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党史纵横》2004,(5):48-48
为了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的指示,使《党史纵横》杂志更好地发挥资政育人作用,经请示省委主管部门同意,党史纵横杂志社出资并组织《党史纵横》免费进学校公益活动。《党史纵横》杂志是全国办得好的几种优秀党史期刊之一,中国共产党类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阵全文入网期刊,2003年全国报刊整顿后辽宁省委保留的三种重要党刊之一。大16开本,彩色四封,双色内页,国内外公开发行。多年来,《党史纵横》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视…  相似文献   

2.
《党史纵横》杂志,一直是我从事党史工作必不可少的案头书。 在史料征集、编写和研究阶段,《党史纵横》中的许多文章给我以重要启示。如:1998年第5期《牢记“民以食为天”的国策》对于研究60年代的农业政策,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往事珍闻”、“名人轶  相似文献   

3.
我是《党史纵横》的忠实读者,对该杂志可谓情深意切,这不仅是刊登的文章历史真实性、生动可用性强,而且与我三十年的军队工作有关。长期的军旅生涯,长期的军营政治生活环境,是我对《党史纵横》杂志倍感亲切的主要原因。同时,它对于我们了解党和人民军队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的过去,加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一部难得的好教材。 《党史纵横》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它再现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让历史告诉今天与未来”,昭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忘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长征的雪山草地…  相似文献   

4.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有幸和《党史纵横》相识。 那一次,我到老同志张绍玉家串门,他向我介绍了贵刊《党史纵横》。当我翻开杂志,即被栏目中的每一个标题所深深地吸引住了。他见我爱不释手的样子,便又找出几本送给我,并说:“你也当过兵,也是一名党员,有必要读读《党史纵横》。”我知道他  相似文献   

5.
省委机关印刷厂承印期刊杂志十几种,就各种刊物的广告宣传力度及其发行量比较而言,《党史纵横》杂志不在上乘。但我们的干部、工人对《党史纵横》却情有独钟。多年来,我们“近水楼台”免费阅读《党史纵横》的种种现象足可表明本短文所拟标题并非夸张。现象之一:我和印刷厂厂长、业务人员的办公桌上、书柜里都存放着《党史纵横》杂志的半成品或成品,一有时间就仔细翻阅,品味其丰富的内涵。现象之二:我不常深入生产车间,但每次到车间参加生产劳动、了解工作情况时,常看到校对人员,印刷、装订工人在翻阅《党史纵横》杂志的半成品或成…  相似文献   

6.
退休之后,我就开始阅读《党史纵横》, 5年来, 60期《党史纵横》的文章我都看过,有些文章还反复看了几遍,特别是"伟人风采"、"名人传略"、"往事珍闻"等栏目文章更是百看不厌。读《党史纵横》使我受益匪浅。 我之所以对《党史纵横》情有独钟,是因为她是一本可读性很强,集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于一体的好刊。她告诉人们,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思想斗争史,艰苦创业史,前辈奉献史,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发展史,推动社会的进步史;她告诉人们,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每一个胜利成果都来之不易,我们不要忘记昨天,更加珍惜今天,…  相似文献   

7.
读了《党史纵横》,使人怦然心动,受到鼓舞,受到启迪。其中一些高品位的文章,为我们研究党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一册在手,可谓是党史的“百科夕书’。值得称道的是《党史纵横》编辑人员,突破了固定的模式,能站在我们时代的高度,以弘扬主弦律为出发点,以存史,资政、育人为归宿,满腔热情地为读者服务,使《党史纵横》点燃了国内外不同层次读者心中的火花,这便是该刊物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党史纵横》。先是一目十行地翻了几下,但文章内容吸引了我,使我不得不从头仔细阅读起来。   连读 3本之后,《党史纵横》扉页上的办刊宗旨“往事回顾的窗口,研究党史的广阔天地,以史为鉴的宝贵财富,继往开来的生动教材”令人真实可信。作为以反映党史为己任的《党史纵横》 ,栏目设置不仅新颖,而且灵活;版面设计尤其是封面设计不仅突出重点,而且还很有现代意识,很有吸引力;文稿组编不仅内容翔实,而且文图并茂,不少的历史照片给人印象深刻;文章长短不仅有“大块”的重点文章,突出刊物的“独家”…  相似文献   

9.
我与《党史纵横》结缘十年。它是我十分喜欢阅读的刊物。十年来,《党史纵横》使我增长了多少知识,开拓了多宽视野,连我自己也很难估算了。 在《党史纵横》编辑们的指导鼓励下,它又成了我练习写作的新领域,成了我辛勤笔耕的一片新沃土。十年来,我在贵刊上已补白20多篇文章。期  相似文献   

10.
我离休后专门从事撰写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帅、名人传记作品,经常为全国各地党史刊物撰搞、投稿。几次从武汉到沈阳,与《党史纵横》总编接触,看到辽宁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和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的《党史纵横》月刊。在全国众多的党史刊物中,我觉得《党史纵横》办得相当不错,很有特色。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做军休老干部工作的领导干部。订阅《党史纵横》杂志已有3年时间了。总的感觉是 :《党史纵横》的每期读本 ,都是真实的史料 ,育人的精品。特别是对于做老干部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同志来讲 ,更是难得的好刊物。再现历史 ,教育后人。新中国诞生50年了 ,但50年前的旧中国是什么样子 ,我们的革命前辈是经过怎样艰苦卓绝的奋斗 ,才创造了一个新中国 ,并非所有的人都很清楚 ,特别是建国后出生的人更是知之甚少。虽然许多人在学校里学过中国近代史 ,但对我党历史重大事件的细节、对鲜为人知的人和事 ,了解甚微。《党史纵横》再现了历史的…  相似文献   

