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要经过内化、外化、反馈调控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轨迹。内化阶段重点要抓好四个基本环节: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水平、把教育者的思想转化为受教育者自己的思想、激发受教育者的驱动因素、形成个体思想品德;外化阶段要经历实践活动、引导知行、反复强化、外化成果四个轨迹;反馈调控阶段要重视反馈调控的作用、正确运用反馈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2.
网络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要重视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争夺,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提升自身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话语权,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地位更加突出;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努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更加稳固.  相似文献   

4.
政治行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外在表现。调查表明,大学生政治行为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是少数大学生存在着政治认知模糊、政治效能感偏低、政治疏离感较强、政治取向功利、政治知行脱节等问题。高校要有效引导大学生政治行为,必须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全面提升大学生政治理论认知水平;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发挥党团组织引导大学生政治行为的核心作用;营造良好政治文化氛围,拓展大学生政治实践渠道,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政治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5.
姜雪凤  陈宪章 《探索》2006,(2):105-108
通过分析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输、接受和知行转化的内隐性因素提出,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充分重视受教育者已有的内隐知识和观念,重新审视环境育人的地位和作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6.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巩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针对制约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的因素,可以从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规范组织、制度机制、内容形式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图像化时代的到来给青年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带来了复杂的影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和文化领域的领导权,深度挖掘图像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提高大学生的视觉素养,开展以图像为核心的媒体素养教育,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知识是行动的前提和基础,行动是知识的运用和归宿,知识灌输和行动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知行结合对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意义显著。文章在中国传统知行观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启示和指引下,本着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结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目的,提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结合可以从深化时代内涵、优化知识体系、重视现实需要、强化品质养成四个路向进行不断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政治行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外在表现。调查表明,大学生政治行为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是少数大学生存在着政治认知模糊、政治效能感偏低、政治疏离感较强、政治取向功利、政治知行脱节等问题。高校要有效引导大学生政治行为,必须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全面提升大学生政治理论认知水平;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发挥党团组织引导大学生政治行为的核心作用;营造良好政治文化氛围,拓展大学生政治实践渠道,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政治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0.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性与政治性兼具,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文化教育的缺失现象。大学生文化教育具有唤醒大学生文化意识、提高大学生品德修养、完善大学生认知结构的功能,文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教育具有导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植于文化教育,以文化教育为载体,积极地吸取优秀文化的精华,充分地利用文化这一人文资源载体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的文化教育中的导向作用尤为重要,否则高校的文化教育便失去方向。  相似文献   

11.
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起点范畴,这已经成为学界的广泛共识。思想的形成过程,也是认知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客体的认知过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的视角,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表现出认知基础的前提性和根本性、认知系统的整体性和复杂性、认知内容的价值性和意识形态性、认知过程的自为性和阶段性、认知目标的知行统一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育过程在心理机制上要经历理性认知—情感升华—行为践履三个发展阶段。在现实性上其逻辑理路呈现为:通过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引领作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巩固作用,家庭、社会、同辈等要素的补充作用来增强大学生理性认知;通过以文化人、以情感人、以行促情来促进大学生情感升华;通过践行意识的树立、实践习惯的养成、行为践行的保障来推动行为认同的落实。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狭隘功利主义思潮在大学校园中不断泛滥,使部分大学生出现价值观念偏移、道德滑坡、奉献精神缺失、知行不统一等思想与行为问题。据此,我们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大学生的育人环境;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义利观;抢占传媒教育阵地,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以有效抵制狭隘功利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侵蚀。  相似文献   

14.
陈顺桥 《学习月刊》2009,(16):19-19,30
在研究音乐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原则中的巩固作用之前,我们必须要梳理两个问题。其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也是争论较多的理论前沿问题.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的理解不同.衍生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许多其他问题的不同解释.因此.要充分认识受教育者在何种条件下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其二.就是要弄清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原则.实际上就是主体转化原则问题。只有在弄清了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才有助于我们研究音乐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原则中的巩固作用。  相似文献   

15.
红色资源蕴含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以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为例,分析红色资源价值转化的实效和经验。遵循红色资源价值认知—认同—践行的思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转化中注重顶层设计,找准发力点;注重对受众群体价值接受取向分析,找出共鸣点;注重红色资源价值转化过程的正向激励,找到支撑点。  相似文献   

16.
杜文婷 《世纪桥》2015,(2):67-68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化发展,创业教育作为技能教育在高校中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另一重要途径。在创业教育的全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培养大学生创业所需的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综合素质,对提升创业教育的效果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卞昭 《唯实》2011,(11):41-43
高校档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高校档案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范本,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教材,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创新精神的真实素材。要积极利用高校档案,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丰富高校档案馆藏,奠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基础;开放校史馆,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开展档案编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利用网络展示高校档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网络共同体道德教育内容,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络道德认知和道德选择判断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礼仪教育、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论述了教育方法:一是采用公正团体道德教育方法,培养大学生在网络共同体中的道德主体意识;二是采用道德讨论法,提高大学生在网络共同体中的网络道德认知;三是采用预防教育法,培养大学生在网络共同体中的道德意志;四是采用实践教育法,培养大学生在网络共同体中的道德习惯。文章最后提出了教育的策略:在加强大学生网络共同体舆论阵地建设方面,首先,高校要建立官方网页、微博、微信平台,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其次,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道德素养课程;第三,建设和推广思想政治教育名牌和特色网站、博客、微博或者微信;第四,充分发挥严肃游戏的作用;第五,充分利用QQ等即时聊天工具开展道德教育。在进行网络道德规范教育方面,第一,高校应该注重网络行为规范的教育;第二,加强网络道德伦理课程建设;第三,扩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9.
高校积极参与地方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过校地合力实现育人的全方位性,以不断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和务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为育人工作提质增效。高校与地方合作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着高校影响力、教育亲和力、育人说服力等不足。今后需要强化统筹引领,以形成促进大学生优良道德品质内化的保障体系;强化环境营造,以形成促进大学生优良思想品质涵养的良好氛围;强化知行结合,以形成促成大学生优良思想道德品质养成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共同充当教育过程中的"双主体",作为客体的网络环境在被主体间接重塑的同时,亦深刻影响主体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效果。就"双主体"中的教育者而言,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足的问题;就"双主体"中的受教育者而言,存在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不足的问题;就作为客体的网络环境而言,存在网络监管不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滞后的问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有赖于教育"双主体"与客体同时发挥作用。要巩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同时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并进一步激发其主体意识,此外还要重视作为客体的网络环境的建设,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处理机制,构建立体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