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5 毫秒
1.
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信念让我们永不放弃。一位80岁的耄耋老人.一位有着54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在在职的40多年和离任的10年间.用自己质朴的德行感动着人们、感动若青海。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是“民族精神” ?“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 ,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 ,成为生活行为的最高指导原则。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 ,能够激励人心 ,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能起主导的作用。这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 ,并可简称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 ,二是能激励人们前进 ,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一个民族应该对于自己的民族精神有比较明确的自我认识。有的学者对民族精神作了更多方面的界定 ,认为一种思想、观念只有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才能称之为“民族精神”。这五个条件…  相似文献   

3.
在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烈士陵园,有一块不到一米高的花岗岩石碑,碑文只有7个大字:毛岸英烈士之墓。此碑向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叙说着一个普通一兵保家卫国、勇洒热血的动人故事,50年来成为树立在亿万人民心中永恒的精神丰碑。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五三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什么?怎样理解培育、弘扬民族精神在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如何在先进文化建设中培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就此,我们专门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同志。记者:为什么说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提出这个问题有何现实…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启蒙教育的好教材宣学一个时代,一个民族都需要有一种精神作为自己的思想支柱,用以团结人民同心同德,共同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这种精神需要从本民族自身的文化中提炼、凝结、培育,从而形成民族的感召力,奏出时代的最强音,贯注于人们的言行中,规范人们的道...  相似文献   

6.
10年的社区工作.她把一个共产党员的精神内涵浓缩在了一件件平凡小事之中,使人们从她的收获中,得到了对人生价值的发现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星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先锋。在践行党的宗旨中,他们用热血和生命铸造出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深深地融入人们的血脉、骨骼,乃至灵魂。在人民群众心灵的天空,他们是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时代之星!  相似文献   

8.
《党史纵横》2011,(7):1-1
人类文明的星空下,总有一种卓越精神辉映苍穹;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神奋进力量不可阻挡。 从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到成为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风雨兼程,高歌猛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奋斗、再奋斗的激昂旋律穿越辽远时空,在神州大地奏响。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总有几件忘不了的事,几个忘不了的人。冯军同志就是一个我永远铭记在心的人。尽管他已经去世13年了,但他的事迹,他的人品,他的精神,经常在我的脑海萦回,令人怀念。  相似文献   

10.
向良 《支部生活》2011,(11):50-50
在我们的身边,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却带给人们不平凡的感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施珏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他的患者,献给了他深爱着的医学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28年的真隋坚守,诠释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1.
艰苦奋斗是一种生活状态或者说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境界、品德和作风。它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内容。简单说一是“艰苦”,二是“奋斗”。胡锦涛同志2002年12月在参观西柏坡时强调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相似文献   

12.
霍庆涛 《当代贵州》2008,(13):10-11
英模事迹报告团所传递的“抗震精神”,在贵阳这座年初经历了雪凝灾害考验的城市激起了强烈共鸣。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热泪盈眶,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备受激励。6月18日省委大会堂,中央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团各位英模的报告感人肺腑。  相似文献   

13.
何冲龙 《学习导报》2014,(12):26-26
学习是提高个人能力与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党员干部的一项基本功。习总书记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深学细照笃行"的要求。学之思之,思之悟之,我有九悟。一悟:信仰信念信心——人生的"指挥棒"。人无信仰没有支柱,人无信念没有力量,人无信心不成事业。一个发展的国家,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这种支柱、精神和意志,就是信仰信念信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将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自觉行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坚定信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定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县只工作了一年半的时间,却用实际行动铸就了感天动地的焦裕禄精神。当年他亲手栽下的一棵棵幼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在中原大地根深叶茂,茁壮成长,人们亲切地称其为“焦桐”。“焦桐”是一个时代精神的象征,是矗立在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  相似文献   

15.
创新思维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我们要用勤奋的双手,拼搏的精神,创新思维,创造新的业绩.人的思维惯性很强,一个家族有一个家族的思维惯性,一个民族也有一个民族的思维惯性.有人发现一座无人居住的空房子外,一只鸟总是按时光顾.它站在窗台上,不停地以头撞击玻璃窗,每次总被撞回窗台,但它仍然坚持不懈.然而在鸟站立的那扇窗的旁边,另一扇却大开着,于是人们便得出结论:这是一只笨鸟.  相似文献   

16.
老兵情怀     
<正>在这块有着太多红色记忆的七十二团土地上,总有一方情怀,无关乎外在,只为了无愧于心,总有一些精神在细微之处,让我们感动,或许这就是人们称之的老兵情怀、兵团精神。"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保卫祖  相似文献   

17.
如今的莱西人都有这样一种切身感受:莱西这几年路越来越畅了、树越来越绿了、人们的精神越来越爽了——一座现代化的新莱西正在半岛腹地强势崛起。 有如此质的飞跃发展,靠的是什么呢?“科学发展,是莱西从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走向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所在。”莱西市委书记王久军说。  相似文献   

18.
总有一种精神让人们感动。这次感动我们的是一位已经逝去的普通警察。他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将人民警察的使命演绎成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说:“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这的确是至理名言。特别是离退休之后,能否继续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一个老党员、老干部来说,更是一个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20.
《新长征》2000,(7)
赵清爽、宋庆贵、马云华在2000年第8期《理论前沿》撰文指出 ,把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意识形态系统分析 ,其内在要素有三项 :(一)科学理性。指在科学活动和思维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精神和理性精神。科学理性精神作为一种新观念对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有着深刻的影响。它所表现出来的献身、创新、求实、协作以及批判怀疑等气质 ,能够有力冲出旧的传统观念、封建意识和教条主义所造成的精神禁锢和奴役 ,指导人们科学地思维、工作和生活。(二)价值伦理。指民族的价值观和道德伦理观。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建构形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