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吃事     
莫言 《法制博览》2010,(3):12-13
“吃”字拆开,就是“口”和“乞”,这个字造得真是妙极了。我原以为“吃”是“契”的简化,查了《辞海》,才知“契”是“吃”的异体。口的乞求,口在乞求,一个“吃”字,馋的意思有了,饿的意思有了,下贱的意思也有了。想这造“吃”的人,必是个既穷又饿的,如果让林黛玉或是刘文彩造这个字,不会是现在这样子。  相似文献   

2.
浅析柏拉图的"至善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天气候干燥,天气寒冷,人们习惯进补,都不爱出门,就会出现口干舌燥或者咳嗽。萝卜味甘、辛,主要有生津液、降气消痰的作用,人吃了以后,不仅能通气,而且还能润燥。“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这是用药的偏性来纠正人体出现的另一偏性。“冬吃萝卜夏吃姜”就是利用了这两种食品的寒热性,来进行阴阳调理。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过年似乎永远离不开“吃”,吃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春节期间第一主题。家里吃、饭馆吃、亲朋好友聚会吃,外地旅游还是吃……似乎提起吃,那就是一个盛大的欢乐颂,只是曲终人散后,很多人的身体却往往都以不同的方式提出抗议。  相似文献   

4.
如果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是中国人,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几乎肯定会换成“我吃故我在”。在中国,吃几乎是一种宗教,它深人中国文化的骨髓,以致中国人的问候语都是“吃了吗”。  相似文献   

5.
礼不能不吃     
常侠 《法制博览》2008,(24):16-16
中国是“礼仪之邦”。不过,后来就演变成“送礼之邦”和“吃礼之邦”了。有一丁点小权力的人,掌握一定权力范围的人,都可以吃礼贼肥。  相似文献   

6.
纸上人生     
刘泽安 《法制博览》2009,(16):24-25
人从娘胎里呱呱落地,就免不了与各种各样的“纸”打交道,不是吗?出生证人出生后要上户口。必须得有出生证明,医院妇产科的出生证明,还得有主管医生的鼎鼎大名,这算是每一个人最初的最原始的证件。这张纸不是一个人身份高低贵贱的一种证明,、但是人就以这一张纸开始了人的一生,人的一辈子也就从这一张纸开始了。  相似文献   

7.
张磊 《工会博览》2008,(2):20-21
看着时间的脚步飞快疾驰,我们走过了奥运会筹办工作的决战之年,进入了决胜之年,“你买到门票了吗?”逐渐成为了很多朋友见面后一定会提到的话题。不知道在不久的将来,这句话是否能取代“您吃了吗?”成为众多北京人见面的“问候语”。  相似文献   

8.
“谢” 海明威是美国的著名作家,有一回,有个嫉妒的人写了一封信给他道:“我知道你现在的身价是一字一金,现在附上一美元,请寄个样品来看看。”海明威不客气地收下了钱,回答了一个“谢”字。 “吃” 有人对海明威说:“文人的胃口真是好啊,在你们笔下什么都能吃!吃苦、吃力、吃醋、吃官司、饮泣、饮恨、食言、啃书本、喝西  相似文献   

9.
蜈蚣 《法制博览》2011,(16):30-30
广州人有许多的纠结,交通、楼价、教育……还有一个纠结就是餐饮,“食在广州”长盛不衰,与广州人喜欢吃而且喜欢到外面吃有着最大的关系,但是广州餐饮的问题不少,什么时候明察暗访,什么时候都可以整出一大堆“负面新闻”。  相似文献   

10.
胡飞雪 《法制博览》2009,(10):61-61
中国曾是欧洲人一心向往的圣地,欧洲文化思想界名人如莱布尼茨、伏尔泰不仅大力宣扬中国儒家文化思想,还说服当权者借鉴中国的政治经验。在17-18世纪长达100多年的“中国热”期间,欧洲涌现出了许多对中国充满好感的“中国迷”,英国人马嘎尔尼勋爵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然而,就是这个“中国迷”马嘎尔尼勋爵,他对清廷“破冰之旅”的失败根本性地改变了欧洲人的中国富强文明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