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响 《民主与法制》2011,(21):56-59
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号实庵,安徽安庆人;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国共产党一至五大中央书记。1929年11月,因其坚持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被党中央开除出党。”九·一八”事变后,陈独秀因参加反蒋抗日活动,于1932年10月被国民党政府关押于南京监狱。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获释出狱,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既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政治理论家、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他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始人之一,更应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位的创始人。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朱健 《今日浙江》2011,(11):35-36
20世纪初中国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之一。从1920年2月陈独秀由北京来到上海,开展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开始,就有一批浙江先进分子积极参与创建党的活动。直至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以前,全国共有党员53人,其中浙江籍就有7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和浙江先进分子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深入到工人中去,了解他们的疾苦,并把他们组织起来,是中国先进分子筹备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步。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一贯重视工人运动。他是最早走近工人最早开展工人运动的先进知识分子之一。1920年初,陈独秀到上海后,就开始到工人中宣传革命道理。陈独秀高度评价工人阶级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他在各种工人集会频频发表演讲,称赞"社会上只有做工的人是台柱  相似文献   

5.
韩世杰 《传承》2013,(7):47-49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上极为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是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开山鼻祖。他曾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具有伟大的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对中国革命事业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他在临终之际仍念念不忘国事,牵挂着中国的劳苦大众,表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值得后人永远学习与缅怀。  相似文献   

6.
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十月革命爆发后,李大钊最早在文章中对资本主义制度提出怀疑而主张向俄国十月革命学习。他是当时知识分子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陈独秀也是当时知识分子中最  相似文献   

7.
陈独秀年满62岁时,于1942年秋逝世于四川江津县(现重庆市江津市)郊区。61年来,对陈独秀之死,众说纷纭,或日蒋介石所害,或日党内除奸,或日病死。到底陈独秀是怎样死的?而今,有几位80岁以上的江津人,当年与陈相熟,从另一方面回忆出陈独秀的死因,笔者以为是比较可信的。 据史料记载,陈独秀(仲甫)于1 880年出身于安徽省怀宁县(现安庆市),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21年至1927年期间,任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他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在党内搞宗派,进行反党活动,因此,于1927年11月被共产国际批准,开除出中国共产党。之后,以他为首成立了托派组织——中国共产主义联盟,  相似文献   

8.
覃文成 《传承》2006,(7):8-9,7
张国焘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他和陈独秀、李大钊一起创建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主持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是党的第一、二、四、五、六届中央核心领导成员和统率过8万红军的显赫人物。但是,张国焘却是一个品质恶劣、得势时不可一世、失意时摇尾乞怜,创建党却又背叛和危害党的势利奸佞小人。  相似文献   

9.
广州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六个地方共产主义小组之一 ,探讨广州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及其选出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 ,对研究中国共产党诞生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一、广州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 ,广东人谭平山、谭植棠、陈公博在北京大学文科学习 ,是北京大学文科学长陈独秀教授的学生。他们曾拜访陈独秀 ,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等问题 ,并表示接受进步教育。由于他们在课堂内外听过陈独秀及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的教育 ,思想上起了很大变化 ,逐渐接触到马克思主义 ,并投入“五四”运动反帝反军阀斗争洪流中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陈独秀,1942年5月27日病逝于重庆江津市鹤山坪。陈独秀身后全靠江津邓家的代表人物邓蟾秋老先生及其侄子邓燮康全力帮助,才得到妥善安葬。陈的灵柩于1942年6月1日下午1时30分安葬于江津城大西门外鼎山山麓的康庄,陈独秀的坟呈圆形,有墓碑,上刻写“陈独秀先生(1879年——1942年)之墓”。其实,陈独秀在江津一直得到邓家的资助。邓蟾秋的祖父邓石泉于1880年在白沙黑石山建成聚奎书院。许是家风影响,邓蟾秋一生虽积累了数百万元家财,却大多用于创办学校图书馆及资助贫苦子弟上学。1940年…  相似文献   

11.
<正>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很早就开始对农民问题有所关注。陈独秀是中共早期杰出的农民运动理论家,他非常重视农民问题,较早的把农民纳入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视野,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社会状况和农民问题,将农民参加作为中国革命的出路。一、陈独秀是较早思考农民问题的共产党人之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中心工作是开展工人运动。当全党普遍重视工人运动  相似文献   

12.
北京东城区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20号(旧门牌是箭杆胡同9号)既是陈独秀旧居,也是《新青年》编辑部旧址.这里是新文化运动主阵地之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重要场所.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早年留学日本,1915年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今天,只要人们谈论新文化运动,就不可避免地要提及陈独秀和胡适。如果说对陈独秀的评价曾有过不公允,但陈独秀作为《新青年》的创办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毕竟还是以革命家的身份站立于中国历史舞台上,而胡适却始终是以“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反面教员形象载入史册的。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进步作用不入正册,无论对全面评价胡适,还是对今人借鉴历史,吸取经验教训都是不利的。胡适因参加新文化运动而出名,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是以陈独秀1915年9月在上海创  相似文献   

14.
唐萍 《人民论坛》2013,(7):164-166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包括:他破除封建思想的桎梏,提倡民主与科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前提条件;积极全面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培养先进的知识分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干部基础;开展工人运动,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尝试等。  相似文献   

15.
商鸣臣  李波 《春秋》2009,(3):20-22
陈乔年,是陈独秀的二儿子、陈延年的胞弟、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1928年因叛徒的出卖被捕,狱中受尽国民党的酷刑而英勇不屈,最后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陈乔年在其短暂一生中,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少年磨练,留学改变了信仰 1902年,陈乔年出生于安徽省的安庆,童年和少年时代主要在安庆度过。  相似文献   

16.
李雅莉 《传承》2010,(27):6-7
大革命失败的主要责任实际上是共产国际和斯大林。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中共中央和陈独秀没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共产国际的"苏俄利益中心论"和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影响了陈独秀对中国革命问题的独立思考,干扰了陈独秀在一系列问题上的决策,而共产国际却把大革命失败的责任全部推卸到陈独秀身上。  相似文献   

17.
韩世杰 《传承》2013,(9):47-49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上极为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是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开山鼻祖。他曾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具有伟大的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对中国革命事业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他在临终之际仍念念不忘国事,牵挂着中国的劳苦大众,表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值得后人永远学习与缅怀。  相似文献   

18.
童贤东 《传承》2008,(12):14-15
陈独秀之所以能当选为中共"一大"的总书记,与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中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同时与共产国际的支持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孙金根 《传承》2014,(1):37-39
有人认为陈独秀在主持党中央工作期间实行"家长制",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当时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关系,使陈独秀难以搞"家长制"。陈独秀比较重视发扬党内民主,初步建立并较好地遵循了党内民主制度,有些还属首创。  相似文献   

20.
论陈独秀当选中共"一大"总书记之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之所以能当选为中共"一大"的总书记,与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中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同时与共产国际的支持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