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金洋 《传承》2011,(3):27-27
如何有效推进理论下基层活动,为农村群众提供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理论知识,是当前推进农村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亟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宁明县明江镇党委立足当地实际,积极探索开设"大榕树课堂",  相似文献   

2.
杨白英 《群众》2008,(12):66-67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作为基层党的组织部门,我们应全面把握这一总体思路,不断促进基层党组织提高领导农村工作的整体水平,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以新的探索和实践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提供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安徽省来安县张山乡桃花村党组织引导广大农民党员深入开展发展农村经济的“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活动(即开展各种形式的政治理论和农村实用生产技术培训.把党员培养成发展能手.把发展能手培养成有一定政治觉悟的党员或村组干部,带头致富,带动周围群众致富.加快推进农村科学发展),取得了最著成效。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政》2011,(9):48-48
司林波在《理论探索》2011年第2期撰文指出,农村社区建设是指通过政府规划,将散落在农村地理空间的自然村庄集中规划到一起形成中心村落(社区),并按照城市社区的生活方式和管理模式来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社区建设模式。但在我国目前的农村社区建设中。却出现了“被城市化”的问题。即农村社区建设进程中出现的超越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承载能力的、由政府强制推动的村庄撤并问题。  相似文献   

5.
黄恒学 《前沿》2008,(5):F0003-F0003
刘银喜博士所著《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财政体制研究》一书,由内蒙古大学出版基金资助出版。该书以取消农业税为切入点,以西方公共财政理论为分析工具,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中国农村公共财政理论框架,对制约中国全面发展的“三农问题”和基层政府改革问题进行了学理性剖析。为公共财政理论中国化——尤其是农村公共财政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推进基层政府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改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过程。在农村改革中,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足中国农村实际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仅推动了中国农村改革的顺利发展并取得了伟大成就,也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在中国农村改革中得到坚守、创新和发展并不断中国化,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这进一步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适应实践发展而不断创新。在新时代,农村改革和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任务更加艰巨,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中国的实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的中国化,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江主席的“七一”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我们党的理论的重大创新和第三次飞跃,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向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我军现代化建设,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8.
南荃 《文明大观》2001,(7):45-45
顺昌立“四榜”树样板,通过树立功德榜、成才榜、好样榜、能人榜,挖掘当地人文资源,让群众把身边的新人新事亮出来,树起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典型,推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实效。  相似文献   

9.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王萍 《长白学刊》2005,(4):108-10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理论研究的中心议题.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社科界联组讨论上指出:"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打开新的理论视野、做出新的理论概括,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意义.研究"和谐哲学"就是要打开新的理论视野并期待做出新的理论概括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当代广西》2004,(10):4-4
全区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开展5年来,声势大、影响广、效果好,在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解决影响当地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五村两规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近日自治区党委召开了全区农村党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筑牢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保障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中共雷州市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麻廉村探索农村治理的新模式。经过3年多的实践,麻廉模式不仅在探索中走向成熟,为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而且对我们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具有启示作用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把握大局,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研究解决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出思路,绘蓝图,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经济理论宝库,把邓小平农村经济理论推进到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
《创造》2019,(5):6-8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一书最近在全国发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推进”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相似文献   

15.
肖武 《今日海南》2006,(7):22-2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情况千差万别,当前如何入手,今后如何推进,首先要有着眼农村、贴近农民、服务农业的理念,在突出重点和明确抓手上下功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把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集中力量加快推进以农村道路、水利、能源、教育、医疗卫生等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加大城乡资源统筹配置力度,即打破城乡规划、建设、投入长期分割的局面,就必须通盘考虑,调整优化自然资源、人…  相似文献   

16.
莫燕武 《当代广西》2009,(13):43-43
晒得黝黑的皮肤,一双满是老茧的双手,现年54岁的荔浦县青山镇三联村村支书李忠存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但这位农民支书却有着一本建设新农村的“合作经”:在他的努力下,村里近几年得到了相关部门近40万元的建设资金,使村容村貌日新月异;在他推动下,三联村、大明村、满洞村这三个地域相连的村联合创办了荔浦县三大满新特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并合力开创了农村党建“支部+合作社”的新模式,强劲推进了当地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步伐,成为当地农民闯市场、增收入的好靠山。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高密市着眼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组织开展以“爱心进家家家暖、科技进家家家富、法律进家家家安、文明进家家家美、文化进家家家乐、项目进家家家强”为主要内容的“六进家”活动,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在根本上是"思想体现现实"的"理论"与"现实趋向思想"的"实践"的统一。由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历程,就是"思想体现现实"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趋向思想"的"实践逻辑"这种"双重逻辑"的推进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吹响了农村改革发展的集结号,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措施,将全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向更高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20.
萍乡市国税局直属税务分局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健全机制到位,努力做到“四结合”:一是把党的先进性理论研讨活动与推进依法治税相结合。在理论研讨过程中明确先进性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推动国税工作,有针对性的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促进依法治税的强大动力,进一步转变税务职能,规范治税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