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辛亥革命期间,关于新成立的中华民国是定都南京还是定都北京,曾经发生过一场争论。按照南北和议达成的协定,孙中山在南北和平统一后,将把临时大总统一职让给袁世凯。不过孙中山也提出了若干条件,其中一条就是“临时政府地点设于南京,为各省代表所议定,不能更改”《临时政府公报》第17号)。  相似文献   

2.
《北京观察》2006,(11):20-23
孙中山在其40年革命生涯中3次莅临北京。1894年春夏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的主张,遭拒后首莅北京,窥视清廷,坚定了他推翻帝制的决心。1912年8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为宣传民生,调和南北感情,再次莅京。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抢选”之疑颠覆帝制,初建民国,实现民权,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民主选举。1911年12月12日,14省代表共39人,由武汉、上海齐集南京,决议于12月16日选举临时大总统。25日,孙中山到上海,受到热烈欢迎。29日,在南京的17省代表,正式选举临时大总统。计有候选资  相似文献   

4.
《春秋》2016,(4)
正孙中山先生一生为民族为国家鞠躬尽瘁、呕心沥血,为宣传革命、争取支持,足迹遍及南洋、西洋、东洋。反观他在国内的活动,到过的地方却并不是很多,地处南北通衢、位居五岳之尊的泰山就从未留下过先生的足迹。孙中山先生在有生之年虽没有到过泰山,但对泰山却始终抱有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情怀。1912年元旦,他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当天的《临时大总统告海陆军士文》  相似文献   

5.
“总统是人民的公仆“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胜利之后,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晚10时,孙中山在总统府的暖阁举行宣誓就职仪式,宣布中华民国临时政  相似文献   

6.
11月10日至12日,江苏省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宁举行。副省长张桃林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陆军主持研讨会开幕式,省政协秘书长赵京玉主持学术报告会。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南京是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地方,也是孙中山先生的奉安之地。新中国成立  相似文献   

7.
金延铭 《春秋》2011,(2):8-9,1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先后宣布独立的17省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经会议选举,孙中山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是日申令颁布,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改元为中华民国元年,采用阳历。经过南北双方多次会谈。2月12日,即农历辛亥年腊月二十五日.清帝宣布退位。在中外反动势力的挟制下,  相似文献   

8.
今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90周年。辛亥革命推翻了腐败的清政府和2000年封建君主专制。在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的时候,我们深深怀念在这次革命中作出巨大贡献的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人们不会忘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各省热烈响应。12月29日,孙中山被17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一个国家构建什么政体要与该国的国情相适应,回顾民国初年政体的变迁、国会的演变、政党政治的历史,对我们今天也许不无借鉴意义。敌本刊编组了系列稿件,共5篇,此其一。1912年元旦下午17时,孙中山由上海乘车到达南京车站,一时间军乐齐奏,欢吸声震天,长江上的军舰鸣礼炮21响向孙中山致敬。当天晚上,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这是神州大地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它标志着统治中国两千年之久的封…  相似文献   

10.
杜耀云 《春秋》2011,(1):28-29
1912年2月,辛亥南北议和达成协议。时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让位袁世凯。因之,在后人心目中,认为南北议和的这一结局。是很不理想的。值此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就此问题表述一下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北京观察》2011,(10):38-38
海淀区政协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于9月22日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孙中山纪念堂举行,来自区政协、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代表人士汇聚在纪念堂前,向孙中山先生座像敬献花圈,缅怀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
民国初期,正是中国社会从传统政体向现代政体的过渡时期。然而,皇权被否定,西方的分权实验亦以失败告终,这是一次失败的过渡。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同时现定,南京临时政府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实行总统制的中央政府体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由临时大总统直接指挥行政各部。一切行政权,都集中于总统,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完全力圄。这些规定有利于当时革面党人掌握领导权,推动变革。袁世凯就任ID&的大总统后,虽受党人为限制袁世凯,拟就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大总…  相似文献   

13.
孙继业 《春秋》2016,(1):4-8
孙中山先生辞去临时大总统后,致力于实业建设,先后到全国各地考察,其中到过山东的烟台、济南、青岛等地,在齐鲁大地上留下过光辉足迹。  相似文献   

14.
本期导读     
《春秋》2012,(3):1-1
孙中山与济南有着一段因缘际会: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后将济南作为北伐清王朝的战略枢纽;1912年9月孙中山亲临济南考察和演说;1916年初夏孙中山指导山东讨袁护国战争以夺取济南作为决胜关键。李宏生先生《孙中山巡视济南史事录》对这段尘封的历史进行权威解读。  相似文献   

15.
1866年11月12日,一个婴儿在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哇哇落地。46年后的1月1日,他在南京宣布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从这一刻起,中国结束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这个人,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近代中国的民族英雄——孙中山。在近代中国处于水深火热的时候,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列强与国内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从而走上独立、自由、民主和繁荣富强的道路。孙中山的思想和活动不仅在全中国的各族人民和海外广大的华人华侨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亚洲…  相似文献   

16.
孩提时代,我问父亲,孙中山为何人,为什么叫“国父”?父亲说:“孙中山是伟人,建立了国家,就是国家的父亲。”这样的回答,我似懂非懂。小学上历史课,我终于明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他出生入死终于推翻了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当时被国人尊称为“国父”。那年,去南京出差,忙里偷闲瞻仰中山陵,还想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府旧址”参观,遗憾的是,那里已成为江苏省和南京市一些机关的办公场所,不对外开放。去年金秋,我有缘踏进眷恋已久的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这群气势恢弘的建筑,位于南京长江路中段。它始建于明代,当年称“汉王府”,清朝为…  相似文献   

17.
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为了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中国,改造成一个独立富强的近代强国,曾为中国精心绘制了一幅宏伟的铁路建设蓝图,并在1912年他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职后,即以极大的热情计划在10年内修筑20万里铁路,争取中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0,(8):76-77
1912年,对于六朝吉都南京来说,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这一年的1月,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定南京为首都,民国时代从此开启。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描绘的“现代化”、“工业化”蓝图令人幢憬。虽然他没有提出建设南京的具体步骤,但先行者的思想往往在后人身上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五年三月十二日,是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逝世六十周年纪念日。孙中山先生安葬于南京市郊,迄今已有五十六个年头了。可是,仍有很多人不甚瞭解孙中山何故要葬于此。那是一九一二年孙中山辞退了临时大总统职务后,约胡汉民等骑马到南京钟山明孝陵一带打猎,走到钟山第二峯下面稍事休息,然后又继续向上攀登。当来到现在中山陵的位置时,只见此地「前临平川,后拥青嶂」,视野开阔,气势不凡,孙先生便笑着对左右说:「待我他日辞世,愿向国民乞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到了一九二五年,孙中山先生在北京弥留之际,仍以归葬钟山为嘱。  相似文献   

20.
陈粹芬,一个很不平凡的女性。在民国成立以前的十余年间,她陪同孙中山度过艰难的流离生活,她当时不仅是孙中山的生活伴侣,一直无微不至地照料孙中山,而且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但到推翻清朝建立民国,孙中山在南京就任民国政府临时大总统后,她却主动地悄然离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