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中共八七紧急会议精神指导下,中共湖南省委和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如期发动.在此之前,中共湖南各级地方组织的积极创建和健康发展,为起义准备了正确的组织领导基础;湖南工农运动特别是农村大革命高潮的蓬勃兴起,为起义准备了武装广大工农的群众基础;毛泽东为代表的湖南省委,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当发现难以攻占长沙时及时中止进攻,避免彻底失败,及时转向广大的农村山区,探索和苏联十月革命胜利不同的革命道路,从而开拓了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政权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2.
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一日,湖南反动军阀许克祥在长沙发动了“马日事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消息传到汉寿,中共汉寿县委书记詹乐贫率工农自卫队撤离县城,在云台山驻扎,以观动静。留下共产党员、工人纠察队第一分队队长李年华和其他三位同志,在县城筹集粮款,做好自卫队  相似文献   

3.
1927年5月21日,即我入党后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祥就在长沙发动了反革命的“马日事变”,大肆搜捕、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这是继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又一个严重的反革命事件。湖南工农大众奋起反抗。他们在中共湖南临时省委的领导下,纷纷拿起武器,武装保卫革命。长沙附近各县准备出动十万农民大军,把许克祥一千多名反动军队包围在长沙城内,一举全歼。当时有这样一首歌谣:  相似文献   

4.
选择在南昌发动起义,这与中共在南昌开展的统战工作是密不可分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南昌起义的统战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南昌地方党团组织的创建为南昌起义的统战工作准备了组织基础;工农运动蓬勃发展为南昌起义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国民党军队之间的矛盾客观上为南昌起义的统战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党外进步人士的支持是南昌起义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国共合作与大革命时期,工农革命运动与反革命势力的斗争十分尖锐激烈和紧张复杂。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根据当时的形势和任务,我党在广东省海陆丰地区成立了“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在中共东江特委的组织策划领导下,海陆丰地  相似文献   

6.
一九二七年上半年,两湖地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高潮,工农群众向着要政权、要土地、要武装的目标,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表现了前所未有的革命热情。但是,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在两湖地区,夏斗寅和许克祥相继发动反动叛乱,武汉政府也日益显露出其反动倾向,革命处在严重关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赠鞋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后,几经转战,进军江西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先后领导建立了10多块根据地,分布于江西、湖南、福建等10多省300多个县的广大地区.在这些地方建立了乡、区、县的苏维埃政权,受到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拥护。毛泽东赠鞋就是这一时期发生在湖南浏阳县张家坊村并一直流传至今的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8.
闽西工农银行是在闽西苏维埃政府领导下,由工农群众集资开办的一家地方银行。她创办于1930年11月7日,至1935年4月结束,历时4年多,对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发展苏区经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银行始末及组织机构闽西工农银行是在革命战争的急风暴雨中诞生的。1928年,中共闽西地方组织领导了震撼八闽的四大暴动,开始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1929年,红四军三次入闽,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政权,逐步形成了  相似文献   

9.
1930年7月27日,由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的红三军团,在广大工农群众的配合下,一举攻占了湖南省会长沙。红军入城后,为了壮大革命声威,打击反动势力,根据群众的要求,公审并处决了一批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臭名昭著的大叛徒苏先骏。苏先骏是浏阳县洞阳乡人,早年投机革命,于1926年10月从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先后担任过北伐军连长、浏阳县工农义勇队队长等职。1927年随工农义勇队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三团团长。起义失败后,他贪图安逸,不愿上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途中悄然离队。1928年初由中央派遣到岳州,担任中共湘鄂赣特委军事部长。同年3月在长沙被国民党密探逮捕。被捕后,他为了保命升官,叛变自首,还带着敌人到岳州破坏了中共湘鄂赣特委机关,抓走了特委书记  相似文献   

10.
正1935年至1936年春,中共直南特委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和中共河北省委的指导下,发动了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以"抗日讨蒋"为旗帜,以"分粮吃大户"为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农民游击战争。这场轰轰烈烈的历时一年有余的农民游击战争有力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残酷统治和地方恶霸势力,极大地扩大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锻炼培养了大批党的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11.
正龙冈位于永丰县南部,是畲族聚居地之一,有孤江河穿境而过,蕴"红色之魂,蓝色之俗,绿色之美。"红色历史垂千古早在1926年,中共永丰支部就在龙冈建立了农会、工会、学生会,推动工农运动发展。大革命失败后,永丰工农武装大部分转移到龙冈地区,共产党领导龙冈人民更早、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了土地革命,建立根据地。1930年上半年,蒋介石发动第  相似文献   

