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8年7月三青团成立时,自苏联回国不久的蒋经国正在江西任职。1939年7月蒋经国担任三青团江西支团部筹备处主任,负责筹建江西支团。在随后的六年中,蒋经国以赣南为立足点,积极筹建、发展、经营三青团江西支团,为其以后的仕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1947年党团合并时,蒋经国已经崛起,逐步形成了“新太子系”。从溪口到江西蒋经国回国后,蒋介石一边令其在溪口雪窦寺补课,研读《曾文正公家书》、《王阳明全集》和《孙文学说》等,一边思虑如何让他出来锻炼锻炼,长长才干,以便日后担当重任。嗅觉特别灵敏的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抓住了这一既能讨…  相似文献   

2.
1938年7月三青团成立时,自苏联回国不久的蒋经国正在江西任职。1939年7月蒋经国担任三青团江西支团部筹备处主任,负责筹建江西支团。在随后的六年中,蒋经国以赣南为立足点,积极筹建、发展、经营三青团江西支团,为其以后的仕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1947年党团合并时,蒋经国已经崛起,逐步形成了“新太子系”。  相似文献   

3.
三青团中央干校是蒋经国其成就功业的关键一站。蒋经国对三青团中央干校的经营,不仅形成了蒋经国嫡系的另一大派系——干校系,使他从偏于一隅的地方专员摇身一变成为中央大员,而且为他跨入军界创造了条件。干校系是蒋经国系的中坚力量,是后来台湾蒋经国政权的一个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于4月18日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从此,他就在反共的基础上开始了“统一”全国政权的活动。蒋介石“统一”全国政权的过程,既充满对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腥镇压,又伴随着国民党内部派系的激烈角逐。本文仅就这一过程作一考  相似文献   

5.
李红梅  张龙秀 《党史文苑》2007,(4):35-36,45
三青团中央干校是蒋经国其成就功业的关键一站.蒋经国对三青团中央干校的经营,不仅形成了蒋经国嫡系的另一大派系--干校系,使他从偏于一隅的地方专员摇身一变成为中央大员,而且为他跨入军界创造了条件.干校系是蒋经国系的中坚力量,是后来台湾蒋经国政权的一个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1911年10月,18岁的毛泽东毅然弃笔从戎,参加了震撼世界的辛亥革命。几天后,一个比他大6岁的青年,作为一支敢死队的队长,带队攻打浙江巡抚衙门,大获全胜。他后来曾被毛泽东称为“老朋友”。他是蒋介石。  相似文献   

7.
咨询台     
《先锋队》2013,(28):24-25
25岁以下没有入团的青年可否直接入党?大同读者阎永泽问:我们单位有一名年龄还不到25岁、没有入过团的青年,最近被吸收入党。请问25岁以下没有入团的青年可否直接入党?本刊编辑部答: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一般情况下,要求进步的青年,应当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争取参加共青团,然后再争取入党。但是,有些青  相似文献   

8.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蒋经国和邓小平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蒋经国钦佩邓小平,视其为兄长。邓小平对这个“弟弟”也是十分关心。“中山舰事件”后,委屈的蒋经国首先向邓小平汇报思想,随后宣布与坚持反革命立场的蒋介石脱离父子关系。岁月沉浮——邓小平16岁就去法国勤工俭学,1925年成为中共旅法支部负责人之一,因遭法国政府迫害于1926年1月与傅钟、任卓青从巴黎到达柏林,又从柏林转道抵达莫斯斯科,进入中山大学学习革命理论和军事。蒋经国比邓小平先到中山大学一个多月。1925年,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蒋经国与其他爱国青年一样,…  相似文献   

9.
人到无求品自高———悼念郝谦同志何盛明1997年12月8日9时零3分,郝谦同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走完了96岁人生。噩耗传来,凡了解他的人,都无不为之悲恸。郝谦同志是1924年入团,1925年入党的革命前辈,大革命时期,他长期从事青年工作,土地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共青团的发展历史上,党团关系经历了建团初期的“党团不分”、“协定”、“统一到共产国际纲领”,到反对“先锋主义”、“取消主义”的曲折发展,再到青年团重建、党团关系的制度化约定的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编写《李树一传》征集资料时,据李的亲属等反映,1926年秋,蒋介石路过耒阳,县中土豪劣绅向蒋告状,说李“宣传赤化,扶植工农,镇压县绅”。蒋召公法团主席李树一至杜陵书院横加指责,李大义凛然据理驳斥。据此我们在李传中写了“李树一怒斥蒋介石”一节,文章在有关刊物发表后,引起很大反响。有人认为,北伐时蒋介石是由广西到江西的;有的断言蒋介石根本就没到过耒阳。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  相似文献   

