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诚信之道     
孔子认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原则。诚信不仅是儒家伦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健康人格的体现,只有做到以诚待人、言而有信,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因此,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诚信二字也一直被世人广为传颂。  相似文献   

2.
诚信——和谐发展之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锡 《群众》2012,(12):77-78
诚信,顾名思义,即是诚实守信。一个社会和惜发展的状况与程度往往取决于社会诚信。没有诚信的社会往往是矛盾雨出乃至动荡的社会,也是没有活力、没有希望的社会。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诚信既是经济社会和谐的平衡器,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价值之一,在各个领域诚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诚信不仅仅是道德术语,也有严格的法律内涵。佛教思想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哲学研究之上,应当运用于社会现实,来解决社会具体问题。佛教诚信思想具有单方性、对象性、现实性。这些特征决定了佛教诚信可以在一定范围之内弥补法律漏洞,树立法律权威,促进法律实效。  相似文献   

4.
《中国残疾人》2006,(8):54-54
残奥会自行车比赛选手是由部分或全部视力损伤、脑瘫、肢体残疾或其他永久性身体残疾的运动员组成的。盲人自行车赛使用双轮自行车,领骑员为退役的健全人运动员;肢残运动员下肢残疾较重者用一只脚来蹬踏自行车脚踏板;下肢障碍的运动员使用手摇自行车进行比赛;脑瘫较重的运动员使用三轮车进行比赛。自行车是残疾人体育中的新兴项目,最早只有视力损伤的运动员使用双人自行车参加比赛。在1988年汉城残奥会上首次出现自行车公路赛,标志着自行车运动正式成为残奥会比赛项目,1996年亚特兰大残奥会增加了自行车场地赛。2004年雅典残奥会自行车比赛…  相似文献   

5.
儒家诚信之德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儒家的诚信是宇宙的本体,又是人的存在的本体,也是价值的本体。诚信就本体而言,是至沓的价值源头。因此,只有透过诚,才能在道德上立本,在本体上立根,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人的生命世界,没有诚信便定不住,也撑不起;人的生活世界,没有诚信便是空而不实,而无法远于禽兽。诚信的明现而见出人格的直拨俊伟,高风亮节。诚信开启了生命深处的亮点,开启了价值之源,理想之源。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对其有过精辟的论述,如孔子说“民无信无以立”,韩非子说“巧诈不如拙诚”,管子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信是人类文明的成果,是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之间的人们进行交往时赖以维系和发展的基础。现代经济发展更是有赖于诚信的建  相似文献   

7.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7,20(5):F0002-F0002
湖北省公安印刷厂是湖北省公安厅两化办的支柱产业之一,是根据中央有关精神,经省清办批准保留的合法经营企业。该厂系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出版物印刷许可厂、湖北省国家保密局秘密载体定点复制许可厂。近年来,该厂分别荣获湖北省国家秘密载体定点复制信得过单位称号和武汉市印刷行业协会诚信企业称号。湖北省公安印刷厂拥有国内先进的印前处理系统和印刷、装订设备,目前主要承印业务有《公安法制》等刊物、省公安厅内部文件、法律文书、各类图书、宣传画册等。该厂承担了新式居民户口簿、机动车驾驶证、行驶证、自行车行驶证副本、票据等证…  相似文献   

8.
《管子》有云:"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非诚农不得食于农,非信士不得立于朝."在管子看来,士、农、工、商都应讲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说,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诚信之于己,是坦荡磊落、真诚无伪;诚信之于人,是言出必行、行必有果.  相似文献   

9.
市场分析: 三百六十行,谁听说了有擦自行车这一行? 大多是自己在家里草草处理了事,而且,许多人的自行车一年甚至几年都难得檫洗一次,灰尘蒙得只见坐垫、把手和脚步踏板。于是,一些精明的人就从中发现了商机。有开洗车场的,可没有专门洗自行车的,有修自行车的可没有专门檫自行车的。现代都市中,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行车,这一生意如果弄起来一定不会差。  相似文献   

10.
赵楠 《两岸关系》2008,(11):32-33
自行车产业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产业,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自行车也是一个最早的综合工业产品,因为它相对有很多零件,它的发展过程代表工业的先驱,如:轴承、链条和轮胎等的发明和发展都伴随着自行车产业前进的脚步。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自行车已经由交通代步工具进化为具有多元化功能的产品。  相似文献   

