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蒋积伟  刘昱彤 《党建》2023,(12):39-41
<正>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1980年8月,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988年4月又批准建立海南经济特区。40多年来,特区人披荆斩棘,拼搏奋斗,在“杀出一条血路”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了特区精神。2018年4月13日,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特区要勇于扛起历史责任”“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  相似文献   

2.
李军银  隋鹏 《学习月刊》2023,(11):21-23
<正>截至2022年底,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已近13万亿元人民币,成为全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广州是中国城市规划和治理的样板,旧城“微改造”成为新时代城市有机更新的标杆。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40多年来凭借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创造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奇迹。广州之美,美在精致精细;深圳之特,特在科技创新。两座城市是武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照系,深入学习广州、深圳以城聚产、以产聚人、以人兴城、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武汉市通过“产城融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0,(19):32-33
兴办经济特区,是我们党和国家为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1980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深圳经济特区,这是我国成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经过改革开放大潮的塑造和市场经济熔炉的锤炼,深圳经济特区不仅创造了举世惊叹的物质奇迹,也创造了支撑特区经济迅速崛起的“特区精神”。  相似文献   

4.
王京生 《求是》2012,(1):54-55
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先锋城市,在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也形成了弥足珍贵的价值理念。在特区建立之初,深圳就以"敢闯敢试"的精神领全国风气之先;1987年,深圳将特区建设的"拓荒牛"精神概括为"开拓、创新、献身"的特区精神;1990年,又提炼出以"开拓、创新、团结、奉献"为核心的深圳精神,并在2002年将其扩充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集中体现了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5.
甘霞蓉 《学习月刊》2009,(14):49-50
一、弘扬侨乡精神,解放思想,树立五种发展意识 天门是著名侨乡,现旅居海外的天门籍华侨华人及其后裔达28万余人,他们凭借自己不甘落后,敢闯敢试,敢走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闯出了一片又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6.
陶国威 《学习月刊》2009,(14):52-52
天门作为内陆著名的侨乡,近30万华人及后裔凭借不甘人后、敢闯敢试、敢为人先闯天下,闯出了一片又一片新天地,彰显了天门儿女的风采,凝聚成了永世传承的侨乡精神。  相似文献   

7.
深圳是一个较发达的城市,一些重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位居前茅,但是,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比较突出。深圳市由于存在经济特区和非经济特区两部分,农村城市化过程中造成了特区内外发展的明显不平衡。其中既有无形因素的作用,也有有形因素的作用。前者主要是“特区”和“非特区”、“特区人”和“非特区人”的心理因素使特区拥有更多的有利条件;后者主要是特区管理线及检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0,(19):33-34
没有邓小平就没有经济特区 30年前,当时的广东省委负责人向中央提出,广东是否可以按中央要求在改革开放方面“先走一步”时,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并亲自命名:“就叫特区嘛,陕甘宁就是特区。”就这样,在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的支持下,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创办起来了。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经济特区诞生近2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部、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办公室与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共同主办的全国“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学术讨论会,于1999年5月5日至8日在海口市举行。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建立特区在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有的学者认为,创办经济特区,在促进我国改革和开放两个“主攻方向”上的历史贡献都是巨大的。从改革方面来说,特区作为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试验区,率先进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实验,以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的胆识和勇气,敢闯…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这一点在经济特区更具迫切性和特殊性。笔者认为,经济特区意识形态建设应遵循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则。一、坚持与发展相统一特区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特区的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把坚持和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做到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和发展相统一中,应特别重视坚持。这是因为:首先,邓小平同志在创办特区时,其指导思想就非常明确,我们是“经济特区,搞政治特区就不好了。”《邓小平文…  相似文献   

11.
衡阳:坚持“理论务虚”与“工作务实”相结合首先是要“务”出一种精神动力。市委中心组成员根据实地考察的体会,决定在全市上下倡导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敢试敢闯的创新精神,自加压力、敢于争先、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勇创大业的拼搏精神,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奋力拼搏的实干精神,雷厉风行、严格管理、敢于碰硬的大无畏精神,为民造福、埋头苦干、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为了让这些精神家喻户晓,我们在全市歼展了群众性“塑造衡阳精神”的大讨论,以此凝聚人心,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其次是要“务”出一个…  相似文献   

12.
1981年10月15日,厦门湖里加工区破土动工.拉开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1984年2月,邓小平为厦门经济特区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这年,经项南积极向邓小平建议,经济特区从湖里2.5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岛13l平方公里.特区实行自由港某些政策。邓小平指出,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指导思想要明确,不是收,而是放.而且是放的不够。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一生是敢试、敢闯、敢冒的一生,极富敢字精神。他大力提倡敢字当头的精神,并在实践中付诸实施。具体表现为:敢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闯、敢于试;敢于讲真话、讲实话;敢于承认错误、修正错误;敢于在逆境中开拓新局面;敢于讲新话。邓小平的敢字精神,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是敢与试验的结合,有着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军号角。全会通过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绘制了路线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摆在全党全国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厦门要以强烈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作为全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35年来,厦门发挥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率先在众多领域进行改革探索,先行先试许多具有超前性的改革举措,成为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15.
特区包括政治特区与经济特区,我们这里指的是经济特区。在我国,经济特区是近几年出现的新事物。因为是新事物,就不免使一些人对它了解不够,甚至有些人还产生了一些不正确的看法。其中之一,就是认为特区是旧中国租界的“回复”。鉴于此,搞清特区与租界的原则区别,就很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16.
创办经济特区,是邓小平为了有序地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所采取的具有试点、辐射和指导意义的重大举措。这一举措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上普遍认为,举办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创举~一、邓小平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思想促进了中国经济特区的诞生和特区经济理论的探索广东、福建两省对外开放的设想引发出邓小平创办特区的战略构想。1979年初,广东省委在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想…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经济特区既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试验区、先行区、示范区,又是处于战略区位上的重要口岸城市,带动和组织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中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特区的“两重性”。由此入手去研究经济特区,我们将会更深刻地认识它的发展机制和发展优势,更全面地了解它在历史进程中所能做出的业绩和贡献,从而更准确地预见特区未来的作用和地位。 城市特区和特区城市 特区与城市相结合、相促进,是中国经济特区的典型形态。在改革开放中,特区政策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不是创建经济特区,今天我们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些地方所见到的,大多还是一  相似文献   

18.
喻思南 《奋斗》2022,(6):68-6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科学家精神具有丰富内涵——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9.
1984年春,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视察珠海经济特区,给改革开放不久的经济特区指引了前进的方向。他题写的“珠海经济特区好”,鼓舞了广大特区干部群众夜以继日地开拓特区事业。时隔8年,1992年  相似文献   

20.
今年30岁的王美华,一个很普通的女性,一双充满自信的大眼睛,蕴藏着倔强执着的追求,近几年风里来雨里去,在黄土地里摸爬滚打,使她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女,靠党的富民政策、靠聪明才智,靠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五敢”精神,在贫瘠的土地里描绘了一幅幅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