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浙江省林权抵押贷款以毛竹林居多,当前林权抵押不良贷款呈频发态势,现行司法制度对处置抵押毛竹林问题捉襟见肘。从毛竹林生长、采伐的特性以及林农土地保障的角度看,实行抵押毛竹林强制拍卖制度是解决当前林权抵押不良贷款问题的有效方法。抵押毛竹林强制拍卖应采用"收益现值法"进行评估,要充分平衡债权人、债务人和买受人三者之间利益关系,合理确定拍卖年限,放低竞拍门槛,从而使各方当事人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刘伟 《今日浙江》2013,(3):56-56
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扶林政策的陆续出台。2012年2月1日,《浙江省林权流转和抵押管理办法》出台.吸引越来越多的浙商参与林权投资。  相似文献   

3.
将林权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规范实用的林权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林权信息化管理,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如何进一步规范山林地籍档案管理,消除山林纠纷隐患,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林权抵押贷款"增量扩面",已经成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个崭新课题。在林权信息化试点中,我县率先于全国、全省探索出"林权IC卡",破解了林权抵押贷款手续繁杂的难题,创新了林权抵押贷款模式。  相似文献   

4.
林权抵押贷款的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权抵押贷款既有利于盘活丰富的林业资源资产,满足林农发展生产资金需要,解决林农融资难.又有利于拓展金融市场,提高贷款抵押率,防止信贷风险.然而林权抵押范围较狭窄,林权抵押贷款评估登记不规范,抵押权实现难等法律问题正制约着林权抵押贷款的健康运行.扩大林权抵押范围,规范林权抵押贷款评估登记以及完善抵押权实现的法律措施实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3月21日下午,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关于林权制度改革情况和森林法修改的情况汇报会,会议由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何述祥主持,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金山、  相似文献   

6.
陈晓燕 《前沿》2014,(19):183-185
内蒙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2004年开始试点,到2009年全面推开,改革成效初显。本研究探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问题及下一步深化改革的对策,进而为内蒙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和相关政策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维炜 《中国人大》2011,(10):18-21
有“第三次土改”之称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下简称林改)已在全国推行两年多,其间,作为农村改革的延伸,林改激活了林业发展的潜能,给亿万农民送去了致富的新希望。时至今日,改革棋行中盘,及时检验和总结林改效果,运用有力的监督推动改革的纵深化发展正当其时。前不久,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关于集体林权制...  相似文献   

8.
7月14日正式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内容,国家林业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对《意见》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9.
中国集体林权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集体林权改革涉及集体林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落实,与从事林业生产的村民利益息息相关,如何搞好集体林权改革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国家开始在部分省实施农村集体林权“试点”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改革也存在不少忧患。本项研究通过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集体林权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维炜 《中国人大》2011,(10):22-23
根据中央的预定目标,我国从2008年起,要在5年时间内,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目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是由于这场变革是对农村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困难和问题也接踵而来。全国人大农委调研报告指出,一些地方仍存在改革不彻底的情况;林权抵押贷...  相似文献   

11.
微博的普及使用为公安机关开辟网络前沿阵地带来契机,以公安微博为切入点,公安机关主动关注网络民意导向,积极收集网络社情民意。公安微博的用户数量及分布保证了网络民意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即时传播方式保证了网络民意的实时性和迫切性,双向互动沟通方式保证了网络民意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公安微博是民意主导警务的实践创新,在深化警务公开、完善公共服务、汇集社情民意、宣传及塑造警察形象、引导网络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已经提上议事日程,行政公益诉讼何去何从,已经到了无法回避的地步。近年来。围绕行政公益诉讼问题可谓是观点纷呈。热吹捧者有之,冷思考者有之,反对者也不乏。为了使得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最终确立有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尚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这里发表的一组笔谈是黄学贤教授主持的司法部项目《行政公益诉讼研究》(06SFB5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由于是笔谈,课题组成员(黄学贤教授的两个研究生:陈峰、廖振权)观点不强求一致,其宗旨是为《行政诉讼法》的修改提供一孔之见。本刊将分上、下两部分对其予以摘登。  相似文献   

13.
《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已经提上议事日程,行政公益诉讼何去何从,已经到了无法回避的地步。近年来,围绕行政公益诉讼问题可谓是观点纷呈。热吹捧者有之,冷思考者有之,反对者也不乏。为使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最终确立有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尚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这里发表的一组笔谈是黄学贤教授主持的司法部项目《行政公益诉讼研究》(06SFB5007)的阶段性成果,本刊分上、下两部分刊登。由于是笔谈,课题组成员(黄学贤教授的几位研究生:唐小娟、杨新登、李晓玲等)观点不强求一致,其宗旨是为《行政诉讼法》的修改提供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既拓宽了公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同时也为负面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创新社会管理的时代背景下,公安机关如何提升自身舆论引导能力建设,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对公安机关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和谐以及自身职能的发挥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探讨了公安机关在信息时代提升自身舆论引导能力建设的具体途径,减少负面信息对公安工作的影响,实现公安机关对社会的和谐治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司法判决塑造公众法治观念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能性。司法判决可以改善法治环境和人文条件,矫正传统清官文化与法治观念的错位与背离,可以使公众明晰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疏离与亲和,可以为公众行为提供合理的预期结果,这是司法判决塑造公众法治观念的四个内在机理。公众朦胧权利意识的觉醒、互联网时代下的司法红利、裁判文书的公开以及司法判决的科学性化倾向是司法判决塑造公众法治观念的四种外在驱动力。司法的良性发展,个案确认以及固化一般规则,发挥指导性案例的指导作用,导引网民以及媒体理性参与和践行案例法治文化实践是司法判决塑造公众法治观念的5种必经路径。  相似文献   

16.
如何应对公安机关网络舆论危机,已经成为公安工作中必须面对和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一个基本的共识是沟通应当成为公安机关网络舆论危机管理中最重要的工具。然而,公安机关只有梳理当前危机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树立民主宪政、行政法治、执法为民等理念,增强网络危机的沟通技能,培植网络危机沟通的中坚力量以及推进网络危机沟通的制度化建设,才能保障危机沟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连续发生的校园安全事件,把人们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了如何保障学校安全,师生人身安全的问题上。发挥治安学科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的独特优势,同时利用法学相关理论,重点围绕对学校现有治安权(也可称为安全管理权)的分析和强化路径展开,探讨通过落实现有治安权和专门立法(如《校园安全法》)授予学校新的治安维护权(或称一定限度的执法权),赋予学校保卫人员有限的治安执法权,将学校治安权适当扩展到校园周边,赋予保卫人员一定的警械使用权等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各种涉警负面新闻不断见诸媒体,警察形象危机也因此频频发生,给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和声誉带来了极大损害。当危机事件发生时,如何正确地回应媒体和公众的质疑,通过引导舆论来进行有效的危机公关,已经成为一个全新而紧迫的课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文章重点从公共关系的角度,对当前警察形象危机中的舆论引导策略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雪竹 《青年论坛》2011,(6):130-133
新闻舆论工作在影响社会舆论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是事关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课题。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是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创作生产更好更多精神文化产品,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的重要任务之一。正确认识与准确把握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舆论工作的新使命和新要求,研究解决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施阳 《青年论坛》2011,(4):114-116
市政公用事业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城市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技术上和观念上的原因,人们普遍认为市政公用事业必然由政府来建立和经营,而这易于形成垄断。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经营市政公用事业的弊端也愈来愈显现。因此,市政公用事业的反垄断规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