重要步骤,为改革开放后党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提出和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胡慧翼 《理论学刊》2003,32(5):153-155
21世纪的中国影视创作,理应反映出时代的审美理想和女性意识的新的高度.然而由小说改编成的影视作品,原作所具有的女性立场、所体现的具有时代进步色彩的女性意识往往被消解了,而代之以或隐或显的传统男性视角.这一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以男权文化为底蕴的大众审美心理和接受视野的存在是造成这一文化现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翻番致富达小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步骤,它集中地反映了广大农牧民的共同利益和迫切愿望。奔小康就要有小康意识。小康意识不仅仅是对美好目标的向往,更重要的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应有的观念、思想基础。在广大农牧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的今天,奔小康的关键是要提高效益,增加收入,实现自然农业向商品农业的转变。着眼这一实际,小康意识并不抽象,也不虚无缥缈,它实实在在,有着强烈的现实性。 小康意识就是市场 意识。市场经济是以市场E为基础、为导向的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只有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才能由“吃饭”农业走向效益…  相似文献   

15.
青年毛泽东对留学问题的思考,蕴含了两个具有关联性的核心问题意识,一是如何处理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探索改造中国的有效路径。毛泽东对这两个问题的认知开启于全球化进程推动下传统向现代转换的时刻,并深植于中国近代以来各种思潮和争论的知识网络中。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上述两个问题意识开始融合,认识和实践层面完成统一,成为其独立自主意识形成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何晓明 《新视野》2007,1(4):63-65
文化民族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既有关联,更有区别。从概念确立的思维坐标分析,文化民族主义只考虑了一维,即如何认识并处理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西方文化)的关系;而文化保守主义则考虑了两维,既要认识并处理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西方文化)的关系,又要认识并处理古代文化与当下文化的关系。文化民族主义,就是坚持历史形成的传统民族文化价值不容否定、不应忽视、不可取代的社会心理和理论主张;而文化保守主义,则是坚持传统文化变与不变相统一、民族文化的个性与时代文化的共性相统一、文化的返本与开新相统一的社会心理和理论主张。归根结底,文化民族主义以维持现代化的民族文化基础为根本旨归,而文化保守主义则是以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为根本旨归。  相似文献   

17.
我们党有很多好传统,好作风,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捍卫者,这就决定了它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对党员、干部有许多严格的高标准的要求,这些要求集中到一点,同样是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员要有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意识,这既是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一个根本问题,更是党保持先进性、提高凝聚力和…  相似文献   

18.
李刚军 《共产党人》2008,(16):31-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汲取人类思想精华、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变化创造性提出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学习借鉴人类共同核心价值理念与反映中国人民发展进步要求和改革实践成果的统一,其鲜明特征就是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拥有广泛而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这是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重点把握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王玉堂 《实践》2016,(4):54-55
正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只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四个意识"刚一提出就引起广泛关注,其中的"核心意识"立刻成为政治热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中央委员会是全党的领导核心,中共中央总书记是  相似文献   

20.
政治文化的巨大作用是通过政治社会化方式来实现的。我国的传统政治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是政治伦理观。建立在以"礼"、"仁"结合为本体的政治哲学基础之上的伦理政治观,不仅包含着政治意识、政治价值、政治心理等方面的内容,而且其本身就是政治的最高原则。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政治社会化过程集中体现为儒家学说的传播、延续、变化和发展。传统政治社会化的深远影响启示我们,文化的因素对于政治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