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讯     
《支部生活》2006,(6):8-8
红河州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以“十户一体”为主要载体,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双带”能力。“十户一体”的基本模式是由1名致富党员联系3户致富群众,3户致富群众再联系6户贫困户,10户(或更多农户)结为一体,党员在其中发挥带头和带动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广大党员群众  相似文献   

2.
今年,郴州市北湖区委为去掉少数干部党员存在的浮懒奢假、群众观念淡薄等陋习,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在全区开展了“五联一心”活动,即:党政机关领导班子联系贫困乡镇,区直机关、乡镇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村(户),农村党员联系贫困户、科技示范户、帮教户,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此活动历时十个月,取得丰硕成果。他们的做法是:一、任务落实。“五联一心”活动伊始,区委就硬性确定了具体任务,要求村干部和有致富能力的党员每人联系1户农户,区直机关和乡镇的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两户农户和1个贫困村,区级领导每人联系1个重点项目、1个特困企业…  相似文献   

3.
丰都县组建农村党员示范队,搭建党员与群众共学和共谋发展的平台。党员示范队员由致富能力强的基层党员组成。他们根据自身特长,分别参加政策宣传、技术帮教、项目扶持等活动,每人定点长期联系1~3户群众。村党组织通过联系对象的评议来兑现示范队员的奖惩。目前,全县有6652名农村党员参加了党员示范队,结对联系群众9908户,协助制定家庭致富规划7504个,帮教掌握实用技术4391项。发展致富项目3204个,帮助贫困群众做好事实事1511件。在示范队员的带动和影响下,全县有1606名青年农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相似文献   

4.
阜新市海州区韩家店镇党委开展的“党员致富链工程”,通过“支部引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自愿结合,市场运作”的方式,以党员为桥梁纽带,联系致富大户帮扶贫困户,形成一个致富共同体。党员作为共同致富链条的节点,通过“一帮一、一带一、多帮一”的形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目前韩家店镇共有275名党员参加了“党员致富链工程”,已带动贫困户319户,群众2786人致富。为保证“党员致富链工程”的顺利实施,镇党委建立了五项长效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此项活动的开展。一是实行“一书、一卡、一牌”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机制。“一书”即致富责任书。由镇党…  相似文献   

5.
淮水 《支部生活》2005,(12):22-23
南洒镇新寨村是元阳县一个只有49户204人的傣族村。近年来,村里实施“十户一体”工程,面貌发生很大改变,村里道路整洁,猪羊满圈,村外郁郁葱葱,瓜果飘香。白开亮是村里第一个依靠农业科技种植荔枝、芒果、冬早蔬菜致富的党员,家里的田一年3熟,每季收入达2000多元,加上20亩水果收入,家庭年人均收入可达到4000元左右。他联系的致富户陶海明在他及村干部的支持下,去年8月至11月,建起了12间标准猪圈,进行科学养猪,目前已养到105头,全年的毛收入可达到17万元。更令人高兴的是,他们联系的贫困户也开始行动起来,投入养猪种果致富的队伍中。  相似文献   

6.
今年初,达县启动"惠民行动".县委规定,县级、科级领导干部和机关普通党员每人必须分别联系3户、2户、1户贫困户,各乡镇党员致富带头人每人必须联系1户贫困户.……  相似文献   

7.
党建动态     
兰州市红古区开展“双联双促”活动“双联双促”活动以“党员联农户,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的改善;干部联目标,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为主要内容。“党员联农户”,就是每个帮村部门的党员领导干部负责联系1~2名致富带头人,帮助他们开拓致富思路,增强帮带能力;每个帮村部门的党员干部负责帮带1~2户贫困党员群众,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每个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中的党员干部负责联系帮带1~2名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头  相似文献   

8.
双辽市现有党员17752名,其中农民党员5906名。2001年末,全市有534户农民党员人均年收入低于600元,生活比较贫困。5年多来,县委坚持不懈地实施党内扶贫致富工程,使贫困党员走上了致富道路。这些党员致富不忘党恩,致富不忘群众,积极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党内扶贫致富工程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探  相似文献   

9.
今年年初,辽宁省阜新市委在全市农村开展了"三培养、双带头、争四户"(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党员带头致富、带头帮助群众共同致富,争当种植业大户、养殖  相似文献   

