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基层党组织直接面对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贯彻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第一战斗堡垒,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第一道关卡,更是破解三农问题、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农村基层党组织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强不强,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声誉,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牢固。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进一步提高为民服务能力,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必须实现“五个有”。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8,(7):9-9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健全了,搞活了,基础打牢了,有了亲和力、凝聚力.就能产生创造力、战斗力。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突出抓好工作基础薄弱村的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  相似文献   

3.
《党课》2009,(9):8-8
农村基层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越是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越是社会矛盾复杂,越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越要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要认真研究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在基层的战斗力、凝聚力,为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夯实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4.
许伟  鲍晓明 《新长征》2007,(10):54-55
几年来,前郭县各级党组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坚持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一起抓,极大地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先后2次获得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要求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要“学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农民工作的方法”。我认为,这种方法就是坚持群众路线的方法。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这一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同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样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获得最深厚、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乡。村党组织作为所有基层党组织中所占比重最大、覆盖面最广而且处于农村改革最前沿的两级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根据农村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提出:“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要真正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依靠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去落实。  相似文献   

7.
王和余  郭力 《新长征》2011,(1):38-39
白城市委站在打牢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高度,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强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创业的本领明显提高,农民群众发展致富的热情空前高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喜人变化,为加快白城崛起振兴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8.
王金龙 《新长征》2014,(9):28-29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密切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实的最基层组织。搞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繁荣、维护农村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许伟 《新长征》2006,(5):41-42
党的基层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作为我们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我们党联系群众、动员和组织群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非常繁重的任务。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农民党员的致富带富能力,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0.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竞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党联系广大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理论,同时在实践方面,各地基层党组织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成效,极大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了农村基层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徐锦 《理论导报》2012,(9):32-33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足党伞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足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是领导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力量。但是,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刎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呈现出党建工作形式化、  相似文献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实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和执政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基础在各级基层党组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农村改革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构建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农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关键是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领导农村全面发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和谐农村方面准确定位,寻求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既是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根本组织保障,更是承担引领农村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础力量。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要注重聚人气凝民心,以提升组织凝聚力,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推动农村转型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0,(5):45-45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广大农村党组织书记更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具体的贯彻和执行者,是党与群众、政策与实践的重要“焊接点”。要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培养、打造一大批“五型”村党组织书记。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07,(11):8-8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核心,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力量。各级党委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领导责任,健全组织体系,巩固组织基础,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要进一步健全组织体系,巩固组织基础。要创新设置模式。进一步探索完善在产业链、专业协会组织、  相似文献   

16.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在农村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和重要抓手。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而通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仍面临着政治功能淡化、组织作用弱化、队伍建设欠缺化、群众基础薄弱化、发展力量有限化等困境。新时代通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聚焦问题,靶向施策,对照新要求,精准发力,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组织执行力、团结凝聚力和发展推动力。  相似文献   

17.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巾,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既是党的建设在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体现。近年来,湟中县深入分析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没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研究制定相关对策措施。努力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确保基层党组织更好地担当起组织和领导新农村建设的重任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皇甫军 《实践》2010,(6):24-25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基层党组织直接接触和联系农牧民群众,影响与决定着党同群众的关系。因此,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密切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就要始终保持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意识,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民主建设,建立过硬的农村基层党支部班子,并不断创新对流动党员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支部生活》2008,(10):26-27
昔阳县实施“三培三带”工程.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引导农民致富、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强堡垒,“三培”活动增强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