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政治学在中国是一门新兴学科,这样一门新兴学科是否应该在建设中具有自己的特色,目前中国国际政治学学术界对这个问题还有争论。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中国的国际政治学建设应该从一开始就注重自己的特色建设。论证的方法主要是从考察西方经典国际政治理论和原则的形成和发展入手,来探讨比较成熟的西方国际政治学在理论建设中是怎样体现自己的特色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国际政治理论发展的经验一定会对中国的国际政治理论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建设,2004年9月20日至23日,由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 究会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建设"研讨会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召 开。来自全国各地十几所高校的3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洛阳参加会议。与会代表围绕中国国际政 治理论的特色、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和成果特点、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研究的对象、体 系和方法、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应提出和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国际政治学,是一门从政治角度研究国际社会演变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学科。广义讲,称大学科,泛指国际政治的理论、历史与现状,包括全球学和地区学。狭义讲,称小科学,分支学科,单指国际政治学的理论学科,即综合性、系统性、现实性的理论学科,本文主要从分支学科的角度论述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建设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际政治学的中国特色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大课题。准确地、全面地弄清和界定“中国特色”的内容,是建设中国国际政治学的前提和关键。 国际政治学的中国特色,指的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从中国的角度研究国际政治演变和发展的客观规律。面向世界,研究国际政治演变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属于国际政治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范畴,它要求以世界为舞台,从宏观入手,综合研究国际全局性问题;立足中国,并不是以中国为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尽管中国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国际政治  相似文献   

5.
一、国际政治伦理研究的问题 国际政治权力、国际法、国际政治伦理是组成当今国际关系理论的三大内容。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发展,国际政治伦理在国际舞台上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国际政治伦理学已开始作为政治学理论研究范畴下国际关系学与政治伦理学综合交叉的边缘分支学科而被世人公认和重视。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属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和归纳、构建完整的体系框架。邓小平理论的国内国际部分,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作者指出,应该对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加强对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为国际政治学科的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学科体系中,国际政治研究逐渐从政治学研究的范畴中分离,呈现出独立发展的态势与趋势,以至于国际政治研究与政治学研究成为两个独立的学科体系与研究范畴。考察国际政治的研究缘起与价值取向,可以认为,国际政治的研究与政治学的研究在学科范式、价值取向、关系模式等方面是相互通约的,并不存在截然不同的分野。甚而至于,国际政治研究需要以政治学的知识基础与价值基础为依托。因此,有必要明确政治学研究与国际政治研究的关系。遵从政治学研究构筑人类优良政治生活的蓝图并付诸实践,探寻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在非暴力状态下解决人类矛盾和冲突的有效性,设计优良的组织和制度,使千差万别的人类能够各安本分、各得其所、相得益彰、共存共荣的价值取向。统筹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关系,从国家利益的视角把握国内、国际政治互动中的关系格局,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把握国内、国际政治互动中的利益交织,从研究范式的转换把握国内、国际政治互动中的路径变迁。这无论对于政治学的研究还是国际政治的研究,都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8.
尽管中国学术界的日本政治研究论著较少,但也出现了利用政治学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的优秀作品,诸如多元主义、结构功能主义、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态分析等;日本学术界将政治学作为了解政治组织形式、对其进行解释的一门独立学科。以本国政治为对象进行批判性研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经历了批判政治学、风土政治学、市民政治学、多元主义政治、计量分析方法等战后各个阶段。通过比较政治学研究方法阐明东亚地区各个国家处在不同的政治发展阶段,然后利用特定的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对具体政治体制或政治现象做出较为客观、准确的分析,是今后为提高日本政治研究水准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
我系国际政治学研究所于1994年1月成立。该所的宗旨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学学科,加强国际政治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我国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分析能力的科研人才和涉外工作者。 该所的研究范围是有关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亚非拉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方面的问题。其主要的活动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日本国际政治学会所编第四卷《日本国际政治学:历史中的国际政治》可以看出,国际政治学在很大程度上以历史研究为基础,但特定课题本身就是历史,例如,对东亚近代以来国际关系的研究。国际政治学多以历史上的外交或国际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尽管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外交史研究逐渐势弱,而且受社会史影响较重,但国际政治学理论与历史研究的合作却日趋密切。  相似文献   

11.
国际政治中的权利政治与中国国际政治学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政治学,以认识、判断和研究国际社会舞台上演的国际政治戏剧为主要任务,是与国际政治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紧密相联的。国际政治,指的是行为主体间(主要是国家间)围绕权力、权利、利益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是全球范围内战争与和平、冲突与合作、强权与主权、球权与人权、结盟  相似文献   

