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炎帝神农氏是我国上古传说时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他姓姜,氏伊耆,名轨,一名石年,或曰石耳。  相似文献   

2.
炎帝在湖南     
炎帝神农氏是我国上古传说时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他姓姜,氏伊耆,名轨,一名石年,或曰石耳。炎帝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在湖南度过,最后死在湖南,葬于现在的炎陵县。据考证,湖南境内至今仍然保存着炎帝神农氏活动的大量遗迹。比如茶陵县有尝药亭,相传为神农采  相似文献   

3.
李桂民 《理论学刊》2012,(3):108-112
在早期文献中,神农氏、烈山氏和炎帝的事迹各不相涉,战国时期的《世本》最先把炎帝和神农氏合一,汉代的郑玄则明确把烈山氏和炎帝合一.这种整合有着传说的依据,甚或有着文献上的线索.神农氏、烈山氏和炎帝的传说反映了农业文明在称谓上的影响,火和农业的联系也成为三者称谓合一获得认同的一个重要原因.神农时代早于黄帝的认识固化,炎帝神农合户后世系的追溯,建构起了中国远古史的基本框架,这不仅表现为地域和文化的认同,而且也是先民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精神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炎陵文化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其中既有以炎帝精神为精髓的炎帝文化,也有以革命精神为核心的老区文化;既有古朴纯真的自然生态文化,也有丰富广博的民族民俗文化。“古、绿、红”是对炎陵文化特色的精辟概括。古———炎帝文化品牌。炎帝文化是蕴含在史志典籍、故事传奇、遗风流俗中有关炎帝神农氏的德行、功绩所体现出的文化形象的总和,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以农耕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炎帝文化,是炎帝时代各个氏族先民智慧和实践的结晶。它以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中华文明的发轫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准备了最初的基础。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蚩尤论     
正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炎黄之外,还有一位祖先是我们绝不能忽视的,他就是蚩尤。一、蚩尤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先之一九黎之君号蚩尤。蚩尤是五千多年前活动在晋、冀、豫、鲁之间的九黎部族首领,也是中国西南民族苗彝的直系祖先。在黄帝、炎帝、九黎、九夷四大黄淮部族的融合战争中,蚩尤先胜炎帝,再胜黄帝,最后却败在炎黄两大部族联军之下,战败而为黄帝擒杀。九黎部族战败后,分成三路向西、  相似文献   

6.
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和黄帝时代,部落间经常进行兼并战争。在黄河流域,当时集中着几个势力较大的部落,有黄帝族、炎帝族、夷族和九黎族等。他们之间经过多年的征战和融合,最后形成了以黄帝族为主、炎帝族为辅的部落联盟,共同战胜了九黎族。其中黄、炎、夷三个部落的联盟,是由大约  相似文献   

7.
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诞生在这里,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震惊世界,被誉为世界音乐史  相似文献   

8.
日前,神话剧《传说》在央视一套取得了同时段收视率第一。但是,与其高收视率相伴的,是观众对该剧情节的不满乃至愤怒。这部融合了上古神话和人类故事的戏,讲述的是黄帝、炎帝时代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说华夏     
范震威 《奋斗》2007,(7):62-63
上个世纪疑古派史家便声言,黄帝、炎帝、蚩尤、大禹治水等,都是子虚乌有。不可信云云。然而,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许多新文物的出土和发现.历史的某些真面貌正在一步步地被揭示出来.许多文化遗址的考古结果证明,它们与历史传说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人们有可能以新的目光重新打量历史与历史传说。  相似文献   

10.
《先锋队》2007,(8)
高平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的故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发生地,属太行太岳革命老区,素有“煤铁之乡”、  相似文献   

11.
随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山水资源富集,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十一五”时期,随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战略目标之一是把随州建成新兴旅游城市,作为随州四大优势资源(炎帝神农、编钟、大洪山、古银杏群落)之一的炎帝神农故里该如何发展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任何一种旅游产品,只有找准定位,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满足客源市场求新、求异、求知的需求,实现互补性、差异性发展,才能做大做强做出特色。炎帝神农故里是个文化价值很高的品牌,炎帝神农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他创造了人类的早期文明,将人类从采集文化推向农耕文化,极…  相似文献   

