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一、企业机制转换中的心态热点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一般会出现"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全员劳动合同制的签定,第二次浪潮是明确上岗下岗的对象,第三次浪潮是分配上兑现落实.在"三次浪潮"中,干部,职工的心态反映也随波逐浪,表现各异.在欢迎改革的态度中,还掺杂着种种复杂的个人心态,呈现出高兴和担心并存,支持与担忧交叉的矛盾心理,分析不同层次对象对转换机制的不同心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厂长存在"八怕". 一怕乱了生产秩序.转换机制的种种措施,会使企业内部诸方面的原有格局发生很大变动.一系列改革措施出台后,企业能否保持正常的生产秩序,有些厂长心里没有底.  相似文献   

2.
波普尔提出,知识本质上是猜测性的,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科学理论是科学家们的大胆猜测,他们都是一种猜想.①在向科学进军的道路上,大多数的人和大多数的时间实际上是耗费在那些最终没能得到实验证据支持的假说上.但这就是真真切切的科学上的探究,没有任何一位科学家会否定这种探索的价值.③其实问题是多样的,知识也是永远讲不完的,关键是让学生能多角度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错误的.如果能把握学生的思维脉络,善于发现"惊奇",一个随着课堂情境出现的好问题能推动情境的发展.④对于同一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问题空间",而对于不同的问题,同一个学生的问题空间集也会有所不同,此时教师就必须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材,以期望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中教会学生生成教材内容的意义,即用教师的"生成"来应和学生的"生成".  相似文献   

3.
瞭望哨     
《瞭望》1982,(7)
“乡校”切不可毁 山西潞安 寻芳 某学校一位领导人上任以后,更喜好搞“一言堂”了。顺耳者听,逆耳者否。教职工议论纷纷,不敢明言,便在“乡校”“牢骚”几句。私议“校政”之事,很快就“飞”入这位领导人耳中,气得他肝火盛发,甚至不惜以围剿“敌人”的话来痛斥这逆耳之言,看来决心毁“乡  相似文献   

4.
"文化全球化"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剑 《理论导刊》2004,1(7):34-37
人们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元主义者认为文化全球化是文化一元化,多元主义者则把文化全球化看成是不同文化间的互动。我们认为,文化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一种文化能够消融世界上的其它多种文化而取得王者至尊的地位,或者不同的文化会自觉放弃自身的生存空间而最终相互融合成一种单一的文化。相反,文化全球化意味着多元文化并存、交流、对话和沟通机会的增加,意味着由所有文化交响与合奏构建的文化百花园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以前我念书的那个学校,草坪边有棵大树,枝蔓横延,状如华盖,一到期末大考,若能居下觅个坐处,背起课文来脑瓜子特别给劲儿.时间久了,大家都有体会,谁要是挟着书本朝外走,同学中就有人会椰揄地说:"怕是去托大树的庇荫吧!"这是六十年代的事. 十年后,我重去母校,大树更加苍郁,但居下读书的人却变得稀疏杂沓了.听老师说: "现在的学生有句口头禅,叫  相似文献   

6.
在行政学120多年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同学派的争鸣,仅仅是在不同时期管理主题变动下研究潮流的变迁,这种变迁可以凝练成一个以政治-行政两分的"威尔逊-韦伯"范式为轴心、以时间、历史事件和学科厚度为坐标系的"呼吁行政"与"改造行政学"交织演进的双螺旋模型.在螺旋演进中,形成了研究潮流A、B、C、D、E、F.在未来的20年,我们将面对潮流G的冲击.鉴于第一、二次明诺布鲁克会议推动、预示了潮流E、F的到来,我们在统计分析第三次明诺布鲁克会议资料的基础上预测了研究潮流G将会是"治理"+"呼吁"+"改造"≈"治理的绩效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7.
论"可操作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里,"可操作性"作为一种新词,不时地出现在一些报刊杂志上,出现在一些企业家、理论工作者以及某些领导干部的讲话中,易为新鲜事物吸引的青年学子们更经常将可操作性一词挂在嘴边.对于这样一种思想现象,有必要作一番哲学的考察:"可操作性"与比它早起的但也属新词的"可行性"有什么区别?"可操作性"作为理论、政策、规定等等的一种评价标准是可取的吗?"可操作性"这种评价标准对各种不同层次的理论、政  相似文献   

8.
中央《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已颁布实施,从上半年申报情况看,笔者以为,只有将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建立收入申报制度的目的.干部收入情况仅靠组织监督是不够的.干部家庭经济来源比较复杂,即使向组织申报,组织也未必能逐户调查核实.这就可能出现报只管报、听只管听的情况.久而久之,申报就会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9.
"语境原则"是现代西方哲学"语言转向"的一大成就.对马克思理论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关系的研究,不仅要回到"文本",更要回到"语境".语境是文本的基础,语言的"意义"是由"语境"决定的.马克思理论有两个不同的语境,一是理论背景语境;二是实践语境.在这两个不同的语境中,马克思的哲学理论会呈现出不同的意义,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关系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相似文献   

