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脚步     
半月大事■宁夏出台种粮农民直补新政策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发展,自治区政府日前发布公告,就2010年对种粮农民予以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发放将通过农民补贴网,采取一卡通形式,于4月10日前一次性全部兑付给农民。公告说,今年中央财政继续对种粮农民给予农资综合直接补贴,我区按照种粮农民承包耕种的耕地  相似文献   

2.
《江淮》2012,(9):11-12
当别人外出务工、抛荒土地的时候,葛浩新却下定决心包地种粮。多年来,他依靠科学技术,谱写了年产粮食超万吨的种粮传奇。"成功之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葛浩的农业发展之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一部分土地出现了抛荒。1998年,葛浩新决定利用自己的特长,承包闲置耕地发展粮食生产。葛浩新把周边100多亩闲置土地整合起来,当年就赚了几万块钱。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葛浩新承包的土地也从起初的100多  相似文献   

3.
半月大事     
《共产党人》2010,(6):15-15
宁夏出台种粮农民直补新政策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发展,自治区政府日前发布公告,就2010年对种粮农民予以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发放将通过农民补贴网,采取“一卡通”形式,于4月10日前一次性全部兑付给农民。公告说,今年中央财政继续对种粮农民给予农资综合直接补贴,我区按照种粮农民承包耕种的耕地面积,水地每亩补贴57元,  相似文献   

4.
博识文萃     
280亿以取消“三提五 统”等税外收费、改革农业税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自2003年在全国全面铺开以来成效显著。全国农民普遍“减负”30%以上,共计减轻农民税收负担280亿元左右。 74元粮食直补政策的 贯彻落实,使近6亿种粮农民直接享受到国家政策带来的实惠。今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快速增长。据统计,13个粮食主产省(区)通过粮食直补补贴农户13892万户,平均每户增收74元。  相似文献   

5.
种粮补贴涉及到小麦直补、玉米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等,是国家为鼓励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而采取的一项强农惠农政策。然而,由于监管存在薄弱环节,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县、乡、村基层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贪占种粮补贴等惠农资金的现象。纪检监察机关在办案中调查发现,涉及粮食直补的案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有的农村基层干部以种种理由截留、克扣种粮农民的补贴款。如闻喜县礼元镇偏店村原村委主任梁某,未按照本村群众实际种粮面积进行统计,从2008年到2011年,累计克扣村民小麦直补款32561.2元,被开除党籍,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相似文献   

6.
<正>"谁种粮,谁受益"。宣汉试点调整粮食直补政策,按种粮面积补贴,大大地激发出种粮农民的积极性2014年1月9日上午,大巴山区深处飘起了纷纷扬扬的小雪,宣汉县花池乡大池村的数十位村民围坐在火堆边,熊熊的炭火使院坝充满了浓浓的暖意。"谁种粮,谁受益",当聊起粮食直补政策调整后带来的变化时,大伙儿七嘴八舌争着发言。六组的种粮大户蒲胜雨掩饰不住一脸的兴奋:"我种邻居的地三四年了,还第一次拿这  相似文献   

7.
李健 《实践》2008,(6):40-40
2008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继续加大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力度,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对此,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农牧处李健同志就今年农资综合直补政策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解读。问:我区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继续加大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力度,这一政策在我区落实得如何?答:2008年,国家财政将继续巩固、完善和强化各项强农惠农财税政策,突出加强农业基础,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  相似文献   

8.
彭瑞林 《新湘评论》2012,(20):26-27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为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巩固国家粮食安全,继取消农业税后,出台了一系列粮食增产的政策措施,如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双季稻补贴和因农资涨价的综合直补(以下简称粮农补贴)。  相似文献   

9.
彭瑞林 《学习导报》2012,(20):26-27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为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巩固国家粮食安全,继取消农业税后,出台了一系列粮食增产的政策措施,如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双季稻补贴和因农资涨价的综合直补(以下简称粮农补贴)。  相似文献   

