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松 《北京观察》2007,(1):12-1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我认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既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所在.公共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公共治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和重要内容.现代政府是实施公共治理的主体,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实现公共治理和谐,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 由此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胡锦涛同志代表中央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做了全面阐述,他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是其中两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的时代课题,提出了求真务实和解放思想是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共建共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原则和价值取向,改革开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外部条件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新的理论观点,初步形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赵伟 《传承》2008,(10):56-57
"以人为本"思想是党的十七大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可直接导源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而且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原则。"以人为本"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相辅相成、互助共进的: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以人为本精神的完美体现。只有依据"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指导并检验我们所建构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张静  鄢本凤 《长白学刊》2008,(1):141-144
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的精神支撑和社会舆论支持。党的十七大吹响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倡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等文化创新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6.
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廉政文化又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廉政文化建设重在建设"两个体系":一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二是以科学信仰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7.
共建和谐,是基层党组织和干部群众落实党中央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阶段作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决策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这就给我们各级党组织在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思想是党的十七大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可直接导源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而且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原则."以人为本"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相辅相成、互助共进的: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以人为本精神的完美体现.只有依据"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指导并检验我们所建构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同志发表了"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重要讲话,诠释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辩证法,明确了为谁建设、靠谁建设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丰富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内涵、意义、特征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也是在新的实践条件下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既是经济发展"黄金机遇期",也是社会发展"矛盾凸显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法院的保障和支撑。法院职能作用的发挥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法院自身建设和法官队伍素质。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下,"和谐兴院"是基础,"和谐司法"是保障。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统一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始终,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那么,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和谐社会呢?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在内的"创新"是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它不断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物质、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条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也是充满"创新"活力的社会.正是在"创新"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实现了有机的统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创新"是贯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整个过程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经历了由"不是完全清醒"到逐渐清醒的发展过程。列宁进行了初步探索,毛泽东在实践中犯了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错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解决。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科学总结。江泽民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形成了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胡锦涛对社会主义本质论进行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丰富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以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各级政府是党和国家的具体体现,因而"关键在党"在很大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关键在政府,即政府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因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大力推进政府角色模式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并不断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扩展为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位一体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从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2005年工作的一个重点,再到最近中央举办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为专题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这一切都昭示着中央对建设和谐社会高度重视,正致力于从实践层面大力推进。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经历了由"不是完全清醒"到逐渐清醒的发展过程.列宁进行了初步探索.毛泽东在实践中作了进一步探索.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科学总结.江泽民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形成了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胡锦涛对社会主义本质论作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丰富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十七大报告把"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报告就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的一系列新的理念和思路,不仅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现实指导,而且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指导思想。广泛的民主政治参与、丰富的民主参与形式、畅通的民主参与渠道,以及得到有效制度保障的民主权利,不仅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政治基石。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挖掘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在不同时期所作的表述,具有前后相续、一脉相承的鲜明特色。基于共富共享的共建共享,是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属性的最新理论概括。从共富共享到共建共享,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行动指南,其间蕴含着的共建思想,则进一步突出了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学习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在共建共享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发展,必须贯彻落实"发展为了人民"的根本宗旨,贯彻落实"发展依靠人民"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建设目的。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王珊副编审撰写的《统一战线与和谐社会建设》一书,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文是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的"高校学术文库"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任务,统一战线联系着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和各界人士,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发挥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二者的关系,是统一战线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