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福村 《学习月刊》2014,(13):50-50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基石,家庭的文明进步,家风好,路子正,不仅对家庭兴旺有利,且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甚大。反之,其危害也极大。当今社会现实告诉我们:家庭文化尤其是家风、家教若被忽视,或缺失、偏颇,虽寄希望子孙后代能"继往开来"、"顶呱呱"、"天下第一"等,这些美好的愿望与期许,最终也难以实现,甚至成为"泡影",也难以走出"富不过三代"的怪圈。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素质较高的群体,其诚信状况必将对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实现产生重大影响。在社会急剧转型期,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出现许多诚信缺失的现象令人堪忧,根源在于"守信有所失,失信有所得"的社会环境及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弱化。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要从社会环境、学校、家庭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失独"指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是我国一个特有的风险名词,正在成为一个日益庞大的群体。由于失独老人问题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效果直接相关,也与建设和谐社会的主旨密切有关,因此,它已经成为全社会必须关注并努力解决的社会问题。一、失独老人的感情诉求1.悲伤情绪的诉求。经历了社会的各种风雨、即将步入晚年的时候,人们会充满对于退休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在没有了工作压力的情况下,他们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家庭生活中。  相似文献   

4.
空巢老人与社会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老龄化问题加剧,家庭功能弱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探讨了空巢老人的现状和需求,从社会服务和社会参与的角度提出社会服务为空巢老人服务的方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付旭明 《学习导报》2010,(24):52-52
齐家治国,语出《大学》:"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齐者,治理也。意为要治理好国家,必先整治好家庭。说的虽是治国兴邦之道,却也可为我党反腐倡廉建设提供借鉴。家庭是社会细胞,  相似文献   

6.
聂飞 《求实》2017,(10):63-73
国家政策中家庭取向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这对于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国家治理与社会政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相对价格变动与偏好的改变)深入分析不同历史阶段国家、家庭以及家庭政策的关系特征及其影响,可以揭示家庭在国家稳定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促使家庭在国家政策视野中位序的前移,将家庭真正置于国家发展战略之中。  相似文献   

7.
潘国玲 《世纪桥》2011,(7):31-32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辞海》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曰孝","对祖先也称孝",概括了"孝"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从历史的不断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孝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起了稳定作用,在促进家庭和谐、人际关系和谐、国家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倡导孝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这是孝文化对现今而言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8.
九年制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是我国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接受的最基本教育。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长期以来,人们对九年制义务教育涉及  相似文献   

9.
冯子宸  张伟 《新长征》2011,(5):48-4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校毕业人数增长迅速、待就业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大及大学生初次签约率较低的"两高一低"现象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扭转就业形势也被看作是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于庆军 《党课》2014,(22):90-92
1992年1月27日,邓小平视察珠海江海电子有限公司,在谈到人才和创新问题的同时,出人意料地谈到了家庭问题。他说:”欧洲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没有家庭不行,家庭是个好东西。”他还特别举例说明了家庭的社会功能。他说:”都搞集体性质的福利会带来社会问题,比如养老问题,可以让家庭消化。欧洲搞福利社会,由国家、社会承担,现在走不通了。老人多了,人口老化,国家承担不起,社会承担不起,问题就会越来越大。全国有多少老人,都是靠一家一户养活的。中国文化从孔夫子起,就提倡赡养老人。”  相似文献   

11.
粮食、能源和淡水,被称之为人类生存三大基本物质,也是当今世界三大战略物资。而作为三大战略物资首位的粮食,是一个国家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说的就是粮食对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和整个国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粮食、能源和淡水,被称之为人类生存三大基本物质,也是当今世界三大战略物资。而作为三大战略物资首位的粮食,是一个国家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说的就是粮食对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和整个国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吴少华  周伟 《学习月刊》2011,(22):18-19
"市民社会"一词具有古典含义和近代含义。古典含义的"市民社会"主要是指建立了国家的"文明社会",相对于野蛮部落而言;近代含义则是指国家控制之外的社会经济生活,相对于国家政权而言,并作为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理解。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属于近现代市民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14.
就目前我国养老体系建立和普及的情况看,农村老人还不能完全采用社会养老模式。同时,"421"家庭的普遍存在,传统家庭养老也面临困境。而家庭互助式养老模式兼具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的优势,势必要成为很多农民在未来采用的养老形式。  相似文献   

15.
全民健身是国家战略,是一项由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有目的、有任务、有措施的系统工程。如何做好做大群众体育工作,持续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全面提升全民健身活动水平,对指导我国群众体育实践、促进体育理论建设、全面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和整体素质都有重大意义。一、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不断激发全民参与健身热情,解决群众"想健身"问题一是引导群众养成健身习惯。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中牟县白沙镇实行"家庭联户代表制",是农村自治模式的新创举。这个制度紧扣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形成了村民自治"无断层"的管理体制。"我们认为河南省中牟县白沙镇党委创造的家庭联户代表制,充分动员了乡村社会的传统资源,使基层民主运行中‘选举时是主人,选举后是仆人’的困局得以打破。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当代》2013,(10):61-61
8月17日的《环球时报》刊登社评指出,中国改革开放道路整体上是超越左右的。有过那么多经验和教训之后,中国主流社会对"左"和"右"都有较高的警惕性,国家政治路线朝着其中任何一个方向猛摆都缺少群众基础。关键是什么是"左"和"右"?反对改革开放,无疑是"左"。但有人把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成"左",把坚持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当代》2011,(3):52-53
迟福林在1月4日的《经济参考报》上撰文指出:我国要走公平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关键在于确立并实施民富优先的改革导向。民富优先的改革是释放社会总需求的现实选择。国富、民富都十分重要。问题在于长期实行"国富优先"的增长会使国家生产力优先并快于民众消费能力增长,导致社会总需求不足。  相似文献   

19.
腐败现象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古今中外众多社会都存在,因此反腐败是整个人类社会和所有国家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车轮在快速前进,各类矛  相似文献   

20.
《前线》2017,(4)
儒学提倡家国同构,即强调家庭和国家在内部构造机理上具有同质性,强调家庭在社会组织中的重要性.家庭承担了国家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功能.家庭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家庭秩序是国家秩序的前提和保障.家庭有序,国家才能稳固,家庭和睦,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