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对苏格拉底的哲学与人格统一形成必然性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阐述苏格拉底哲学的基本主张、道德哲学等与其人格的相互渗透、交融、统一,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一个哲学人格化和人格哲学化的过程.苏格拉底的哲学与人格的统一给我们以深远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苏格拉底之后的哲学则重点关注伦理、道德、人性和神性方面。“德性即知识”这一命题是其德性论全部理论的概括。而对苏格拉底德性论的探讨历来都是理论界的重点和热点。中国哲学界对于苏格拉底的“德性”(arete,美德)和孔子的“仁”的比较更是百余年来中国哲学界长久的讨论热点。然而随着人们认知程度的深入和社会实践的演变,各种角度和立场的解读仍然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人心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失范越加严重,我们的生活当中充斥着虚无的价值观、以及对人生强烈的无意义感。这种现象的实质就是一场"道德文化危机"。当前,如何有效地进行"道德重塑"是众多研究学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当代道德哲学传统重新审视具有重要意义。康德德性义务论当中体现的道德哲学对道德的本质进行了深刻揭示,彰显了人的道德意义与道德价值,对精神家园的重建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对康德德性义务论进行深入探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康德德性义务当中的道德哲学。  相似文献   

4.
冯契哲学中对自由的阐述应该包含自由是一种境界和自由是一种过程两重含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由思想同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结合的产物。实现人的自由需要以真、善、美的价值内化德性并指导实践,以"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为方法论原则,培养平民化的自由人格,使平凡之人也能够获得自由。  相似文献   

5.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强调道德行为者的品质特征一面.近年来,人们在反省西方近现代"规范伦理学"一些流弊时,提出要重新推介亚氏伦理学的价值.本文指出,亚氏的"德性论"与种种后起的"规范说"固然论题各异,但其中又显现着理路上的脉络贯通之处,这就是长期左右着西方伦理学研究方法的那条普遍主义形式化的认识路线.为对亚氏理论的实质有一个较准确的判断,文中以孟子的哲学立场为据,分三个层次对两种"德性"观的不同特点做了分析.进而认为,在"德性"问题上亚氏和孟子各自持有的"理论旨趣"或"实践感"值得人们深思;对亚氏伦理学及其对西方人感悟道德的方式所具的深刻影响,更有必要引发一种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6.
西方历史观念的发展及其现代性危机,最终导致对与错、善与恶之间价值标准的消解.列奥·施特劳斯主张回归柏拉图的苏格拉底哲学,重估西方哲学史,并将其改写成回复自然权利的政治哲学史.在他的"魔眼"里,哲学的重要性和自然的不平等,成了消解现代性危机和批判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论的"利器",由此凸显其与马克思主义的高度紧张和对立.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种理论创新,其关键在于反思,即对于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反思,对于固有理论中的矛盾的反思。冯契在这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他通过反思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一,突破了传统的认识体系,提出了广义认识论,并且形成了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融通的新哲学体系;其二,突破了传统哲学教科书体系,将人的自由作为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并对中西自由观的不同特点进行了分析;其三,形成了通向自由之路的方法和人格培养理论,即"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其四,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左"的错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高度阐发了当今中国"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他的理论创新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证明了反思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苏格拉底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而且对法律有着崇高的信仰,他坚信法律是神圣的,因而在国家法律信仰面前选择了死亡,这种信仰,正是苏格拉底对雅典法律高度信任的情感.苏格拉底认为他和国家之间有神圣的契约,这是他所不能违背的.在他看来,法律是正义的体现;守法和正义是同一回事;因而都神圣不可侵犯.他宁愿接受死亡,也不愿出卖自己的人格去干一件有渎正义的蠢事.他崇高的法律信仰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当代社群主义政治哲学的主将、美国著名的思想家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在对当代新自由主义的规则正义理论否定性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德性正义理论,开启了从道德视角论证正义理论的先河。德性正义理论主张:社会正义应是一种基于实践之上的德性或美德,这种德性正义是具体的、发展的和多元互竞的,而且主张应得是正义分配的终极原则。  相似文献   

10.
古代著作家们关于苏格拉底活动和思想的记录性材料,是最真实可靠的;对材料进行研究的最可靠方法是按照古代著作家们所理解的原则和方式来阅读和理解;神在什么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是最聪明的人的问题,促使了苏格拉底由崇尚自然到追问人生意义的转向;在认识自己灵魂的过程中找到了一条不同于自然哲学家们探索自然整体性质的新途径;首要的道德责任是照料好自己的灵魂,使它尽可能的善;首要的智慧就是通过对话的辩证法认识善的知识;创建了以自然为基础和以理性为核心的灵魂秩序这种理性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推开哲学的大门时,许多人急于看到的是自己略为熟悉或颇为喜爱的柏拉图,可是因此而忽略那位终其一生以自己的言行履行着正义的先哲,那位德尔菲神谕启示下最聪明的人——苏格拉底,实在是让笔者不忍为之的事。因此,今天,就让我们先耐下性子,从这位哲学的殉道者开始;让我们穿上宽大的袍子,回到二千五百多年前的雅典,回到苏格拉底时代。我们可以设想自己是学生克里托,或崇拜者阿尔西比亚德斯,或者是些非亲近的其他人,总之,让我们徘徊在这位伟人的身旁,陪他走完那段光辉的岁月,并且我们将从他生命的终结来开始今后的哲学之旅。  相似文献   

