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1]法治中国建设的根本立场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所在,也是我国现代法治与古代法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的区别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法治实践中创造的伟大奇迹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满足人民需要的。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围绕人民性展开,始终把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置于首要位置。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始终坚持并运用好法治中国建设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全过程中去。  相似文献   

2.
文摘     
《红旗文稿》2012,(4):39-40
周强:法治利在长远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法治程度可决定一个国家57%的无形资本价值。抓法治,就是抓科学发展,有利于提升发展软实力和长远竞争力。要赢得发展优势,必须通过法治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法治环境已成为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抓法治,就是抓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要通过完善法治,推进人民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  相似文献   

3.
刘东阳 《前线》2015,(2):5-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十八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增进全民法治观念,树立法律信仰,建设法治国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4.
一、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强化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必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人民权益与法律权威相辅相成,作为人民与法律有机融合的纽带,"公民意识"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近年来法学理论界在法治的研究中,肤浅地把法治等同国家机关以法治国的倾向,从立法的主体、法治的内容、法治的最终目的以及国家机关的监督等方面,论述了广大人民才是法治的主体,他们的法律实践活动同国家机关的执法活动一道构成了法治的全部内容.文中论述了广大人民通过立法和诉讼推动法治建设的巨大作用,与此同时,对目前束缚和阻碍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因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6.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的提出,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满足人民对人权的时代要求进行的最新定义。人民幸福生活既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价值追求,也需要法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当前人民幸福生活权对法治保障的需要与法治建设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存在矛盾,亟须坚持和完善党对幸福生活法治建设的领导,从健全法律规范体系、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提升司法公正水平等各层面入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以保障人民幸福生活权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7.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与人民的关系,也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人民主体地位贯穿习近平法治思想体系及其建构的始终。习近平法治思想人民性既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人民立场理念,又汲取中华传统法治民本思想,兼顾中国共产党法治实践、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结合社会发展中人民需求的变化不断完善,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原则。这里的人民主体地位是指人民是国家治理的主人,人民在依法治国中处主要地位,起主要作用。人民通过法治的方式实现当家作主,人民以法治的方式治理国家,人民也在法治中自我约束、遵法守制。  相似文献   

9.
四川灾后恢复重建,是民生重建、廉洁重建、阳光重建。民生重建如何得以实现、廉洁重建如何得以保证、阳光重建如何得以彰显,归根究底,依赖于法治。法治的理念引导灾后重建始终为了人民,法治的体系与制度保证灾后重建始终尊重人民,法治的程序彰显灾后重建的成果始终为人民共享。灾后重建留给我们的启示是: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系与制度、法治的程序将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对于保障法的主体性、法的目的性和法的有效性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在法治建设事业的推进中,制定出符合人民意志的良法,是构建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吸纳人民参与具体的法律实践,是体现法治人民性的本质要求;将法治的功能与效果置于人民群众的评价之下,是寻求法律为人民支持的社会保障。当然,在强调人民主体地位的同时,必须注意将尊重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与发挥专家的专业特长相结合;吸纳人民群众参与法治事业,必须实际考量普通民众的法律能力;要引导人民群体跳出自我利益的窠臼,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正当诉求。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法治思想从政理、法理和学理层面对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进行了多维创新,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与理论支持。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明确了根本性政治原则、奠定了系统性法治思维、筑牢了长期性制度保障,在实践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应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法制度体系、全面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即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宪法商谈是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理论模型与实践路径,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规范价值。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应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心,以宪法商谈建制化路径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作用,构建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宪法商谈形式,培养公民的观念性宪法世界。  相似文献   

12.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的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信法的基石是领导干部必须遵法、守法。当前领导干部法治信仰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严重阻碍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战略的有效实施,也严重地影响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更伤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和公平正义向往的感情。认真研究探讨领导干部法治信仰缺失的原因及如何解决对于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基层矛盾,维护基层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实现中国人的"两个百年"的法治梦更具有基础性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党的领导是法治成功的根本保证;法治的建成、巩固和持续,则最终要落脚和依赖于全民守法。所以,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对法治建设的总体部署是:"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改革开放以来从法制建设到法治建设,党领导全民守法始终是重要的一环。随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逐步完善,随着法治被确定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和宪法权威至上性得到确立,执政党在制度层面的法律保障和价值层面的法治指引下,日益重视法治文化建设,领导人民着力打造法治中国建设最坚实、最广泛的基础,弘扬法治精神,"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不断坚定法治信仰,养成法治习惯。  相似文献   

14.
过渡时期是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初创和奠基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法治建设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正确处理党法关系、依法治国的基本理念,对于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宪法集中体现人民意志,坚持党的领导与“宪法至上”“人民至上”的高度统一。用法律制度以及法治途径、法治方式、法治手段等保障人民民主的实现,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规律。宪法是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法,赋予人民当家作主的真实权利,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独特行使的权力,赋予全过程人民民主可靠的制度保证。宪法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序推进的根本规范是:凸显人民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有机统一,保障人民民主、法治和人权的有序推进。宪法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强基赋能的现实路径是:依法定原则修改和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依法完善执政党与民主党派协商机制,依法完善行政机关的合宪性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5,(6)
<正>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从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角度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这个重要论述,不仅深刻揭示了法律权威的根本源泉,为维护法律权威指明了根本途径,同时也明确了要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不利于人民主体地位的发挥。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特权的存在,这使得人民主体地位得以确立。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是奉行社会主义原则的法治文化,其本质在于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保障广大人民的权利,使人民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和强化。中国特色法治文化底蕴与人民主体地位培育之间存在内在的关联性,对于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弘扬人民民主的光辉旗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志远  郭蓉 《世纪桥》2024,(5):39-41
在党政工作背景下,通过高效率、高标准,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公安建设目标。针对执法办案、治安管理、政府服务等方面,在法治化制度运行下,衍生出的若干问题,采取强而有力的建设策略,履行公安机关职责任务。充分结合法治中国基本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维护法治公安建设。法治公安建设在法治体系、法治思维与方式、整体法治生态环境等方面,法治体系得到优化,执法理念与方式产生转化,执法环境、执法监督机制得到持续完善。  相似文献   

19.
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我们党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理念更加全面、系统、明确,有许多突破性的认识,主要是:从"治国方略"到"政治文明";从"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原则到"尊重和保护人权"的法律原则;从"执政能力"到"社会治理";"从保障人民权利"到"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从"法制建设"到"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从"依法治国"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地方组织法规定,地方要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而地方民主法治建设也需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地方高质量法治建设中的发展和创新。本文主要研究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地方高质量法治建设过程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的具体体现和存在问题,从而探索更有效的地方民主法治建设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