11.
曹志瑜 《传承》2012,(13):62-64
在中国历史上,传统诚信观渐次历经了夏商周的萌芽期、春秋战国的塑型期、秦汉的体系化时期、宋明的哲理化时期与明清至现当代的式微、调整期,是社会道德范畴的重要内容并表现为相关字、词涵义的变化、延展及其文献著述。在同西方诚信观的多方位比较后,中国传统诚信观必须检讨己身,实现扬长避短、兼收并蓄基础之上的现代性转化。  相似文献   

12.
《新东方》2016,(1)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的"诚信",在中西历史上都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传统中国在思想领域、政治领域、商业领域里都有丰富的思想资源。西方传统里,诚信的思想资源主要蕴含在古希腊、罗马法和中世纪基督教的三大传统里,而西方近现代社会的诚信思想资源突出表现在商业活动之中,并逐步形成了现代的诚信制度。当代中国社会的诚信文化建设,就在于要充分吸收中西方文化传统里的诚信思想资源,以有效的制度化方式推进当代中国的诚信文化建设,进而促进当代文明中国之建设。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5,(7)
<正>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景行行止的道德品质,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元素。"诚信"二字,既是价值理念,也是践行之道。只有认知诚信之"真"、体悟诚信之"善"、弘扬诚信之"美",才能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全社会共同的道德基石。认知诚信之"真"诚信既是私德又是公德。它倡导求实、求真、守信、重诺,要求人们  相似文献   

14.
一、政务诚信是企业、社会诚信的基石和表率 政府是国家信用的代表,没有诚信政府,就不会有诚信的社会。政务诚信乃治国理政之本,商务诚信、社会诚信惟政务诚信是瞻。政府遵守承诺,企业才会履行契约,民众才会“不令而行”;政务没有公信力,信用体系缺少支撑环境,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便举步维艰,民众、企业难免“虽令不从”。  相似文献   

15.
八面来风     
自行车防盗有新招:内蒙古赤峰市自行车打上身份证号眼下各地自行车被盗案件不断发生。为了防盗,日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公安分局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将居民身份证号码打在自行车上的管理办法。新的自行车号码是红山区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H”,加上本人居民身份证号码的后面十位数字,即“HXXXXXXXXXX”。民警到居民家中为群众打号,由居民出示身份证。经过核实自行车的来源,将号码打上去。这样,自行车主的身份证也就成了自行车证。在审查中如发现有可疑的自行车,只要当事人出示自己的身份证就可以马上辨别出该车是不是被盗…  相似文献   

16.
诚信思想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中华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深厚道德底蕴,是立国之道、做人之本及修德之基,也是当代大学生立身处世必备的重要品质。当代大学生群体出现诚信缺乏的问题,其原因与社会、高校和大学生群体自身有重要关系。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需要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发挥社会的道德教化功能、高校的教育功能,同时倡导大学生的自律精神。  相似文献   

17.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质朴醇厚,历史悠久,诚信之气光大华夏,充盈中华。她早已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脉,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然而,一些年来,人们发现,诚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长。“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在好多人的人生天平上,沉下去的那端是“健康”、“美貌”、“机敏”、“才学”、“金钱”、“荣誉”,惟有“诚信”这端高高翘起。诚信,变轻了。诚信之风将止将息,有识之士扼腕叹息。人们开始呼唤诚信。诚信正在一步步向我们走来。我们,新…  相似文献   

18.
孙友平 《前沿》2013,(14):190-191
当前,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讲诚信,重合约,积极践行岗位职责,主流是好的。但也有部分学生诚信缺失,出现了就业过程中的不诚信行为,制约了学生自己的有序生活,降低了高效就业的可能性,对高职高专院校声誉及社会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高职高专学校应明确开展诚信就业教育的意义,查找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搭建有效平台,探索有效途径,在学生中深入开展诚信就业教育,强化诚信就业意识,促进学生诚信就业。  相似文献   

19.
个人诚信,并不仅是指诸如诚实、守信、不弄虚作假等软诚信,还包括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能否更好地完成工作等硬诚信。  相似文献   

20.
张天晨 《今日上海》2011,(12):48-49
诚信体系是现代社会的基石,是一项政府推动全社会参与建设的整体工程。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需要诚信制度、信用管理和服务系统、社会信用活动、监督与惩戒机制等多个方面共同协力运作。长期以来,由于失信成本较低、诚信意识不强、法律法规与制度相对滞后等问题,已经造成了愈演愈烈的社会诚信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