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浦东开发开放30年的历程,走的是一条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浦东不凡实践、发展经验的精辟概括,更饱含着他对上海和浦东未来发展的殷殷期许。一、以浦东开发开放树立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形象开发开放浦东,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必然产物。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上海充当全国改革开放的"后卫",许多优势相继失去。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初,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浦东。开发开放浦东是我们国家深化改革开放的一张王牌,是上海加快发展的契机。时任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王力平明确指示,政法工作要紧贴时代、服务大局,要抓紧建立浦东新区政法机构,切实加强政法工作,保障改革开放浦东的全面启动。市政法各局、院党委(党组)分别提出了建立浦东新区政法机关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党在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上海“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展方向。”这一战略决策不仅明确了上海在全国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指明了上海迈向21世纪的发展目标。上海市府根据这个精神,当即作了全面步署,并划定在2010年必须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五年过去了,五年来上海的发展是举世瞩目的,实绩证明上海已进入了后工业经济时代。但是,环顾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上海内部环境,我们深感形…  相似文献   

4.
正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上海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以浦东为龙头,借助浦东开发开放推动上海的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上海的全面振兴,最终形成上海的现代化建设战略。由此,上海浦东成为当时中国乃至世界一颗耀眼的明珠,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前沿,掀起中国改革开放新一轮高潮。  相似文献   

5.
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化和网络的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能否科学、正确地运用互联网,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现实课题。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之一,信息产业和网络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成为上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赵菲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8,(7):F0002-F0002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的新飞跃”,即“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打造这样一个“有中心有产业”的发展新框架,使上海产业支撑能力、城市集聚扩散能力和城市形态魅力进一步转折和提升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时刻关心着上海的发展,为上海勾画加快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开启了上海由我国改革开放"后卫"向"前锋"历史性转换的新征程。在邓小平指导下,上海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奠定大发展基础;开发开放浦东,树立起我国更加开放的旗帜;贯彻"南方谈话"精神,推动又一次思想大解放,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8.
庄峻 《求是》1994,(19)
9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我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告加快开发浦东。党的十四大为上海及浦东的发展确定与描绘了宏伟的战略蓝图:“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浦东的开发开放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也给具有着光荣历史传统的浦江儿女赋予了神圣的使命。怎样才能不辜负历史的重托?请看一看浦东开发建设者们交上的答卷吧!  相似文献   

9.
自1958年4月上海提出工业向"高精大新"方向发展的方针后,该方针先后经历了从"高精大新""高精大""高精大尖"到"高精尖"的不同表述;"高精尖"也从一个工业发展方针演变为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共同指导方针。它的贯彻实施,使上海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初步建设成为全国先进的工业和科学技术基地,成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成功范式和样本,对上海乃至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在上海视察工作时,曾一再嘱咐上海的发展必须两手抓、两手硬。要求上海抓住开发开放浦东的历史机遇,到20世纪末交出两份答卷,一份是经济建设,一份是精神文明。①以 1990年 4月18日党中央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为契机,上海以历史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城市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生活改善最多的历史性成就,圆满地实现了邓小平要上海交出两份答卷的遗愿、本文先以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的巨大成就,论证上海交出的经济建设的满意答卷,并以此文纪念浦东开发开放十周年。 浦东开发十年来,上…  相似文献   

11.
上海,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在世界东方;浦东,成为20世纪最后10年中国开发的重点,为世界所瞩目。党的十四大郑重宣布:“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经过慎密考证、深思熟虑后作出的抉择、是在环视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后,对跨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作出的一个新的历史定位。确立上海为“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地位,既是历史赋予上海的重任,也是由上海所独有的客观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浦东发展提出"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努力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的新要求。回望浦东开发开放30年的历程,浦东要当好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需要继续走好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面向世界、扩大开放之路,打破常规、创新突破之路。这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正20世纪90年代,上海的产业结构从适应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上海要形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要求,即"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的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至此,上海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明确。随即,上海开始实施面向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即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其基本功能定位为集散功能、生产功能、管理功能、服务功能和创新功能。调整产业结构是上海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重要内容。无论是长江流域还是全国,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上海的振兴都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根据特殊的城市功能定位,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现代化、国际化、服务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4.
上海,这座雄踞于中国黄金海岸和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点的城市,凭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周转便利的金融环境,一度成为远东贸易、金融和航运的中心,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和对外商埠。新中国建立后,上海口岸外贸进出口额一直高居全国榜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作出了“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世界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的重大决策,上海的发展振兴更是插上了改革开放的翅膀,在短短几年间连续…  相似文献   

15.
“龙头”高昂展雄姿──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纪实臧利春开发开放浦东,充分发挥上海和浦东的"龙头"作用,从而使由沿江九省一市构成的"长江龙"腾跃起来,这是海内外有识之士来浦东考察后的共识。早在20世纪初叶,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便以他特有的敏锐在治国方略中提...  相似文献   

16.
上海航天科技工业是上海工业和上海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海这块建设和发展的热土上,上海航天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科研实力大增,型号试验不断成功,民品开发不断创新,上海航天已融入上海突飞猛进的大发展中。因此,上海航天精神已成为上海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城市精神的重要内涵。一、上海航天精神是在上海航天事业的创立发展中形成的上海航天科技工业是20世纪5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我国的第一枚探空火箭就诞生在这里。后来为支援国家新兴国防导弹事业,上海又成为了导弹试制技术基地。创业初期,科研生产条件非常艰苦,都是在缺乏技…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的世界是逐步趋向全球一体化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已不可能在闭关自守的状态下,进行成功的建设和发展。世纪伟人邓小平在把握世界发展的趋势、潮流并总结了我国落后的历史经验后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关起门有两种,一种是对国外;还有一种是对国内,就是一个地区对另外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对另外一个部门。两种关门都不行。”①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不仅要对国外开放,同时也要对国内开放,两者不能有偏颇。这也就要求国内任何一个省、…  相似文献   

18.
上海在北宋时出现聚落,南宋时形成市镇,元代建置为县城。到1843年,上海以通商口岸对外大开放,1927年,正式设立了“上海市”。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1991年浦东进入大开发,整个上海向着现代化、国际化快速迈进。在上述将近千年的历史变迁中,上海的城市从无到有,由小变大,从南向北,由西到东,其空间形态经历了一个逐步放大和加快放大的特别历程。这一历程的轨迹,概言之,是逐步形成了四大城区空间:一,从最初的聚落出现到1843年开埠前,上海形成了一个“古城空间”。明代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城墙的筑造,将县城团团围起,是这个空间的…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我国改革开放中的开放包括两个方面,即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邓小平同志指出:“开放是两个内容,一个对内开放,一个对外开放。”(《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4页)两个开放适应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并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深化。在西部大开发中贯彻两个开放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符合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一贯思想,符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深化,是西部大开发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20.
美籍华人林同炎教授对浦东开发开放作出过重大贡献。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多次来沪,经实地考察后提出了一系列开发开放浦东的建议,主要有建造横跨黄浦江的斜拉式桥、吸引外资、土地出租滚动开发、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把开发浦东与将上海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大都市结合起来等。这些前瞻性、建设性的建言多被采纳,除了他自身的原因外,与国家的开放战略以及对华人华侨的政策调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