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病,一头脱了羁绊的怪兽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职业病目录》,规定的职业病共有10类115种。由于政府有关部门监控不力、企业违法生产及劳动者缺乏自我保护等原因。职业病犹如一只脱了羁绊的怪兽,严重地侵袭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安颖欣 《乡音》2012,(10):16-16
职业安全卫生是关系职工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也是企业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多年来,在各级党政和工会的共同努力下,职业安全工作采取积极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些地区、行业职业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特别是近年来群发性职业病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着劳动者健康,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公...  相似文献   

3.
《理论月刊》2006,(1):F0004-F0004
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创建于1970年,隶属武汉市卫生局,是武汉地区唯一一家预防,诊断,治疗职业病的专科医院,是全市职业病防治业务的指导中心,是经湖北省卫生厅审核通过,首家具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病诊断机构,预防性健康检查机构三个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4.
<正>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5号《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已于2015年1月23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主任李斌2015年3月26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规范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职业健康检查是指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的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5.
皖政办[2012]4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切实做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保障劳动者生命健康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强职业病防治监督管理工作通知如下:一、切实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地要将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政府重要工作日程,  相似文献   

6.
《人大论坛》2010,(3):10-11
“去年河南省新密市农民工张海超的‘开胸验肺’事件震惊中外,也引发全社会对劳动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反思及拷问。但是据我所知,直到现在,除了《尘肺病诊断标准》有所修改外,我国职业病防治模式仍然没有多大的变化,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切实加强或改进职业卫生工作,职业病问题已经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预防和治疗实在刻不容缓!”说起自己即将在全国人代会上提的另一个建议,孙袁代表一脸焦急。  相似文献   

7.
烈日炎炎,挥汗如雨。高温下应如何保证劳动者安全和身体健康,用人单位应该知法、守法、依法送劳动者一片阴凉。 一要把握法律规定的劳动者权益。《安全生产法》第6条规定,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第45条至47条规定,从业人员有权了解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存在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采取可能应急措施后撤离。不得因此降低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解除合同。《职业病防治法》第4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用人单位应创造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相似文献   

8.
代表微语     
《人民政坛》2020,(1):46-47
防治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职业病防治事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我省职业病防治形势严峻,一些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不健全、职业病防护设施投入不足、基层监管执法力量薄弱,与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要求不相适应。建议:一是开展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坚决防控职业病危害,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9.
黄梅 《人民论坛》2023,(18):64-67
数字劳动者作为一个独特的职业群体,已成为支撑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随着数字职业的不断演进和持续涌现,我国数字劳动者职业分类体系在细化与新生中重构。从数字职业结构看,当前我国数字劳动者呈现出三次产业全覆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广分布、第二及第四至第六大类全涉及、不同职业对技能水平与专业化程度要求有差异、传统职业与新兴职业并存、新兴职业流动性特征凸显等典型特点。与其他职业群体相比,数字劳动者的职业发展有其特定的规律,大致沿着“技能改进”,或“技术创新”“技术融合”“素质提升”等路径跃升,并日益呈现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相似文献   

10.
有了正确的思想,才能有正确的行动。每个劳动者只有在思想上形成一个正确的职业观,即具有正确的职业认识,高尚的职业感情,坚强的职业意志和远大的职业理想,才能在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浅析体面劳动与职业福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面劳动不仅是一种劳动要求,而且与职业福利密切相关,体面劳动的要求也是职业福利的一个重要内容。体面劳动作为一种职业福利,对于现阶段中国底层劳动者群体而言,可以改善他们的工作、生存状况;而对于社会其他职业群体而言,可以吸引、激励劳动者。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体面劳动应成为一种普遍福利,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福利。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第三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上述条款对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关劳动保障工作做了明确规定。近年来,随着我省沿海地区制鞋、箱包、工艺品等企业不断增加,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积极参与职业病综合治理,大力推进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制度,在加强女职工、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及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劳动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从最近省政府组织开展的全省职业病防治和劳动保护大检查情  相似文献   

13.
洪芳 《人民论坛》2015,(5):143-145
劳动者职业稳定权是劳动者基于劳动就业权所享有的,能够在某一工作岗位上持续稳定工作,没有法定事由不被解雇的权利。该权利并非法律规范明确规定的一项权利,但从宪法规定的劳动权和政府所担负的促进就业的义务中可推导出来。国家是职业稳定权的主要义务主体,但用人单位作为劳动关系的相对人,也具有无可逃避的义务。  相似文献   

14.
林嫦 《桂海论丛》2000,16(3):67-68
农村经济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懂技能的劳动者,这就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加强宣传工作,提高思想认识;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保证办学规模的扩大;优化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形式。  相似文献   

15.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和政府高度重视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保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初步建立起多层次保障职业健康的法律制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和制约,目前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建设与健康中国战略目标仍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专业机构"重职业病诊断治疗和患者赔偿、轻综合性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和预防性职业  相似文献   

16.
王林 《世纪行》2006,(3):32-32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目前我国职业病危害正呈现出转移趋势,一是由城市工业区向农业转移,二是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转移,三是由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我国职业病分布越来越广,而且农民工成为职业病危害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7.
当前社会,职业转换频繁发生于多种社会群体之中,其中有主动转换,也不乏被动为之。高频次的职业转换导出了对新职业的获得和职业适应问题。职业获得就是新的工作岗位的获取,职业适应则是指人们对在能力与心理等方面对于新的职业的适应情况,因此职业适应可以分为能力适应与心理适应两种。如果两者都适应,那么,转行者或者转业者的劳动效率就高,反之,其劳动效率就低。社会系统应采取如创业扶助、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职业指导和配套保障等相应措施,来提高劳动者的职业获得成功率以及职业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对职业转换者提供职业扶助。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办发[2009]217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职业安全健康事关广大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谐与稳定。近年来,随着全市经济快速发展,职业病危害事故和职业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职业安全健康形势十分严峻。根据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渝安监发[2013]106号各区县(自治县)安监局,各有关单位:为加强全市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生命与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1号)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了《重庆市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实施办法(暂行)》,并经市法制办审查登记(渝文审[2013]16号),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20.
李雪 《中国保安》2014,(12):70-70
职业枯竭,被认为是现代人的职业病,一般是指工作压力大而导致身心疲惫的状态,又叫职业倦怠。高发人群主要为工作压力大以及自我要求较高者,对自己长期从事的职业,会逐渐丧失创造力,并且伴随着价值感的降低,越来越感到身心俱疲。职业枯竭极易导致员工的工作业绩大幅滑落、消极怠工、频繁离职甚至转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