10.
列宁的思想灌输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正确理解和贯彻这一原则,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基本前提.以往我们在贯彻列宁的思想灌输原则中,为什么会出现"左"、右摇摆的现象?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对灌输原则本身认识上的种种误解,不能不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一是将列宁的思想灌输原则等同于"注入式"等不科学的教育方法.其实,这是一种望词生义所造成的误解.列宁提出的思想灌输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反对"注  相似文献   

11.
马晓慧 《各界》2007,(2):71
我校教学现状,上演的仍是教师独角戏,课堂上,老师卖力的讲,学生除了少数死气沉沉听讲的就是睡觉的,还有一部分是一言不发想心事的,有的班甚至还有伺机捣乱的。有些教师感叹说“给这样的学生上课对我们是一种精神上的摧残”,学生说“我们会了的还讲,不爱听;不会的听不懂,不想听,  相似文献   

12.
辛若 《瞭望》1992,(33)
品评人的思想修养,最好看他如何对待逆耳之言。《三国志》中有不少例子,读来颇发人深思。比如法正在刘璋手下时,不断有人反映他品德欠佳,他对此耿耿于怀,只因位低职卑,“志意不得”,不敢发作。等到归降刘备后,很受重用,任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于是马上算逆耳之言的旧帐,“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殳)毁伤己者数  相似文献   

13.
齐顷公(前598年~前582年在位),姓姜,名无野,齐惠公之子,齐桓公之孙,齐太公十四世孙. 鲁成公元年,晋国大夫邵克、鲁国大夫季孙行父、卫国使臣孙良夫、曹国使臣公子首结伴而行,一起出使齐国,来到了齐国的国都临淄.巧的是,这四位使臣生理上都有缺陷:邵克一只眼睛,季孙行父是个秃顶,孙良夫是个瘸子,公子首是个罗锅.齐顷公接见他们之后,把四个人的长相说给母亲萧太后听,萧太后好奇心很重,非要亲自看看.  相似文献   

14.
谈谈“情感认同”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些同志,阅读一篇好小说,看一部优秀电影,常常激动感奋不已,而听一堂政治课,却无动于衷。为什么会产生这两种不同的反应呢?这是由于不同的外界刺激引起人的不同情感表现。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  相似文献   

15.
李新 《各界》2009,(12)
刘少奇讲话 1964年的夏天,一个闷热的晚上,忽然接到通知,第二天要到人民大会堂去听重要报告,不得缺席.第二天我按时前往,会场不大,坐满了人.台上,所有在京的政治局委员和元帅们都到了.全场鸦雀无声.我心想,是谁作报告呢?这么严肃.一会儿,周总理引着刘少奇走到台中央,向旁边的人问了一句话后,对大家说:今天是请少奇同志给大家讲话.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位领导同志在谈到如何深入实际、了解基层真实情况时,深有体会地说,到一个单位了解情况,不仅要听会上的,也要听会下的;不仅要听干部的,也要听群众的;不仅要看“门面”和“窗口”,也要看“后院”和“角落”。这位领导同志的话,既是对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一种提  相似文献   

17.
近日,我在接一只电话时,习惯地问:"您好,请问您是哪位?"对方说:"我是小周."我听出来了,他是年过耄耋的现任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同志,我就笑说:"我是小李……"是的,我们有个君子协定,互以小周、小李相称,不得有违,违者受罚.当然,这只是戏言,开开玩笑,有助于营造一种活泼的气氛,有利于保持一种不老的心态.确实,和这位小周说说笑笑,我不禁又想到了年轻时的生活情景……  相似文献   

18.
"说真话"是一种社会的德行.这是一种既可以被鼓励培养,也可能被逐渐消灭的社会德行.换句话说,无论是说真话、听真话或者说假话、听假话的偏好选择,除了先天的本性之外,更是源自后天感染,亦即"习得"或"从俗".对于一个社会群体而言,通过一定时间的"培养",说假话就会成为习惯.  相似文献   

19.
刘邦去秦宫     
刘邦率兵破咸阳,入秦宫,见宫室帷帐,富丽堂皇,美女珍宝,不计其数,意欲留住宫中。樊哙气冲冲地赶来责问:“沛公是想得天下,还是想当富家翁?此宫中所有,皆秦所以亡天下也。愿沛公急还霸上,勿留宫中。”刘邦大为反感,不听。这时张良又对刘邦说:“只因秦王贪暴,不得人心,您才取得了今天的胜利。我们既然为天下除去暴君,理应以俭朴为本。现在刚进咸阳,若又象秦王一样享乐,岂不等于‘助桀为虐’?况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愿您听从樊哙的话。”刘邦听了,幡然醒悟,当即退出秦宫,还军霸上,揭开了楚汉争战的序幕。刘邦率先破秦入关,正志得意满之时,虚荣心,享乐心膨胀,显然是难于听进逆耳之言的。而追随刘邦起身草莽的樊哙,当此之时,自然有自己的语言,说起话来决不会那么温文尔雅的。一句反诘,直杠杠,硬梆梆,不无讽刺意味,正在兴头上的刘邦听了便感到不  相似文献   

20.
纯粹的市场经济会出现市场化与反市场化的"双重运动",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就是这一"双重运动"在国际层面的体现.只有依靠多边主义,多国围绕共同利益,彼此尊重,平等协商,"双重运动"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经济全球化才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