10.
于佩常 《奋斗》2013,(10):48-50
土地流转是指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入股、转包、转让、出租等形式,由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向种粮大户、专业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目的是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以适应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客观需要。中央明确指出:“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做好“引导”工作,也就是要充分认识当前土地流转的重大意义,破解土地流转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难题,积极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党的建设》2012,(10):56-56
背景:邓女士及两个女儿均为某村村民。2011年9月26日,该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承包土地进行调整。会议决定,如果某户有儿子,则该户的女儿及其子女不予分配承包土地。根据这一决定,邓女士及两个女儿均未分得承包土地,造成生活困难。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2011,(8):27
<正>惠农政策迁到生态移民新村的移民继续享受在原籍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调整直补政策,将种粮、良种、农资、农机等直接补贴覆盖生态移民新村,按扬黄灌溉区现行补贴标准执行。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要优先覆盖生态移民新村,对于入股困难户可实行赠股。500户以下的新村投放50万元,500户以上的新村投放100万元,1000户以上的新村投放200万元扶贫互助资金。在生态移民安置过渡期,把移民特困户优先纳入当地的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对符合当地低保条件的移民要做到应保尽保。  相似文献   

13.
<正>"王凤霞,今年你挣了多少钱?""也就5.9万元,再加上小麦直补共7万元吧。"近日,在农四师六十七团银行,女职工王凤霞一边数着兑现款,一边笑眯眯地回答着李梅的问话。王凤霞是1994年起开始承包土地的,由于不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4,(10)
<正>达拉特旗白泥井镇农民王五命,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鼓励下,发展规模种植,成了全旗闻名的种粮大户,201 2年王五命依靠承包的1 600亩耕地种植玉米、葵花,在当地创下了种粮户家庭年收入近80万元的纪录。抓规族生产提高士地利用率随着农村外出打工人数的剧增,一些土地无人耕种,出现荒芜迹象,王五命  相似文献   

15.
王炳春 《奋斗》2009,(12):38-39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是极其重要的“维稳”之举j国务院延长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期并实行“一免三补”,是非常及时的“富民”之举。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落实是躬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的具体体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新型权利,是伴随着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建立而生的。这一农民在实践中的伟大创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16.
将土地交给合作社,农民答应吗?入社后,农民收入提高了吗? “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依照这项原则,2010年5月,崇州市隆兴镇黎坝村十五组30户农户自愿以101.27亩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股,成立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到2013年5月,入社土地达506亩。2012年该社社员每亩平均分红1201元。2010年以来,崇州市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股成立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社,按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经营模式,从事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经营,有效解决了农村现有劳动力与现代农业要求不相适应、农村耕地经营粗放的问题,加快了现代农村发展步伐,促进了农民增收,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依然是他们实现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党和国家为了稳定农村社会。发展农村经济,采取了土地第二轮承包政策,出台和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对种粮农民进行了直接补贴等一系列措施,再加上土地承包权产生的其它相关权益的不断实现。经营土地已经成为农民安居乐业奔小康的主要经济手段。然而在土地承包过程中,一些农村却时有发生侵害妇女土地权益的情况。尤其是在城乡结合区域的农村,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紧缺,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承包法》肯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一项重要的具有物权性质的财产权。土地征收是政府行使的一项公权。由于公权的过于强大,土地征收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带来侵害。如何完善土地征收制度成为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春耕在即,天不等人。往年的春暖花开之时,正是农民最需要钱的时候,也是他们最犯愁的时候,粮食该不该种,该怎样种,都是他们面临的本不该面临的选择。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春天,农民不再为选择犯愁,因为种粮能致富!从中央到地方,粮食直补金的发放,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真正过上了粮农的春天。  相似文献   

20.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诸多二元.对其进行深入剖析,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之法律制度,以便达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符合"条件、自愿、规范、有序、依法"之客观要求和真正实现维护流转各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