12.
农民协会作为大革命时期中共整合乡村社会,动员农民参加革命的组织,在大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领导的农民协会基本上被国民政府解散.为了发动土地革命和组织农民运动,中共中央提出,重新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农会政权,并把它作为乡村政权改造的重要途径.后来,中共发现利用农会政权改造和控制乡村社会的目的很难达到,于是提出了取消农会政权,建立苏维埃政权.但是,在此过程中地方党组织和革命群众,往往落后于中共中央的决议,从而使中共中央设计的组织农民和控制乡村社会的组织形式和基层党组织和革命群众所推行的组织形式之间产生较大的差距,从而带来了基层社会控制危机.  相似文献   

13.
大革命时期是中共关注、思考武装斗争的重要时期.中共在理论上提出、思考和初步回答了党如何开展并领导武装斗争、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政治教育和改造提高武装力量等重大问题,在实践中探索了如何组织群众、如何领导群众等问题.这些理论和探索,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60年前,1927年5月,在长沙发生反革命的“马日事变”之后,湖南工农义勇军在湘潭宣告成立,发动了武装起义。这是在大革命形势发生逆转之际,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武装斗争。这次起义虽遭失败,但工农义勇军的英勇斗争永垂史册。 一  相似文献   

15.
张明蕾 《世纪桥》2015,(12):6-7
在党中央的指导下,中共满洲省委领导满洲各级党组织及全体党员,英勇顽强地投入组织发动东北人民武装抗日的斗争洪流,使东北几十万义勇军与千百万工农劳苦大众,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16.
黄勇 《湘潮》1990,(10)
湖南省济难总会(以下简称省济会),是大革命时期湖南较活跃、影响较大的民众团体组织,是我党进行革命斗争的一条特殊战线,它在当时湘省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925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先后发动和领导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引起了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的恐惧和仇恨。他们互相勾结,到处血腥镇压群众革命运动,屠杀工农及其革命人士,制造了“五卅惨案”等一系列惨案。中共中央针对这一情形,9月在扩大会议上制定和通过了《救济问题决议案》。不久,中国济难会在上海正式成立。同年10月,中共中央派共产党员华鄂阳到长沙负责筹建省济会。省济会的筹备工作,得到了中共湘区委和国  相似文献   

17.
办合作社阮英平一边以宁德桃花溪苏区为立足点,着手恢复地方党组织和工农武装力量,开展闽东敌后游击战争,一边发动苏区群众,发展生产,重建家园。自从1938年闽东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北上抗日后,国民党反动派连年摧残我宁德桃花溪苏区。敌107师强迫群众拆桥破路,修筑炮楼,烧毁民房,杀戳百姓,苏区群众蒙  相似文献   

18.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对于军事问题的基本策略是,先建立工农群众武装,然后发动起义,从中生成正式军队。由于军事准备不足,这一军事策略导致中共早期起义大多以失败告终。特别是本来军事准备不足的广州起义,却被广东省委认为是"偏重军事"的"军事投机",这引起了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深刻反思与检讨。同时,随着各地武装斗争实践的深入,中共中央对正式军队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有了更加实际的认识,逐步改变了起义成功后再创建正式红军的策略,转而强调群众武装和红军要同时发展、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中共"红军、游击队、赤卫队"三结合武装力量结构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党的创立和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在中共中央、共青团中央及中共广东区委的指导下,福建各地普遍建立了共产党和共青团的地方组织,从此福建人民革命斗争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共福建地方组织和共青团福建地方组织从五卅运动爆发到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努力组织工农群众,并领导福建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在福建人民中有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维汉     
李维汉是继毛泽东之后的湖南党组织的第二任主要负责人。从一九二三年四月至一九二七年四月底,他担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及其更名后的中共湖南区执行委员会书记,主持湖南党的工作达四年之久。这四年,在以李维汉为首的区委领导下,湖南党组织和工农运动迅猛发展,成为这一时期全国革命运动开展得最好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