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琼 《人民公安》2013,(2):58-58
2013年1月21日.第23部007影片《大破天幕杀机》在中国上映。这部007影片在中国上映的最大噱头,就是无处不在的中国元素。 在007影片诞生至今的50年历史里,这是第一部到中国内地取景的007影片。上海、澳门、小岛……故事发生的6个重要地点里。和中国相关的竟然就占了3个。  相似文献   

2.
刘澍 《同舟共进》2009,(7):64-66
新中国电影史上,有两部被批判和封杀的影片格外引人注目:一部是建国初期被直接点名批判的《武训传》,另一部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大写十三年”的荒唐口号中被人为扼杀的《鲁迅传》。而这两部影片,又都与被称为“中国男星第_人’的赵丹直接关联,因为两部影片的主演正是他……  相似文献   

3.
王成 《小康》2005,(12):78-78
《中国海的怒潮》(1933年)导演:岳枫影响力:这部影片是中国电影史上较早反帝反封建主题的影片之一。影片中的渔民们为保卫中国领海,抗击日本侵略者而壮烈牺牲,表现出深沉的爱国情感和伟大的民族精神。该片是1933年“左翼电影年”中优秀的作品之一,影片冲破重重封锁上映之后,在人民群众中间激起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风云儿女》(1935年)导演:许幸之影响力:影片描述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青年的精神状况及社会意识,向全国人民传达了抗日救亡的号召。在当时国民党政府严厉禁止拍摄抗日影片的政治形势下,这种呼声尤其可贵。由聂…  相似文献   

4.
久仰战海虹老师很久了,金秋的北京,在战老师的工作室,我们有幸对战老师的创作做了一个访谈。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据重要位置的作品竟然出自于一位女性之手,这双手不仅丰富了影片的人物感情,塑造了许三多、刘跃进、张思德、毛泽东这些个性独特的形象,更是在影片的节奏和技巧上充溢了电影的张力。更重要的是,这双手凝聚着对电影艺术的热爱,对电影剪辑艺术创作的坚持。正如战海虹所说,在电影圈里爬摸滚打这么多年,遍尝艰辛,曾经数次想过放弃,但是唯一丢不掉的就是对中国电影最真切的爱。  相似文献   

5.
警事画报     
讲述法制的故事讲述警察的故事JINGSHI好逸恶劳去敲诈勒索钱财酿苦果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反映“打拐”题材的立体声彩色电影故事片《跟我回家》自10月11日开始,陆续在南昌、宜春、赣州、九江、新余、萍乡等地巡回放映,到目前为止,观众达到10余万人。《跟我回家》这部影片是由江西省公安厅、江西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影片叙述公安民警石万山历尽艰险,成功解救一对被拐卖农村小姑娘的故事。故事围绕“打拐、维权”的主题,生动地揭示了人民警察大智大勇、无私奉献的精神,唤起了人们对人间正气和人权的追求。据悉,影片在全省各…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电影流向探测孙钦华中国现代电影,指七十年代末以来的新时期电影,它正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现代电影发展至今,大约经历了15年的时间。15年来,无论从影片生产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看,都远远超过建国以来到现代电影诞生前的27年的成绩。从数量上看,...  相似文献   

7.
国内要闻     
正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首映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大型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2月27日举行了首映式。该片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顺应时代的呼声,深入到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将祖国的发展和成就呈现于大银幕上。影片将于3月2日在全国上映。影片不仅记录了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一个个非凡的超级工程,还展示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全球最大的海上钻  相似文献   

8.
周琼 《人民公安》2013,(Z1):58-59
2013年1月21日,第23部007影片《大破天幕杀机》在中国上映。这部007影片在中国上映的最大噱头,就是无处不在的中国元素。在007影片诞生至今的50年历史里,这是第一部到中国内地取景的007影片。上海、澳门、小岛……故事发生的  相似文献   

9.
王倩 《今日广西》2007,(5):60-62
奥斯卡的影响力似乎在下降,但这不影响在大洋此岸的我们对它的持续关注。首先,我们在2月26日这份获奖名单里发现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那就是荣获最佳纪录短片奖的杨紫烨;其次,本届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双料大奖的影片《无间道风云》也与香港影片《无间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四川简讯     
●今年4月,由美国驻成都总领事葛康先生牵线搭桥,国际心连心机构首次在中国进行国际捐赠活动,将价值600万美元(重36吨)三万余箱六十多个种类的药品运到成都,无偿捐献给四川人民,这批物资已分送到成都币及郊区九间医疗机构和自贡等七个地区。●由峨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历山巨片(鸦片战争)6曰9日在东苗吸,6曰11日在自港苗吸。欧片是中国电影工作者为迎接香港回归祖国献上的一份厚礼,影片用历史唯初主义的观点,高屋建颌地表现了15O年到鸦片战争焰末。影片已陆续在中国g大城市‘香港的g电影院、亚洲区世男g地上吸。●成都至雪港集装…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在中国电影史上有许多值得记住的"第一": 第—部由中国人拍摄的影片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景丰拍摄的《定军山》。第—位走上银幕的中国演员 1905年在《定军山》中出演主角的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第一位走上银幕的中国女演员 1913年在影片《庄子试妻》中饰演侠女的严姗姗。  相似文献   