12.
哲学咨询是咨询师用哲学理论改善来访者心境的活动。哲学咨询的主要局限体现在只用哲学理论改变来访者的认知。哲学咨询实践者声称哲学咨询是对苏格拉底传统的回归,但苏格拉底所行之事是证伪某些片面之见而非证实某种观念,他也没有像哲学咨询师那样利用智慧谋取金钱。哲学咨询只是一条从象牙塔通向菜市场的新建通道,并无丰富的实践历史经验可以借鉴。虽然当前欧美哲学咨询运动声势浩大,然而哲学咨询行业本身受到许多质疑,其在中国的发展还有不少障碍。  相似文献   

13.
康德的幸福观以人的两重性为哲学基础,以理性主义为判断原则,超越了以往的幸福观念,主张德福统一,认为只有与德性匹配的幸福才是有价值的,有德性的人才配享幸福,德性是幸福的至上条件,并强调,从义务出发而做出的行为,就可以在效果上成为他幸福的途径或方式.认真分析康德的幸福观,对当代人如何配享幸福及如何实现幸福有着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人是有智慧、有认识能力的生命存在物.因此,人才能真正成为世界上具有创造能力的主体.人不仅能认识外在事物,同时也能认识主体自身.人为什么能认识外在事物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人的认识本质及其能力的局限是什么?人的思维认识这朵"宇宙间最美的花朵"(恩格斯语)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其奥秘是什么?"认识你自己",成为了自古以来不同时代的哲学家不断探求与追问的永恒主题.应该说,自哲学认识论产生以来,不同社会时代的哲人对人的认识本质、认识活动形式、认识活动过程与阶段等问题有过较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的教育哲学,是他的整个自由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其基础是他一直倡导的学术自由思想。他明确地反对思想学术"定于一尊",反对学界"宗师一统",而主张"学界各派并立"。在谈到教育思想时,梁启超明确主张"精神教育者自由教育也",由此,他提出了"尽性主义"的命题,即认为应该把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作为教育的最重要目的;与此同时,他还要求每个受教育者,必须注意保护和培养自己的自由意志,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的价值;此外,梁启超还提出了"趣味主义"的教育思想,在他看来,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种"趣味教育",他认为,成功的教育事业,全在唤起受教育者的趣味,培养人们对做学问的乐趣,这才是教育家最大的本事。梁启超的自由主义教育哲学,无论是"尽性主义",还是"趣味主义",都是对传统教育思想一种尖锐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现代新儒家与现代新儒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现代新儒学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人们通常习惯于把以熊十力为代表的德性儒学当作现代新儒学,其实那只是狭义的.应该把它的研究框架加以拓展,从而形成广义现代新儒学,即以梁漱溟新孔学为总论,分为四个板块:德性儒学、政治儒学、心灵儒学、实学.在这个"一总四分"的新框架中,后三者应该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苏格拉底以人的自我生活和社会生活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由此开启了人生哲学之路,为哲学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几十年来 ,我国哲学界基本上把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当作一种世界观哲学并加以认识和评价。其实 ,从其本然状态来看 ,与其说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世界观哲学 ,毋宁说它首先是一种道德哲学。这样的认识和评价 ,可能更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 ,更有利于提高相关研究、教学和宣传工作的科学性 ,最终有利于在更好地承当现代西方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理应承当的既帮人求真、又助人致善的人文作用的同时 ,增强自身的生命力和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易传>以其高度哲学性、高度原创性的卓异学术文化点化力,将<周易>由一部卜筮之书提升为"极天地之渊蕴,尽人事之终始"的宝典,并进而透过三陈九卦的方式,阐发了一系列它所认定的正大人文理念.<易传>指出,大<易>诞生干忧患,晓示人们应以理性、深沉的忧患意识和真切、浓郁的人文情怀,在"人文化成"的价值理想的导引下,不断加强自己的德性修养,提升自己的德性品位,丰富自己的生命内涵,以忧患而自处,并借此开创自己无限光明的人生未来.  相似文献   

20.
西方哲学发展到苏格拉底阶段,渐渐显现了其内在的价值转向。与此同时,哲学关注和研究的核心出现了新变化,哲学研究的视角出现了新转变。在内在理路上,苏格拉底人学转向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