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党执政面临着四大考验,其中的"外部环境"考验就是党执政所面临的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国际环境是指我们党在在一定时期内的执政过程中面临的对本国执政产生影响的本国之外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总和。中国共产党自执政以来,国际环境深刻变化。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浩浩荡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恐怖主义势力抬头,国际共产主义处于低潮,世界科技文化竞争激烈。给我们党的执政带来了一系列的新挑战,能否科学地认识国际环境发展的趋势,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努力改造、优化党执政的国际环境,是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不能忽视的特殊世情。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必须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改善党的执政环境.执政环境的优化和执政能力的增强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党在执政过程中面临着严峻复杂的执政环境,而优化党的执政环境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基石,同时执政能力对执政环境也有着重要的能动作用.面对党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就必须对党的执政环境进行有效的优化和改善.  相似文献   

3.
准确分析党执政环境的新变化,紧密联系这种变化,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及党自身的建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4.
党的执政理论是一个包含执政环境、执政理念等多个范畴的理论体系。执政环境是指影响和制约执政党及其行为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执政理念是执政党对自身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及其对党执政提出的内在要求的全面认识。执政环境是执政理念形成的基础,执政理念要适应执政环境的变化,科学的执政理念有助于执政环境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执政文化环境主要指执政党在一定时期内,作用于我国文化体制的历史背景、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社会心理等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它是社会环境背后的一种深层力量,是执政活动的潜在环境,深刻影响着执政活动的各种行为方式,对执政能力建设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执政文化环境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党的执政安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研究的相关范畴以及其体系的架构,是我们研究该问题的“敲门砖”。该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概念:环境、执政环境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由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和党的自身环境构成。国际国内环境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不同方面。  相似文献   

7.
加强执政环境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执政环境可分为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主要包括: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战略思维的能力,积极主动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有效抵御各种风险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的能力,妥善回应国际社会、提高国际交往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社会结构的剧烈调整、文化结构的多元化以及网络政治的民主化趋势,这些执政环境的变化都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形成了严峻考验。只有科学认识并努力适应执政环境,积极改善并不断优化执政环境,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9.
闫安 《理论前沿》2006,(6):28-29
执政环境与执政能力是一种辩证关系,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搞好执政环境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着重从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从当前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等方面,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