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债权人作为公司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结构设置,这已经是近年来强烈呼吁的形势所在。以公司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讨论,在我国,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可行性。同时,域外现行公司治理机制中债权人参与模式为我国将来的借鉴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公司治理涉及各种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的划分和制衡。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司治理可以看成是公司所有者通过构建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着重解决代理问题而形成的以比较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为基础的一整套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
公司治理指的是对公司经营的领导与监督,是以公司权力划分为基础,通过权利、义务、责任的设定和运作实施,实现公司企业价值的持续增长,建构股东与其他企业内部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机制。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所谓的外部公司治理只是外部市场行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而不是公司治理本身。将Corporate Governance理解并翻译为"公司治理"是恰如其分的。  相似文献   

4.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金融机构治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治理是有关公司控制权的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涉及公司内部各利益主体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分配,单纯以公司内部讨论公司治理结构已不能完全解释公司治理的诸多问题,公司治理不仅限于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治理结构为基础的内部治理,而是公司内外所有利益相关者通过一系列内部机构和外部机制来实施的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5.
企业治理结构模式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治理结构是一种契约制度,它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形成科学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相互制衡机制。企业治理可分为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内部治理决定企业内部决策过程和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治理的方法;外部治理则是以外部市场来约束企业,这些外部市场一般包括经理劳动市场、金融市场、产品市场以及技术市场。不同的国家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所起的作用不同,同时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结构也有差异。总的来看,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治理模式可分为两类: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本文着重于这两种治理模式之间的比较。  相似文献   

6.
股东和管理层利益制衡机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是建立和完善股东和管理层利益制衡机制,在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司控管结构模式经历了从股东会中心主义到董事会中心主义的演变,当今世界有三种典型的股东和管理层利益制衡机制,其均是各国结合本国的经济、技术条件和市场、法制环境的选择。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立法和公司治理实践,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股东和管理层利益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许多问题。推进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应在市场竞争中推进公司治理改革,建立一套有效的制衡机制和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8.
法人治理结构,英文为Corporategovernaancestructure,在国内也被译为“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或“企业治理结构机制”等。根据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简称OECD)的解释: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据以对工商业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从法学角度讲,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为维护股东、公司债权人以及其他相关群体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公司正常有效的运营,依照《公司法》等相关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的有关公司组织机构之间权力分配、权力行使、利益风险、相互制衡的制度体系。由于它既是保护所有者合法权益、充分发挥经营管理者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公司制度自诞生之日起,就决定了公司内部也应当是一个具有相互制衡、相互制约的统一组织体。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公司就无法运行。公司的治理结构问题是公司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公司治理结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公司治理目标是公司治理机制优化的前提和方向,公司治理目标引发了广泛的争论,从趋势看,股东利益最大化终将会被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所替代,而这一新的公司治理目标对公司治理结构及其机制设计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司治理变革应有助于公司治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现有的公司治理理论主要以公司治理结构为主要研究内容,是"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理论,这是基于产权关系的公司治理研究。本文经过研究认为,在组织关系不断网络化的条件下,公司治理主要注重公司外部关系的治理和协调,公司治理的本质是公司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协调,是超越产权关系的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2.
在改革前的原有企业制度中,我国劳动者作为企业主人,其利益一直由国家来代表,因此劳动者参与制度并不发达.在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进程中,由于法律地位的差异,即使在多边治理的框架中,劳动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力度和作用也不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劳动者承受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他们在公司中的地位和权益,亟待通过建立各项法律制度予以加强和保护.而劳动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正是提高劳动者在公司中的法律地位、维护劳动者在公司中的合法权益的有效制度.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是确保公司组织结构间合理权力分配和有效制衡的一整套的制度体系的安排,而审计监督则是捍卫这套制度所不可缺少的一种机制和手段。本文着重论述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促进公司治理,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真实、合法、合理、有效和内部制度的建设完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处理好公司股东、董事会、经理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公司内部治理的任务,处理好公司与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则是公司外部治理即国家治理的任务。规范这两种治理并确定其界限是国家治理过程中法律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施行和完善国家治理的基本途径和依据。对公司运行中国家外部治理予以法律规制,在整体上就是要明确区分政府职能发挥与市场调节两者的作用,尊重私法自治,保障公司法人的独立性;要规范政府职能,发挥其弥补市场不足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完善公司运行外部治理法律制度、公司管理人员股权参与制度、金融机构持有公司股权制度,合理规制公司运行的竞争性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5.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大学内部决策权配置、制衡的组织机构格局,及其权力运行的规则.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是大学治理发展的历史经验、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呼唤、突破高职院校发展瓶颈的现实诉求.为此,需要厘清高职院校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参与治理的基本准则;完善"三重一大"、行政事务、学术工作决策的体制机制,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科学合理地配置公司法人机关之间的职权是公司法理论中的一个永恒课题,本文深刻地揭示了依“三权分立”学说构建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缺陷,指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前提是确立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制度。并着力强调应体现公司中复杂利益群体问的制衡关系,以充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7.
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公司不仅仅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还应当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它集中体现了对公司本质的新认识、对人力资本价值的重视,符合经济民主化的要求,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公司应当推行职工参与制度,有效吸收职工参与公司内部治理;作为主债权人的银行应该有限地参与公司内部治理;但供应商、消费者、社区与政府却不宜介入公司的内部治理。  相似文献   

18.
公司治理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于保持或促进公司的创新动力和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 ,涉及到公司、公司股东、债权人利益得失问题 ,是公司成败的关键 ,倍受国际社会关注。目前正成为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和法律学家热心致力研究的重大课题。我国《公司法》第六条规定了公司内部治理的一般原则 ,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过于笼统、片面且存在若干不足与缺陷 ,在实践中难以充分发挥其社会效应 ,需要加以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企业并购中法人治理结构之磨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指企业如何按照分权和制衡的原则来管理公司 ,协调企业资本供给者和资本管理层之间的关系问题。公司治理实质上要解决的是因所有权和高层管理人员之间关系的问题 ,在并购中 ,公司治理结构法律成本体现为因经理人员与投资者、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潜在利益不一致而对并购权利行使和利益分配争夺产生的成本 ,可能包括以下诸如修改公司章程、股东之诉、股东派生诉讼、少数股东权益保护等引发的成本。在企业并购中追求的1+1>2的效果 ,决定了如何对合并企业进行磨合成为企业合并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周汉 《工会论坛》2004,10(4):73-74
公司治理是当前我国微观经济领域最重要的制度建设。国有企业存在的所有者缺位、“国有股一股独大”等治理缺陷 ,已严重威胁我国经济发展。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