12.
1929年新年伊始.蒋介石任命何键为总指挥、金汉鼎为副总指挥.纠集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队25个团约3万人的兵力“会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面对数倍于己强敌压境的严峻形势.红4军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于1月4日在宁冈县柏露村召开包括红军前委委员、湘赣边界党团特委常委和边界6个县党组织负责人等共60余人参加的紧急会议.商讨打破敌人“会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贺伟 《党史纵横》2012,(4):54-57
2009年3月19日,中国新闻社向海内外发出电文:“蒋介石、陈洁如结婚时所用家具重现上海滩”。文中说:“蒋介石和陈洁如结婚时用的五门橱19日迎来‘乔迁之喜’,西迁至上海青浦的福寿园人文纪念馆,并将于清明前后携手百件名人珍贵藏品一起与上海市民见面。”这则电文勾起了人们对蒋介石曾经一段短暂婚姻的回忆。  相似文献   

14.
这面一九二九年上杭县白砂区岭背乡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入党入团宣誓时用的"训词"是迄今所见的中央苏区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党团共用誓词。以往常见的内容相似的入党誓词,年代稍晚,字迹残损。而作为入党入团共用的誓词,尚属仅见。一九七四年选送北京参加"全国文物汇展",受到文物界广泛赞赏。上杭是闽西地区较早建立党组织的县份之一。继永定之后,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建立了县党支部。一九二八年春,正式成立了中共上杭县委会。此后,在县委领导下,开展  相似文献   

15.
蒋介石于1933年12月25日到达浦城,于1934年1月7日离开浦城进入建瓯。蒋介石到浦城是坐镇指挥镇压“福建事变”(史称“闽变”)。他驻浦14天惊魂未定,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1946年,我在重庆三青团干校附中读书。这所学校的全称是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部学校附属中学。  相似文献   

17.
1946年,我在重庆三青团干校附中读书。这所学校的全称是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部学校附属中学。  相似文献   

18.
张学良与西安事变再研究(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西安事变的酝酿张学良、杨虎城与中国共产党联合在西北成立国防政府及抗日联军、准备出兵抗日收复国土的大计既定,张学良、周恩来两次。“延安会议”后,下一目标则是如何促进此一目的的实现。这半年期间,张学良为此采取了许多重要举措,现简略分述于后。(一)改造东北军。东北军内部的派系矛盾早就存在,西安事变前之派系冲突,主要是军师长级的高级军官与年轻的中下级军官(即所谓少壮派)的矛盾。张学良接受中共建议,培养抗日干部,首先于1936年6月15日在西安南王曲镇创办“长安军官训练团”,团长蒋介石,代团长张学良,副团长…  相似文献   

19.
党组始称党团。在1927年6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党章中规定:在所有一切非党群众会议及执行的机关中,有党员三人以上,均需组织党团,党团的目的是在各方面加深党的影响,而实行党的政策于非党的群众中。还规定“各级党团均隶属各级党的委员会”。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将党团改称党组,并专列“党外组织中的党组”一章,规定“在政府、工会、农会、合作社及其他群众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凡有担任负责工作的党员三人以上者,即成立党组。党组的任务,是在各该组织的领导机关中指导党员为加强党的影响,实现党的政策而工作。”1949…  相似文献   

20.
“我总算自由了!”蒋介石去世之后.他原来身边那位已年逾古稀的“御医”熊丸先生才道出了自己的心曲。熊丸从1943年开始给蒋介石看病,一直到1975年签署蒋介石死亡诊断书,身不由己,整整32个春秋。 个头不高,喜眉笑眼的熊先生,祖籍四川,少时活泼好动,尤好足球、排球运动。后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同济大学,留校任外科助教,并曾在座落于重庆的武汉疗养院担任外科医师。后因医术精湛,被国民党军界延聘。一次,主刀为蒋介石割治痔疮,顺利成功,旋即被蒋指定为侍从医官。从此,年仅30岁的熊丸便成了时时待命的“仆人”。一心专注医学的他,曾两度萌生去职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