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绍沧  周文录 《求实》2004,19(8):78-81
马克思没有明确讲过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明确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的是列宁 ,但是后来他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从资本主义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只能是从资本主义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从理论层面来说 ,把社会主义当作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近 90年来产生“左”的路线和政策的总根源。按照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设想建设社会主义 ,已经造成深重的灾难 ,这种灾难不能再发生了。建议停止使用“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的提法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把共产主义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列宁曾特别注意考察了经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的特殊性,提出了“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不发达社会主义”等概念,但没有明确俄国社会主义处在什么阶段。中国是在生产力相当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它处在社会主义的什么阶段上,党护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们党对此作过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总的来说,一直处在不完全清醒的状态。由于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偏差,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历史阶段,是邓小平…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严重失误就是加速过渡,没有充分认识到落后国家向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过渡将是一个长期的、多阶段的历史过程。现实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是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列宁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而只是处在向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过渡时期的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过渡时期长期性思想有助于我们清醒地立足现实,更好地把握未来。  相似文献   

4.
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共产主义社会分两个阶段:社会主义阶段和共产主义阶段。列宁在实践中发展了两个阶段的理论,对社会主义第一阶段的发展作了具体分析,首先提出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后又提出“发达的社会主义”、“完全的社会主义”。不过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当时  相似文献   

5.
现实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效和 《新视野》2002,1(5):10-12
一现实社会主义,或者说斯大林以来的社会主义,是没有完成马克思和列宁所说的过渡时期任务的社会主义。为了说清楚这一点,有必要对马克思、列宁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观,即他们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基本观点,作简要的分析和比较。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代替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有时被称作共产主义,有时被称作社会主义,二者在科学意义上是没有区别的。马克思预见的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基础上的社会,因而是消灭了商品生产、消灭了阶级和国家的社会。马克思后来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把未来社会主义划…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3,(7):18-18
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时就曾提出过一些原则性的设想。在《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马克思把取代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7.
列宁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探索,是列宁主义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运用于俄国社会主义实践,不仅明确区分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而且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自身也将经历不同发展阶段的思想.这一点,对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制度首先在一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国家建立以后,要经历哪些发展阶段才能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提出来的一个新课题。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尽管在《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预见到共产主义社会要经历“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9.
第一节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一、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马克思把代替资本主义社会而建立起来的新的社会叫作共产主义社会。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并且第一次科学地预见到在共产主义社会将出现程度不同的两个发展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通常,我们称前一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称后一阶段为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和列宁在与种种非马克思主义的论战中,从各个侧面阐述了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光辉思想。如果我们不善于从论战问题中把握其正面思想,只见论战问题不见阐述的正面思想,就不可能真正掌握马克思和列宁这些伟大著作中的共产主义社会阶段思想,甚至得到所谓马克思“无阶段论”思想和列宁“三阶段论”思想的错误结论。坚毅的“三阶段论”则是其中一例。(见《求实》1990年第2期) 理论界对马克思、列宁的共产主义社会两阶段思想存在的不同看法,其中一个原因是出自于对原  相似文献   

11.
列宁“一国建成”思想与斯大林“一国建成”论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国内战争结束以后,列宁发展了“一战”期间提出的“一国胜利”论,形成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的思想;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曲解了列宁的思想,提出了一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列宁的“一国建成”思想与斯大林的“一国建成”论之间,在产生基础、基本内容、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等方面,都存在着重大差别,应该将二者严格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江华  张运平 《求实》2006,(6):14-16
“和谐”思想自古有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就是:希望建立一个公平、正义,能获得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称之为“共产主义社会”。但中国共产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衡量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明确地提出来,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之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过渡期,共产主义社会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结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对其作了丰富和发展: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把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4.
刘永鹏 《世纪桥》2009,(15):5-5,17
邓小平理论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包括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列宁所阐述的社会主义社会理论前提下,回答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新问题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揭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亦即中国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特殊本质,但它又包含有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这一“典型形态社会主义”的共同本质。  相似文献   

15.
一、社会主义辩证法的源起社会主义辩证法一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均未明确使用过。但马克思、恩格斯根椐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他们所预见的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对社会主义社会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有过许多猜测性的论述,其中包含了不少关于社会主义辩证法的天才思想。列宁领导了近七年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斗争,把辩证法运用于社会主义实践,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国家任务的转变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斯大林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在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中的基石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论述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首先必须提到的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作出比较明确和全面的论述,第一次提出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将存在一个相当长的、相对独立的初级发展阶段,以完成独特的历史任务。应该说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之后,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否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不能说有系统而全面的阐述,但也不是没有涉及到这一命题,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比如有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晚期对俄国问题的看法,其中有一些重要观点至今仍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列宁更从理论  相似文献   

17.
翟昕 《世纪桥》2008,(1):25-26
社会主义“一国胜利”理论,经历了一个由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斯大林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提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必须“同时胜利”的同时,认为一国可以首先取得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胜利;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明确提出了“一国胜利”论,并进而形成了“一国建成”思想。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的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问题,也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对它的不同回答,将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乃至整个共产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上搞清楚社会主义社会应该经历多少个发展阶段才能到达共产主义,在实践中搞清楚本国处于怎样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是正确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在苏维埃俄国的实践中,在当前的中国,工人阶级执政党都非常重视解决这一问题.列宁在当时的实践中,就这个问题提出了重要的思想.邓小平在当前的实践中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发展了列宁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列宁在《共青团的任务》一文中,从建设共产主义的高度出发,围绕“学习是青年团和一般青年的任务”这一主题.深刻阐述了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习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任务、内容和途径的理论。该文启示我们.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把学习共产主义知识列为第一要务,掌握以往社会所创造的一切知识财富,国家和党要注重对广大团员青年进行共产主义道德的培养,加强共青团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一、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对资本主义的肯定性成果的充分享用马克思和恩格斯 ,对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 (社会主义 )的基本特征做出预测 :社会主义应享用资本主义的肯定性成果 ;在经济体制方面 ,认为国家组织生产 ,取消货币、商品和市场。列宁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 ,非常重视和强调学习资本主义的重要性。十月革命胜利后 ,列宁提出 ,无产阶级应该善于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的先进成果和有益经验建设社会主义。 1918年 4月召开的全俄中央执委会会议上 ,列宁对那种认为不向资产阶级学习照样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观点提出尖锐批评 :“有人在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