12.
正一、有关炎帝、黄帝、蚩尤的具体年代今天,海内外华人大多自诩炎黄子孙,尊奉黄帝为中华民族共同祖先,这一虔诚信念也是维系中华民族巨大凝聚力的坚强纽带。目前,历史学者多认为炎、黄时代距今约5000年,也有称4600多年的,认为这即是我们骄傲的5000年文化。我国的历史纪年起于周历王奔彘后的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此前的年份考证,只能靠推断了。2007年,学者蒋华南结合历法和文献的推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人文历史     
《支部生活》2013,(7):50
"黎民百姓"的来历几千年前,在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和黄帝时代,部落间经常进行兼并战争。在黄河流域,当时集中着几个势力较大的部落,有黄帝族、炎帝族、夷族和九黎族等。他们之间经过多年的征战和融合,最后形成了以黄帝族为主、炎帝族为辅的部落联盟,共同战胜了九黎族。其中黄、炎、夷三个部落的联盟,是南大约一百个氏族构成的。因此,属于这一百个氏族的人统称"百姓",而在战争中抓到的九黎族俘虏就称作"黎民"。百姓与黎民,意味着奴隶主与奴隶的区别。到了西周奴隶制时期,百姓成为贵族的通称,属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里,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除了黄帝与炎帝,便是唐尧与虞舜了。尧舜禅让的传说,在古代一向被奉为君主权力传接的理想楷模而成为千古佳话。河北省梆子剧团演出的《尧天舜日》,描绘  相似文献   

15.
陈靖  春坦 《唯实》1996,(Z1)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我们中华民族已经繁衍生息、绵延经历了上百万年的历史。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后裔们都喜欢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世胄”、“炎黄子孙”,意思是说中华民族是炎黄的后代,炎黄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但是,千百年来,人们却一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和炎黄同时并列行世的,尚有另一位先人,这就是历史上有确凿记载而实际上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了的大名鼎鼎的蚩尤! 一 蚩尤是何许人也?要弄清这一问题,首先必须要弄清炎黄二帝的来历和渊源。 在中国第一部经典性的纪传体历史著作——被誉为“千古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的《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太皞伏羲我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伏羲于成纪蛇身人首”,“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伏羲立号曰女希氏”,“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蜗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姓,火德王故日炎帝……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轩辕氏兴焉”。这一段文字明确说明了“三皇”(即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和“炎黄”二帝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6.
高平市位于太行山南麓和山西省东南部,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的故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的发生地,是太行太岳革命老区和闻名全国的"煤铁之乡"、"黄梨之乡"、"生猪之乡"和"上党梆子戏剧之乡"。全市总面积960平方公里,人口48万。  相似文献   

17.
如果由炎帝或蚩尤来统一华夏,也有可能实行与黄帝差不多的策略。蚩尤,也是黄河文明的伟大创建者。这片土地上曾经出现过男耕女织、无刑无战的“神农之世”,这个时代终究被部落间的征战所替代。每个部落为了避免灭亡必然会谋求以氏族血缘为基础的联合,而为了扩大力量又必然发生互相之间的战争。因此,我愿意相信长久对立的黄帝和炎帝有可能是远缘亲族,而蚩尤也有可能是炎帝之后。  相似文献   

18.
陈传根 《学习月刊》2013,(15):47-47
炎帝文化作为随州软实力的核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浓缩起来可以用以下三句话来表述:随州是炎帝故里;炎帝八大功绩彪炳千秋;寻根节是弘扬炎帝精神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9.
炎帝之碑     
《党建》2017,(6)
正华夏远祖,采猎荒沙,幸有王者,首教耕稼。此王者谁?神农炎帝也。长夜漫漫,如海无涯,幸有王者,燧得光华。此王者谁?神农炎帝也。泥昧岁月,邪疫如麻,幸有王者,尝草治煞。此王者谁?神农炎帝也。天下初成,随处杀伐,幸有王者,安民以罚。此王者谁?神农炎帝也。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祖先是谁?这似乎是一个很幼稚的问题。谁不知道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祖先当然就是炎帝和黄帝了!那么,炎帝、黄帝的祖先又是谁呢?炎帝、黄帝祖先的祖先又是谁呢?中国人的“开山鼻祖”到底是谁?山顶洞人?北京猿人?蓝田猿人?元谋猿人?还是远在万里之外的“非洲人”?这些就不再是什么幼稚的问题了,就连那些世界级的大科学家们目前也不敢给出一个绝对肯定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