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在一般人看来,哲学与谍报工作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其实不然。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唯物辩证法不仅适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处处渗透于间谍情报工作中。科学技术与谍报工作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一个国家出色的科技情报活动会大大推动本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成果又会使谍报工作变得更加先进和现代化。 回顾国际谍报史,大量事实证明,卓有成效的情报搜集工作已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科学技术和推动经济建设的重要途径。究其原因,科学技术情报可以转化成巨大的生产力,甚至可以说,科学技术情报在…  相似文献   

2.
公元1600年2月一艘荷兰船漂泊到日本,船上的领航员威廉·亚当斯后来成为德川将军“最尊贵的顾问和情报员”。德川将军要求亚当斯派人“从遥远的外国搜集可能对天皇有用的情报,特别是有关外国阴谋方面的情报”。公元1603年日本的德川家康在江户设立了统治全日本的德川幕府,统一了间谍机构,将其编入“庭番”(幕府机构)内,建立了一支庞大的间谍队伍。公元1606年意大利商人通过重金贿买的办法,窃取到西班牙生产巧克力的秘方,打破了西班牙对巧克力生产的垄断地位。公元1613年英国设立了“谍报部长”一职,由安德烈·贝拉斯克斯·戴·贝…  相似文献   

3.
自冷战结束以后,各国谍报机关和组织之间明争暗斗的现象经常发生。然而,“9·11”事件之后国际谍报界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合作局面。究其原因,是恐怖主义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公害和公敌。“9·11”事件之后,美国从100多个国家获得了大量有关恐怖组织活动的情报。美  相似文献   

4.
时光倒转十余年,印度,这个举世公认的人口大国在国际谍报战的舞台上还只是个无名小车,其实力与美英法等“情报大国”相比.相差甚远。然而,时过境迁.在历经十余年振兴和发展之后,今天.印度正在向情报大国迈进。用高科技武装谍报工作近年来,印度非常重视将先进的科技成果运用到谍报领域,以提高其获取战略性情报和综合侦察的能力。他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发、研制从无人间谍飞机到间谍卫星等各类大型侦察工具,其中一些项目已获突破性进展。1989年底,巴基斯坦成功试飞了一架装备有红外线摄影机的无人驾驶侦察机,该机6行高度达3万…  相似文献   

5.
留希科夫是前苏联克格勃远东地区部长,掌握着远东谍报通信密码等大量机密。1938年5月12日,他叛逃到被日军占据的我国东北领土满洲里,被日军解押到东京。当时,莫斯科在日本刚刚成立的间谍组织“拉姆扎”的负责人佐尔格是一个具有德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双重党籍的双重间谍,他应日本特高课的许可,参加了审讯留希科夫的特别调查组。虽然留希科夫供出了苏联红军中高级将领的不满情绪、红军在西伯利亚和乌克兰的驻军编制、番号和正在使用中的军用无线电密码等惊人的情报,但都通过佐尔格之手全部发回了莫斯科,才使得莫  相似文献   

6.
美国情报部门利用黑社会及恐怖分子内幕乌江美国启用黑社会分子及恐怖分子由来已久。至少可以上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据有关材料披露,二战爆发后,特别是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海军情报处怀疑海军作战方案情报已外泄,并怀疑航行在美国第三区海域的渔船可能为敌人...  相似文献   

7.
由于《刑法》第 294条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规定比较原则和抽象,操作性不强,最高人民法院于 2000年 12月 10日公布了《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为认定和处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提供了一个统一、明确、具体的标准。 一   根据《解释》的有关规定,笔者认为,黑社会性质组织不同于一般共同犯罪,也不同于普通刑事犯罪集团,而有其自身的特征。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组织结构、经济实力、非法保护和行为方式四个方面:   ( 1)组织结构。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结构比较严密,人…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在黑社会性质组织谋求合法性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建构功能。其表现在提供了主要的人力支持,使这些黑社会性质组织首先在青少年群体内获得合法性,为其进一步在其他社会群体内争取合法性奠定基础;提供大量的经济支持,从而为黑社会性质组织谋求合法性所必需的经济基础做出贡献;提供主要的暴力支持,从而为黑社会性质组织谋求合法性建构权力基础。要想根除黑社会性质组织,做好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两年多的严厉打击,重创了黑恶势力犯罪,但黑社会和恶势力在我国并没有被彻底根除,一些地方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恶势力仍在继续作恶,而且还可能不断产生新的黑社会质性组织和恶势力。有关专家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是黑社会恶势力犯罪的高发期和危险期,我们面临的黑恶犯罪形势是极为严峻的,同黑恶势力作斗争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境外黑社会演变敲响警钟公安部刑侦局有组织犯罪侦查处处长陈晓坤分析说,纵观意大利、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黑社会组织发展轨迹,每当一个国家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秩序较乱时期,黑社会也…  相似文献   