10.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工作的实施办法》,沙坪坝区天星桥街道党工委努力搭建民意沟通桥梁,推进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 畅通联系渠道。党工委对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联系群众提出明确要求。每位班子成员要定点联系1-2个社区,重点联系2—3名党员,动态联系3—5户居民家庭,收集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党员领导干部、党员干部与居民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接触,直接听取群众的意见,增强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亲切感和信任感,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1.
正嘉川镇太平村的许明金等3名贫困党员入股开友养羊场养殖黄羊60只,张华镇贫困党员谭永成带领5户贫困户种植莲藕18亩,国华镇山寨村成立云雾山猕猴桃专合社带动20余户贫困党员群众致富增收……一批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陆续在旺苍县97个贫困村启动实施,开启了贫困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精准脱贫之路。"以前只敢想不敢做,现在我有了坚强后盾""我们雷家山草场大,适合发展养  相似文献   

12.
鹤庆县草海镇罗伟邑村党总支依托传统手工铜器制作技艺,探索出"壮大一个特色优势产业、培养一批党员致富先锋、打造一个产品展销平台、开拓一条文化富民渠道"的发展路子,积极与网络时代接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推党员群众增收致富,扎实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党员带头促传承。罗伟邑村手工铜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全村有300多户、1000多人从事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在铜器加工能手、带头致富能人中有党员20多名。为了更好地传承加工技艺、增强村民致富能力,村党总支把师徒结对作为党员"1+X"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内容,作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三培养"  相似文献   

13.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学一技、联一户、带一片”活动,指在农村党员中每人至少学习掌握一门以上农业适用致富技术、定点联系帮扶一户贫困户、带动周围一大片群众共同致富。各乡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建立党员培训基地,请专家授课,组织现场观摩、搞适用技术培训;农村党支部建立“竞赛园地”,充分发挥党员的个人特长和模范作用,无偿为群众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农民学科技、用科技、靠科学致富的热情空前高涨,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多业并举的新格局。全县共建立党员培训基地23个,各种科技知识“竞赛园地”19个,涌现出130个专业村…  相似文献   

14.
致富参谋     
《先锋队》2004,(17)
张合增养鹿帮带百户乡亲致富古县南垣乡崔家岭村党支部书记张合增,依靠本地畜草资源丰富的优势,1994年投资9万元购回梅花鹿8只,办起了个人梅花鹿养殖场。经过十年的辛勤经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持续攀升。目前,梅花鹿存栏160余只,总资产逾百万,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成了当地乃至全县的特种养殖大户。张合增致富不忘乡亲,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帮带本村及周边近百户群众发展梅花鹿养殖,无偿地为他们提供养殖技术,联系客户,指导产前、产中、产后管理,使得梅花鹿养殖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新兴产业。山头村的戴遵富、韩家岭村的张志武在他…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乌兰县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农牧区党员中开展了“党员中心户”创评活动,为新形势下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联系服务群众搭建了平台,拓宽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渠道,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6.
岳池县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从今年6月起,在全县农村党组织中全面启动“党员中心户双带富民”创建活动。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各乡镇从党员致富典型中筛选一批“双带”作用明显,特别是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经济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党员致富典型户,创建“党员中心户”,并召开会议进行授牌。开展“双带富民”活动,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人》2013,(8):13
正彭阳县建立"四联"服务方式,实现服务基层"零距离"。领导联系基层。县级领导确定1个村(社区、学校、乡镇卫生院)作为联系点,经常到联系点指导。干部连带群众。每名党员与1个村(社区)党组织结对联系,每名干部分别与1户农村贫困户、城镇困难户、"双带"标兵户、致富典型户、村组干部户结对,帮助理思路、谋发展、解难题。城市联帮农村。  相似文献   

18.
李树荣 《支部生活》2008,(11):25-25
沧源县班洪乡在推行“一体两会”(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党群致富联合体,以建制村和产业区域为单位建立产业协会,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工作中,积极探索建立党群致富联合体结对帮扶新模式,形成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联系”挂钩帮扶模式。一是制作党员结对帮扶联系卡。共制作了849张党员结对帮扶联系卡,发放到农村党员和农户手中,联系卡注明联系党员的姓名、职务、  相似文献   

19.
扎兰屯市哈多河镇从1996年就开始在全镇组织开展党员联系三户(积极分子户、贫困户、科技户)活动,曾受到盟委组织部的肯定。为把党员“四结合致富链”活动落到实处,达到经常化、制度化,1999年,他们把联系人姓名、年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活动要求及每月活动记事印成小册子,发到党员手中,提醒党员时刻不要忘记自己的联系对象。党员每季度向支部汇报一次致富链活动情况,及被联系人的思想、学习、生活、生产情况。通过扎扎实实地开展这项活动,党员的良好形象在群众中生了根,开了花。泥沙河村共产党员卜宪德与刘殿臣、郑宝权、李汉…  相似文献   

20.
黔东南州在"一户一技能"创建活动中,通过党员致富能手的言传身教和示范带动,使农村群众自觉地加入到学科技、用科技的队伍中,加快了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和群众致富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