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吴松全 《奋斗》2022,(11):55-5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党委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致哈工大建校100周年的贺信精神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的要求,自觉将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摆在学校基础性、战略性工程的重要位置,努力将“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贯穿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全过程,高质量推进哈工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中华 《奋斗》2022,(9):41-42
<正>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一项战略性工程。哈尔滨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精神,立足医学院校特点,以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基地建设、线上平台建设、红色文化引领、“社会课堂”实践、学科理论研究为切入点,“六位一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相似文献   

3.
陈江波 《奋斗》2022,(6):61-63
<正>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举措,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是立足于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对于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4.
张博 《奋斗》2022,(2):50-51
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近日,记者走进东北林业大学,就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等问题采访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冰。  相似文献   

5.
张斌 《奋斗》2022,(9):37-40
<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党中央赋予高校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职责使命,科学谋划部署,牢记“国之大者”,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不断提升思政育人水平,全面加强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沈毅 《奋斗》2022,(11):58-60
<正>进入新发展阶段,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对标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聚焦“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不断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构建新时代大思政课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7.
《奋斗》2022,(12):55-58
<正>佳木斯大学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传承大学几代教育工作者用青春与汗水锤炼出来的育人经验,不断深化边陲扎根、沃土壮根、实践固根的“三根育人”实践,统筹组织领导和后勤保障,统筹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统筹课堂教学和实践育人,打造了“以情系魂”“以人铸魂”“以行育魂”的新时代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周宏力 《奋斗》2022,(8):61-64
<正>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坚定不移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高校考察,了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情况,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交流,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黑龙江科技大学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奋力开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易铭 《奋斗》2022,(12):59-61
<正>初夏时节,万物并秀。本刊记者就如何建设好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对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吕翠薇做了专访。《奋斗》:作为黑龙江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如何认识学院的内涵式发展,怎样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
周苏娅 《奋斗》2022,(7):60-62
<正>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主要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政育人水平,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今年 6月 5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应该是百舸争流、人才辈出的时代。人才是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为了加强我省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尽快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理论人才,使理论工作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服务,省委宣传部决定从今年开始,组织实施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加大我省中青年理论人才的培养力度,尽快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这是我省加强理论工作和理论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  相似文献   

12.
赵炜明 《奋斗》2022,(7):57-59
<正>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文化人、铸魂育人”工作理念,把弘扬中医药文化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有机融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在“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积极构建“思政课程为主导、文化熏陶为支撑、素质教育为核心、平台建设为抓手、队伍建设为保障”的“五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是 21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又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宏伟目标。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学风建设是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灵魂。因此,加强学风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   一、用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三个代表”   我们所研究的学风,不是指单纯的方法问题或风气问题,而是指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问题。“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党建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也是对邓小平党建理论的新发展,因而全党同志坚持、捍卫、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政…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事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重要支撑,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对于西部多民族地区的高校来说,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民办院校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既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也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贵阳人文科技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关乎学生的成长成才,关系学校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立足于东北地区,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层次人才,服务边疆省份。学院主动回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需求,形成“一个样板”“三个过硬”“三个一批”的思政大格局,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战略定位。在实际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学院不仅立足于学科知识的传授,还结合重大纪念日举办各类活动.  相似文献   

17.
李中华 《奋斗》2023,(6):63-6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哈尔滨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点,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守正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的纲领性文献。总书记指出:“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这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这一论断,对我们党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9.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学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具有时代特色和具有中国特色的论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创新与实践探索,突出之处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机联系在一起,成为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规定为社会主义的重要使命。因此,在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时候,应该联系大学的使命,充分发挥它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奋斗》2022,(3):53-54
<正>“育人先铸魂,铸魂为成才”,这是我在学院学习期间最深的感受。学院不只教给我们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更注重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学院积极主办各种赛事,鼓励我们在思政课老师的指导下组建参赛团队,引导我们自主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在自我提升中尝试施教于人。在学院主办的各项活动中,“大学生讲思政课大赛”是我们最喜欢参与的一项比赛。在做教学设计时,我们会从当代大学生的视角出发,思考哪方面的主题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关注,怎样去阐释相关理论能讲到大家的心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