12.
爱情叙事是整个中国电影的现代性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元素。考察中国电影史,爱情叙事始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1956年出品的《铁道游击队》这部影片,不仅在其爱情叙事上有自己的特殊性,更重要的是在其历史性上更是对一个时代的怀念,这是一个有可能产生相当辉煌但是却并没有到达相当高度的历史时代,一个充满着希望但是最终却是充满着遗憾的时代。在其现实性上,对于当前的红色经典的改编,更应该有其独特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成 《小康》2005,(12):79-79
《小玩意》(1933年)导演:孙瑜影响力:影片描绘了以制作玩具枪炮为业的叶大嫂一家的悲剧生活,并揭示出这一悲剧的真正根源在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影片上映之后,业界大为震动,尤其是影片结尾处,叶大嫂冲上街头,发出抗日救亡的呼声,深深地震撼了观众的心灵。该片同时也在商界引起了从业与救国的反思。《渔光曲》(1934年)导演:蔡楚生影响力:影片以东海渔民徐家的家庭悲剧为主线,贯穿了1930年代中国的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影片通过船主之子何子英这位新工商从业者的形象,探讨了“实业救国”的理想问题。影片上映之后,观众对农民的凄惨…  相似文献   

14.
姜文的电影《让子弹飞》上映后引起热烈反响,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让子弹飞》采取了开放式类型创作模式,调动多元素的类型元素为影片主题服务,本文将细致分析《让子弹飞》中类型元素的运用,剖析开放式的类型创作模式。2010年底贺岁档,姜文执导的电影《让子弹飞》一举拿下7亿票房,刷新了中国国产电影的票房纪录。《让子弹飞》不但在票房上取得成功,在观众评价中也取得极好的口碑,这是中国电影一个难得的电影现象。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6,(24)
正这部纪录片,只有短短的27分钟。它包含的信息量是如此巨大,让观看者只觉得太过短暂。新西兰驻华大使麦康年介绍说,这部影片于1958年在新西兰国内上映,很多的新西兰民众当时在电影院观看了这部影片。50年代的新西兰民众对于中国是不了解的,而这部纪录片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或多或少改变了新西兰人对于中国惯有的印象就在今年5月,新西兰驻中国大使馆举行了一部关于中国电影纪录片的媒体放映会,这部纪录片的名字叫做《走进红色中国》,它是由新西兰电影制  相似文献   

16.
最近在“百部爱国主义影片展播”的活动中,我重新观看了历史片《火烧圆明园》,得到了一些新的感受。影片展现的是186o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清代皇家园林、皇家博物馆——圆明园的情景。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血战八里桥”,这悲壮惨烈的一幕,是清廷反抗侵略者的最后一击,数万八旗将士全军覆没。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长矛与弓箭敌不过洋枪洋炮,清兵尽管勇猛,但对远方射来的枪弹无可奈何。在嘶嘶的火枪声中,他们一个个身中数弹,马失前蹄,成了敌人的活靶子。最终,英法联军凭借自己先进的武器,以微弱的损失赢得战争。英法联军…  相似文献   

17.
《唐山大地震》是冯小刚在商业电影上的又一次成功。虽然在题材上它不是冯小刚所擅长的喜剧题材,但由于在叙事策略和价值观诉求上能契合观众的心理需求,这部影片在遭到不少批评的同时也在票房上获得了成功。本文以"叙事"作为切入点,分析了这部影片在叙事结构、人物塑造以及情节设置上的特点,认为在叙事策略上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心理需求是《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在商业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金燕 《今日广西》2007,(7):38-41
2006年.中国平均1.1天就生产一部故事影片。而实际上.能上院线的.仅仅是这个数字的13.23的国产电影在院线外艰难徘徊,它们只能通过音像出版及电视播映“象征性生存”。  相似文献   

19.
2009的中国电影,注定要以一个历史的视角完成对于自身浓墨重彩的叙事。《南京!南京》与《拉贝日记》的先后出炉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对于历史题材的反思和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双重阐述。在历史的多样叙事和电影类型的不断强化中,历史题材影片获得了新的表达纬度。用影像表达历史、建构历史、树立国家形象成了当下影视行业的自觉雅好。这也给当下的中国电影提出了挑战,用什么样的电影可以清楚准确的表达国家形象、建构国家想象?类型电影的嬗变也许是中国电影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20.
在今年第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全景中国”单元中,展映了中国电影史上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其中有我国第一部重点描写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传奇人生的建国六十周年献礼片《袁隆平》。影片《袁隆平》描写了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进行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科学研究,并取得杰出成就的风雨历程。导演史凤和运用国产片创作的许多创新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