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商标法对商标侵权民事赔偿责任机制的构建并非完善且较为原则化 ,增加了实践中操作的难度。本文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 ,分析了商标侵权民事赔偿责任机制的法律经济学的逻辑 ,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我国商标侵权民事赔偿责任范围及其数额的确定 ,对我国商标侵权民事赔偿责任范围及其数额作出重新界定 ,希望能对我国商标侵权民事赔偿责任案件的审判实践起到一点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商标使用作为判断是否构成商标侵权的前置性条件,在侵权领域如何正确理解与认定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商标法》第48条已明确规定何为"商标的使用",但能否直接适用于侵权中"商标使用"情形,有待进一步探讨。商标使用对于商标权人维权以及认定侵权人侵权来说意义非凡,明确维权使用与侵权使用二者在使用的主体、标准、对象及立法意图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进而从营利性、区分商品来源两个层面分析侵权视域商标使用的基本认定条件,同时厘清商标使用与混淆可能性之间相互独立的关系,有助于准确理解与适用"商标使用"。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各类商家电子入驻商务平台,商标侵权成为了可涉面积较广的侵权方式,因电商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这成为了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为预防、惩治商标侵权行为,树立"公平竞争、鼓励创新"的政策导向,文章在分析电商平台上侵害商标权情况与已经采取的技术保护、法律保护措施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通知-删除规则的完善路径,在分析典型案例后总结了惩罚性赔偿考量因素,提出了建立商标侵权事先审查机制、电子商务纠纷平台解决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商标权的保护是各国商标法的核心问题。强化对商标权的保护 ,是中国商标制度发展的关键。 TRIPS协议对中国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我国于 2 0 0 1年 10月 2 7日通过的经第二次修改后的《商标法》,吸纳和借鉴了 TRIPS协议中的有关规定 ,增加了商标确权的司法审查程序 ;确立了商标行政诉讼第三人主体资格 ;明确了销售侵权责任 ;对侵犯商标权的赔偿数额做出了较详细的规定 ,便于司法审判机关实际操作 ;为及时有效地保护权利人的利益 ,规定了诉前临时措施 ;加强了行政机关的执法力度。从多方面完善了商标司法与行政执法 ,提高了商标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法定赔偿计量标准存在着侵权主体标准、行为标准、产品标准、权利标准等几种学说,从司法实践计算上的科学性、知识产权法定赔偿价值追求的正当性、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利益的衡平性等角度考察,以权利标准作为知识产权法定赔偿适用的基本计量标准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6.
新商标法的实施,对加强商标管理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其立法的缺漏和理论上的争议依然存在,表现在商标权与商标专用权的概念界定、商标侵权的归责原则、以及商标淡化等方面。商标权与商标专用权的含义不同,但在立法中却是作为同义语来使用的,其侵权行为的归则原则是一个突破于传统民法理论的混合原则;另外,在侵权界定时应将淡化侵权行为明确于立法当中,以做到司法统一。  相似文献   

7.
三部主要知识产权法律都将法定赔偿作为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方法,司法实务中适用法定赔偿确定赔偿数额更是一种普遍现象,使制度设计原本作为一种必要和有益的补充方式却成为了主要方式。同时,法定赔偿数额自由裁量权过大,导致"类案不类判"。因此,应对适用法定赔偿的相关规定进行完善,减少法官的自由裁量,让赔偿数额更合理、更规范,最大努力地接近当事人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市场开办者法律责任的认定不仅关系到商标权的保护,更关系到商场等服务行业的发展。然而,商标侵权纠纷中市场开办者的责任如何认定我国法律尚未做出明确的规定,如何处理此类案件理论及实务界均存在争议。本文在收集我国法院已经做出的部分判决的基础上,通过评析既有判决在法律适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评介、借鉴美国等主要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和实践,提出我国商标侵权纠纷认定市场开办者法律责任的法律依据及具体的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9.
商标侵权现象在现代社会呈剧增趋势,如何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对于司法实务和理论研究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故从宏观上构架起商标侵权判断的体系尤为重要.从商标权人的意思表示、商标使用的性质、侵权实质等进行分析,界定了商标侵权的内涵和外延,试图通过理论的重构来厘清和区分商标侵权行为,以准确打击侵权,维护良好商标秩序.  相似文献   

10.
商品经济活动中,伴随竞争的开展,商标侵权一直是商品生产经营者防不胜防的问题。据国际反伪造委员会估计,在世界贸易中伪造品的贸易额已达700多亿美元;我国自《商标法》实施以来,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已查处的商标侵权案就达13万多件(其中涉外商标案3000多件)。在保护商品市场正当竞争以及保护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方面,侵权与反侵权的斗争将是国际国内面临的重要课题。但是,就国内立法保护来说,在制裁商标侵权行为方面,去年我国《商标法》的  相似文献   