12.
国际政治中的权利政治与中国国际政治学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政治学,以认识、判断和研究国际社会舞台上演的国际政治戏剧为主要任务,是与国际政治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紧密相联的。国际政治,指的是行为主体间(主要是国家间)围绕权力、权利、利益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是全球范围内战争与和平、冲突与合作、强权与主权、球权与人权、结盟与不结盟、动荡与秩序的总称。国际政治虽然纷繁复杂,变化无穷,但国际政治的实质,始终是权力政治与权利政治的较量。  相似文献   

13.
国际政治学是世界性的综合学科,有自己特定的内容和基本规律,但每个国家的国际政治学都注入了各自的鲜明的特色。同美国的国际政治学和苏联的国际政治学相比,中国国际政治学起步较晚,当前还处于开创阶段。本文的任务,就是努力从中国特色入手,探讨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关于我国国际政治学科建设的诸多讨论中,究竟要不要突出“中国特色”的问题逐渐成为争论的热点之一。我认为,中国国际政治学科的建设必须突出“特色”。这既是由社会科学理论内在的规定性所决定的,又是理论自身创新和发展的需要,同时更是当前我国国际政治学科建设起步晚、差距大、任务重这一现实情况的要求。关于“特色”问题的争论意义十分重大。因为能不能在世纪之交为我国国际政治学科建设确定一个正确的方向,将决定着下个世纪我国最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20世纪中后期,心理学与国际政治相互融合产生了国际政治心理学这一独立的交叉性学科,政治心理学理论成为研究国际政治现象的路径之一。21世纪以来,国际政治心理学有了新发展,中国的国际政治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中国经验开始受到重视。由于中国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起步较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那么,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状况如何?如何评价中国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的进展与问题?如何看待此研究的未来发展?本刊特约记者王海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尹继武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关系理论、政治心理学和国际安全与中国外交,著有《政治心理学》《社会认知与联盟信任形成》《战略心理与国际政治》等。  相似文献   

16.
当代政治转型研究的理论范式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政治转型研究是比较政治学中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其理论范式主要有四种,即比较现代化理论、战略选择理论、市民社会理论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理论。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考察和分析了政治转型这一当今世界的重大历史现象和问题,但它们都还存在一些固有的缺憾和弊端,都还不足以完整而全面地解析政治转型的全过程及其本质。  相似文献   

17.
首先祝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比较政治学系的成立!这将是中国政治学学科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我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复兴比较政治学的根本之道:比较历史分析》,①其中特别强调理论自觉与学科重建问题。下面我谈几点看法,供同行批判。中国政治学的学科状况与其国际地位严重不对称,比较政治研究的重要性和  相似文献   

18.
金融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和方向,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金融研究已形成较为明确的研究内涵和边界。但是,由于其诞生和发展植根于国际关系学学科体系之下,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金融研究议程在解释国际政治经济变化及其所导致的国家间关系和国内政策调整上仍存在局限,尤其是对国内政治和比较政治层面的金融活动和政策关注不足。作为研究方向和研究议程,“金融政治学”在国际政治经济学金融研究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地囊括和融合国内政治、比较政治和国际关系研究中的金融议题,尝试对政治和金融的关系进行更加系统的探索。在国际秩序变革期和地缘政治博弈回归的背景下,中国的金融政治学核心议题至少包括五方面内容:支撑中国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最匹配金融体制,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最佳系统性策略,提升中国国际金融权力的最稳妥金融方略,应对大国金融博弈和国际金融制裁的最有效手段,推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和国际金融秩序有序变革的最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以下是美国政治学协会刊物《政治科学与政治学》(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2011年第4期的"政治学的文化理论"(ACultural Theory of Politics)专栏收录的其他8篇论文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0.
从政治理论史的视角看,西方的欧盟政治研究的重心在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从美国转向西欧,核心议题也从解释一体化,转为分析欧盟的治理特征,最后进入建构欧盟的阶段;在中国,欧盟政治研究从初期的对欧洲一体化的一般性追踪,演进至通过引介西方的欧盟政治理论以实现社会科学化,最后进入实用主义导向的全面深入研究阶段。欧洲学界对欧洲政治一体化自身的理论化解读是通过与美国学术界不断沟通而逐渐发展成熟,最终成为主流的欧盟政治理论框架。参考欧洲的经验,中国的欧盟政治研究目前的前进路径也是正确的,但在目前的阶段,欧盟政治理论建树仍难称有足够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