12.
我与《党史纵横》月刊结识是一种偶然.1995年年初的一天,我去图书馆阅览室阅读报刊,随意中从报刊架上取下《党史纵横》翻看.刚看完栏目,就被她深深地吸引上了.从那时起,《党史纵横》这本刊物就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每期必读,每篇必读.从阅读中,我体会到编辑同志们的爱岗敬业精神,每个栏目都办得很认真,各有特色;编发的每篇文章,经过编者的精心修饰,有如流畅的清泉,出现在读者面前;她融文史性、知识性、哲理性、可读性于一体;起到了政治上引导、思想上启发、精神上鼓舞的积极作用.我把这本刊物推荐给其他几位离退休干部阅读,他们读后也都赞不绝口.大东区工商局离休干部邹福茂说:“《党史纵横》不但我爱看,我老伴和子  相似文献   

13.
老同志徐再水说:对《党史纵横》,真是每期都爱看,的确生动可读,令我大开眼界,耳目一新.说起陈龙,我和他是一起从延安到东北来的,过去只知他大概情况,当我读《党史纵横》连载“陈龙同志在东北”后,方知他原是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解放东北立下了汗马功劳,倍感亲切可敬.又如对“东方红”歌词作者,原来一直认为是陕北民  相似文献   

14.
欣阅《党史纵横》,甚为幸致,受益颇深。《党史纵横》创意独特,有着很高的思想性和真实的历史内涵。是一本弘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好刊物。今天,很多人虽然对过去的历史未曾亲身经历,但是通过《党史纵横》可以了解过去,是一部有价值的历史“教科书”。缅林英雄们已走过的炮火硝烟岁月,重温那难忘的历程,对于后来者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和鞭策,借鉴了解近、现代史,不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是非常必要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历史,否则那是不完整的,而《党史纵横》集历史之精华,客观地真实地将昨天的历史再现出来,是对…  相似文献   

15.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80周年的时候.我作为《党史纵横》的一名热心读者,向贵刊表达我的美好祝愿;愿我所钟爱的《党史纵横》永葆青春,永具特色,越办越红火! 《党史纵横》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是主体对客体的真实映象。她以正确的观点,翔实的史料,生动的文笔,记载了我们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她宛如一棵参天大树的年轮,在苍桑岁月中刻下了我们党80年风雨兼程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她“生动可读,真实和信,考究可用,珍贵可存”,以其选材的深刻性,史料的可靠性,引证的权威性.服务功能的借鉴性,赢得了众多读者的青睐。 因为工作的…  相似文献   

16.
俞未平、贾力都是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干部,也是《党史纵横》多年的忠实读者.他们认为,《党史纵横》越办越好.第一,紧跟形势.从1997年前就登载香港问题,并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用多年前周总理对香港问题的决断加以联系,十分可贵.第二,挖掘史料.广泛挖掘珍贵的历史资料,说明编辑人员组织能力很强.第三,史料真实、生动、深刻、感人.有些人们鲜为人知的事,如贺子珍、曾志和陶铸等同志的情况,都是从《党史纵横》上了解到的,从而使我们丰富了历史知识.有的篇章插有照片,犹如历史再现,对人们特别是青年以及后代都有很大教育意义.实在是可读、可信、可用、可存.  相似文献   

17.
英超 《党史纵横》2001,(11):1-1
我是一名基层党委的党务工作者,1995年与《党史纵横》杂志偶然结识。从那时起,《党史纵横》就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每期必读,每篇必读,爱不释手,喜爱之至。7年来,我感到《党史纵横》作为名副其实的党刊,没有框框,不呆板,办得非常有个性。她一直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内容健康,形式活泼,格调清新。从阅读中,我体会到了贵刊编辑们的敬业精神,每个栏目都办得很精彩又各有特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党刊以一种生动活泼,亲切可信的风格走近广大读者,使其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几年来,《党史纵横》对我的工作帮助很大,使我…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党史工作者,从事党史工作多年。自2000年退休后,便自费订阅了《党史纵横》杂志,直到今天,是《党史纵横》的忠实读者。其实,与《党史纵横》“结缘”已经有许多个年头了。早在退休前,从事党史工作的时候,就十分喜爱这本杂志。因为它不仅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而且题材广泛,很有权威性,加之运用了生动的形式,使人读起来兴致盎然,爱不释手。每期必读《党史纵横》,常常沉浸在她丰厚的知识内涵中。我总是在阅读的时候,准备一支笔,一个笔记本,把杂志中有用的知识摘录下来,日积月累,光笔记就写下了厚厚的好几本。党史知识丰富了,工作起来也觉得…  相似文献   

19.
“读《党史纵横》,能借古论今,以史育人.” 这是我们公路处职工对《党史纵横》月刊的评价.我们从那些生动、具体的史实中受到了教育,增长了知识,得到了鼓舞,受到了启迪.《党史纵横》用她博大、浩广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借鉴的空间,使我们吸取了有益的精神营养.每期《党史纵横》,我们都能从头至尾细细品读,并把其中有典型意义的文章,推荐给党员同志们.一些能指导我们工作的文章,我们就结合实际,通过上党课、办培训班、搞政治学习等方式,与全体职工同志共同学习讨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利用《党史纵横》中一些高品位的文章进行理论教育.如97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美国留学,曾经读过《党史纵横》,我们荣幸地结识了美国飞虎队联谊会副会长刘宣德女士后,引出了一系列故事,愿意介绍给《党史纵横》的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