11.
从性质上看,反向假冒是不正当竞争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从商标权的角度看,也构成商标侵权.比较相关立法,我国应着重适用商标法,以规制反向假冒行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商标法:应对"投入市场"进行扩张解释;采取举证责任倒置;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对隐性反向假冒补充立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学界对恶意产品侵权适用惩罚性赔偿素有争论.恶意产品侵权应当适用惩罚性赔偿,而且由此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也应计入惩罚性赔偿的范围,而恶意产品侵权惩罚性赔偿的数额则应当由法院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裁量.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及其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著作权法》、《商标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等对法定赔偿(又称定额赔偿)做了明确规定,但法定赔偿在具体适用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尚待解决。本文以上述法律规定以及TRIPS协议的相关规定为依据,结合实践,就法定赔偿的适用前提、法定赔偿的力度、与法定赔偿相关的全面赔偿规定,以及法定赔偿金的酌定因素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在非法转让他人注册商标的情形中,原商标权人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之下可以要求非法转让人承担侵权责任、违约责任或者不当得利的返还。原商标权人还可以主张受让人是恶意的,进而否定受让人善意取得商标权。非法转让人尽管是非法转让,但是在受让人善意取得商标权后,非法转让人可以依据合同关系向受让人主张价金支付请求权。而如果受让人无法善意取得商标权,那么非法转让人就必须向受让人承担权利瑕疵担保责任。对于受让人而言,他可以主张善意取得商标权,从而阻却原商标权人的权利追及。商标善意取得的适用,需要限制在一定的条件之下,这些条件包括商标交易过程存在欺诈、犯罪、误导公众之虞等。  相似文献   

15.
惩罚抑或补偿:著作权法中的法定赔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定赔偿在著作权损害赔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著作权立法及司法实践强调法定赔偿的补偿功能,主张适用全面赔偿原则。但从比较法及著作权法律价值来看,法定赔偿还应具有惩戒功能。针对故意侵权者,我国应构建具有惩罚性的法定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6.
商标合理使用,是为了说明自己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相关事实,便于消费者辨认,而对他人商标信息依法不经许可的使用;包括第一含义合理使用与第二含义合理使用两种形式,并有各自的构成要件。从行为的性质上看,商标合理使用抗辩是否成立,应以使用行为本身的性质,即使用行为本身是否合理为依据;从制度的设置上看,商标合理使用不是对商标权归属的重新分配,而是对商标权行使的限制。因此,"混淆的可能性"作为一般商标侵权的判定标准,不适用于针对商标侵权指控进行抗辩的商标合理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17.
无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的专利侵权案件,存在法定赔偿额上下限幅度过大、缺乏赔偿额量化标准和情节考量标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通过对国内外专利立法的比较研究,提出一种法定赔偿的适用方式,即通过对无许可专利价值的分析和估算确定赔偿的幅度范围、通过对侵权情节的考量在该幅度范围内酌定具体数额。并结合审判实践和专利分析技术,详细分析估算专利价值的因素、应参照的侵权情节。并对部分争议较大的因素进行探讨。试图解决困扰专利审判实践的难题,为专利法的修订和法定赔偿制度的完善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商标权隶属于公共领域内的私权,但是资本主义已使商标权最大化扩张,异化为物权,集中表现为禁止权向所有权转变,一体化转让扩张到单独转让,侵权判定的全方位。扩张打破了原商标制度建构的利益平衡,导致符号圈地、驰名商标异化.旧货回收遏制。必须重申商标法的目的,复归商标本性,加强信息的真实披露,才能平衡商标权利益。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加强对商标权的保护。各国开始将商标侵权行为的打击对象扩展到场地出租人提供侵权便利的行为。虽然我国《商标法》并未将出租人违法行为明确列举为商标侵权行为之一,但仍可在我国立法中找到有关出租人责任的法律依据。为了明晰商标侵权案中出租人责任的法律构架,本文从法律规定、法学理论、司法实践等方面剖析了出租人责任的法理所在。  相似文献   

20.
商标权利用尽属于商标权利限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我国现行商标法却没有关于商标权利限制方面的规定,这种缺失不仅不利于我国商标法律体系的完整构建,还导致实践中法律适用的困难。应结合我国司法实践的现状,借鉴外国相关规定,完善商标权利用尽制度,以解决商品贸易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