10.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十分重视对华谍报工作,不仅在华设立了东洋学馆、汉口乐善堂、日清贸易研究所等机构进行人才培养,更是以各种方式派出大批间谍奔赴中国各地全面系统地搜集情报.其活动中心主要集中在辽东半岛、渤海湾沿岸和上海等地.有关上述地区的军事情报,尤其是北洋舰队的情报成为关注焦点.这些情报不仅直接影响了日本对华战争的战略决策,更在某种程度上确保了日本海军、陆军以及陆海协同作战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黑社会,英文翻译为underworld,西方学者则称之为underworld society,它是指“从各个方面与主导的、正常的社会形态相对立、相对抗的非法组织”。就我国目前而言,“明显的、典型的黑社会犯罪还没有出现,但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集团已经出现。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后备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但是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由于其心理、生理等方面都不成熟,这方面的特殊性,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向青少年蔓延和青少年带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增多提供了条件。 青少年黑社会性质组织…  相似文献   

12.
意大利目前有3个主要间谍情报机关,即国防部军事安全情报局、内政部民主安全情报局。调查和特工中央局。这3个机构都由安全与情报执行委员会协调。(一)安全与情报执行委员会安全与情报执行委员会是意大利最高情报协调机构,lgrs年建立,成员由总理、工业部长、财政部长及3个情报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组成。总理兼任委员会主席。其任务是:分析研究各谍报单位搜集的情报,经综合整理后提供给总理,为总理制定总的政策方针与安全政策提供必要的依据;负责情报安全政策的制定、实施;负责监督、管理、协调3个谍报机构的工作。安全与情报执行委员…  相似文献   

13.
行家的游戏     
能够影响和改变战争与历史进程的情报活动,无疑是谍报史上的大手笔,是谍报工作的至高境界。佐尔格领导的拉姆扎小组出色的情报上作,可以说达到了谍报活动的巅峰,被情报界誉为“行家的游戏”。 从1936年1月至1941年10月止,拉姆扎小组共向莫斯科  相似文献   

14.
晚清时期日本在汉口的情报调查活动始于1872年。其开展情报调查活动,是多途径、全方位、有组织地连续进行的。参加的人员有游历者、商人、学生、驻汉领馆人员、军方人员以及政府部门人员。他们在汉口搜集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情报,并编辑成书。晚清时期的汉口已然成为日本人心目中重要的物质掠夺对象。  相似文献   

15.
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背后的经济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过程中经济形态变化带来的负面效应使犯罪率迅速上升 ,团伙犯罪的大量存在为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基础 ;社会化大生产为其形成提供了组织结构和行为模式 ;正在进行的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不完善为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经济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无业人员增多现象为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提供了人员主体。  相似文献   

16.
提起当今世界之黑社会组织,浮现在你脑海里的首先可能是意大利和美国的黑手党、日本的山口组、哥伦比亚的贩毒集团。其实,除了这些传统的黑社会组织以外,诸如俄罗斯黑手党、“地狱之天使”等新的犯罪集团正以全新的犯罪理念和模式不断出现。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用在黑社会身上看似不妥,实际却能够反映出国际黑社会组织的“过人之处”。 善于利用社会“夹缝” 和人类的弱点求生存 综观国际黑社会组织的发展史,诸如吸毒、赌博、卖淫、腐败等能够反映人类劣根性的社会“科瘤”在黑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上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具有独特的组织形式是黑社会性质犯罪的一个突出特征。通过实地调查和对大量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当前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析研究这些变化,不仅可以丰富有关黑社会性质犯罪研究的理论资源,而且对于现实执法实践中掌握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界定标准,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形成的主要方式有七种:  1)家族型 所谓家族型,就是指由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成员为基础形成的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即以血缘关系为核心形成的犯罪组织。意大利黑手党就是家族型的典型代表。 在我国,它的组织规模很小,一般是由一个家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或者由同一家族的几个成员为主组织起来的。这类家族型犯罪组织是地方流氓恶势力的一种类型。如辽宁营口市盖州县芦屯镇的段氏四兄弟为首的犯罪组织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段氏四兄弟连同其母亲为核心,亲友五人为骨干,网络地痞流氓20多人,组成黑社会性质…  相似文献   

19.
王彦学 《公安研究》2013,(11):47-57
2004年修订的《日本警察法》创立了“大范围有组织犯罪”的法律概念,成为日本警方在抗制有组织犯罪的过程中启动异地管辖权的执法依据。与集中型的日本警察体制相适应,专职机构牵头机制、底层快速响应机制、检警联合侦查机制等支撑系统在应对大范围有组织犯罪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行政法规对大范围有组织犯罪的异地管辖方案,特别是其支撑系统和运行环境催生了对中国“异地用警”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相关问题的牵连考察。“异地用警”是黑社会性质组织主要犯罪地公安机关的上级机关指挥并协调犯罪地以外的公安机关侦查该案的一种办案机制。我们应从专门议事机构创立、专职机构体制重构、专家队伍构成完善等层次改进我国抗制有组织犯罪的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20.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根据我国犯罪的发展态势在1997年修订的刑法中确定的一个法律概念.但是,在刑法理论上和刑事司法实践中,如何理解"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一种不明显、不典型的黑社会组织犯罪"的含义;如何界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范围是关系到能否准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本文从黑社会的含义、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含义以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三个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