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审判公开是宪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审判原则,但由于存在诸多立法或制度上的障碍,以致未能真正加以贯彻落实.审判公开障碍的长期存在,有着多种复杂的原因.要有效地克服审判公开的障碍,既需要对审判公开进行理论重构,也需要决策者敢于正视问题.对现行立法进行修改完善,并对相关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审判公开制度未能全面落实的原因主要有诉讼观念落后,立法上的的缺陷以及法官整体素质不高等:完善审判公开制度可从公开公告制度、公开案件材料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审判公开作为一项制度已经确立,但作为一项制度实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审判公开的价值考量,不仅要尊重国际惯例.保护公民的公开、公正审判权,还应做好利益平衡,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我国应推进和完善审判公开:建立审判公开的救济程序;从诉讼成本与效率考量推进多层次审判公开,区别对待不同类型案件及当事人,明确审判公开的技术标准等。  相似文献   

4.
审判管理信息公开有特殊价值,是满足当事人及社会知情权和接受监督的需要,也是主审法官负责制的必然要求。审判管理信息公开难点在三个方面:对公开存在认识误区,法院不愿意公开,公开信心不足。破解审判管理信息公开,必须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科学的审判管理工作机制、公开机制及查询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5.
刑事审判公开因民众听审和媒体介入等原因,可能导致被害人、证人和被告人的个人隐私权受到侵害,需要从立法上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6.
论立法公开制度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审判公开、行政公开都已逐步建立起来,而作为法治前提的立法公开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为了加强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理论,推动立法民主化的实践,应该认识到间接民主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需要通过立法公开制度实现立法活动本身的合法化和正当他,因此,我国需要建立立法公开制度。立法公开在国外的实践包括立法文件的公开和立法会议的公开。我国现行的一些做法目的在于使立法公开,但是,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应该在法律文档公开、立法公告、立法听证、立法会议公开方面进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审判旁听制度是审判公开制度的具体体现之一,在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中,社会群众、新闻媒体和特定群体参与旁听,不但可以加强司法监督,规范审判人员的审判行为,提高司法公正的质量,而且能够起到具体生动的普法教育的作用。为确保审判旁听制度功能的充分实现,人民法院应不断加强旁听场所建设和拓展庭审事项信息公开渠道。  相似文献   

8.
审判公开作为一项制度已经确立,但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审判公开的价值考量,不仅要尊重国际惯例,保护公民的公开、公正审判权,还应做好利益平衡,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我国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推进和完善审判公开:建立审判公开的救济程序;从诉讼成本与效率考量推进多层次审判公开;区别对待不同类型案件及当事人;明确审判公开的技术标准等.  相似文献   

9.
审判公开已经作为一项制度确立,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审判公开的价值考量,不仅要尊重国际惯例,保护公民的公开、公正审判权,还应做好利益平衡,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我国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推进和完善审判公开:建立审判公开的救济程序;从诉讼成本与效率考量上推进多层次审判公开。区别对待不同类型案件及当事人,明确审判公开的技术标准等。  相似文献   

10.
审判公开是我国司法审判的一项基本原则。但是,在审判实践中,这一原则并没有得到严格的贯彻落实。我国目前的审判活动带有明显的神秘化倾向。其具体表现是:自由旁听制度面临困境,公民和新闻媒体的自由旁听权利受到多重限制;认证过程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法官的心证不够公开;判决理由普遍缺失,判决在实质上依然是不公开的;审判行政化现象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1.
刑事审级制度建构原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障司法公正,审级制度应从权力制约原理出发进行设计。从功能分化原理出发,各审级法院在诉讼程序中应承担不同的职责。现代刑事诉讼功能的多元化决定了其所追求的只能是一个多元目标兼容的价值体系,在建构审级制度时,必须兼顾各种价值追求。诉讼必须以救济的有效性和及时性为根本宗旨。对裁判错误的程序救济应以复审程序为首要选择,以再审程序为补充,避免再审的功能异化和不正常扩张。  相似文献   

12.
公序良俗原则作为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在侵权法中,其作用主要是起到最低限度的限制与保护利益,在行为自由与权益保障之间维持着平衡。无论是在德国模式还是法国模式中,公序良俗原则的作用在侵权行为法一般条款中都有体现。然而,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的规定存在不足之处,公序良俗原则的作用难以发挥,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公益诉讼的制度性障碍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法纠纷大量存在,而现有的行政解决机制对此又无能为力,为此,有必要建立经济公益诉讼制度。但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框架下,文章认为,建立经济公益诉讼必须解决原告起诉资格于法无据、法制责任制度不完备、法院裁决权限受限制三大制度性障碍。  相似文献   

14.
物权的公示原则是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物权的公示原则是指当事人以公开的方式使公众知晓物权变动的事实,它一方面使物权变动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另一方面使善意第三人不至于因权利瑕疵而蒙受损失。以物权变动而言,物权的公示原则及其公信力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论禁止不当联结原则的涵义法律地位与理论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禁止不当联结原则是指在国家公权力的运作中,公权力的行使必须与公权力的目的保持合理正当的关联。该原则应定位为公法原则、宪法原则、行政法一般法律原则。在理论上该原则渊源于比例原则、合理性原则、禁止恣意原则、法治国与依法行政原则。  相似文献   

16.
实行岗位管理是实现我国事业单位基本用人制度改革的主要途径。事业单位在设岗时要遵循科学的设岗原则,确定合理的岗位结构比例,制定岗位规范等。政府应为实现岗位管理下放管理权限,制定配套政策,营造良好的改革环境。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承载刑事诉讼的价值 ,反映刑事诉讼的目的和任务 ,对刑事诉讼立法与司法都具有指导意义的准则。确立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体系必须把握两个依据 ,并以此为指导思想从学理上构建我国的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维护人类共同体的存在就必须对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进行限制。但限制权利的最终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或保护权利,所以世界各国都在其宪法中建立了法律保留原则,作为对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要求。但我国宪法权利限制的法律保留原则由于历史原因的影响还存在着问题,使得我国现行宪法对一些基本权利的限制已超出了度的边界,使公民理应享有的许多基本权利形同虚设。有鉴于此,应从宪法权利限制的内容、模式和条文等方面来完善我国法律保留原则。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有坚实的经济基础。而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和共同富裕,既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只要我们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方向,就一定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治理基本方略背景下所建设的服务型政府,必然是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与法律问题密不可分,如影随形,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法律问题,加大法治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